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千古奇文《修身賦》!

     高如峰 2022-04-22

    千古奇文《修身賦》!

    序:初夏之際,歲在丙申,明德先生于習民齋中偶得無名氏之六條遺訓,念其文辭華麗,微言大義,于今世之人,殆大有裨益,故茲述于下,暫定其名曰《修身賦》,與諸君子同享,勿使古人之訓遺沒于世矣!

    一曰:不作惡,多行善

    為善為惡,不過意之所動;成佛成魔,只在一念之間。積世之善,行一小惡,便受輪回之苦;累世之惡,心存一善,猶能立地成佛。人生一世,哪怕湮沒無聞,至少心中坦蕩;匆忙余生,不求富貴榮華,但得問心無愧!罄竹之惡,無不發于纖微;累世之福,皆是積自小善。作惡只是得意一時,行善卻能心安一世;一時之得意,只是報應未至,姑存僥幸;一世之心安,自有福澤天佑,子孫安康。

    二曰:不嗔怒,多顏笑

    或嗔或笑,不過心之所動;成圣成賢,只在一刻之間。談笑自若,此心自安,管它流言蜚語;怒火攻心,形神俱亂,理智盡失無遺。處世之道,何必錙銖必較,徒生煩惱?逍遙之福,務須心胸坦蕩,氣定神閑!修身養性,無不克己慎獨;齊家治國,哪個睚眥必報?嗔怒終歸洋洋一刻,開懷一笑泯卻恩仇,洋洋一刻無所得,恩仇散去兄弟和。

    三曰:不懈怠,多精進

    勤也怠也,何必問也?圣人之道,魯也傳之!勤能補拙,誠為良訓;怠而無為,何足道哉!以仲永之才,荒廢數載,尚有千古之傷;憑凡夫之智,悠游三秋,豈有十年之功?九尺之臺,無不起于累土;千里之行,皆是始于足下。業精于勤,家敗于怠,勤能不輟,怠必無為。冬練三九,寒梅自有傲雪日;夏練三伏,鋤禾日中正當時。

    四曰:不自傲,多謙遜

    傲也謙也,自相知也!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楊修多智,終遭短命;程門立雪,卒成大家。以信陵之尊,引車入市,面容不為所改;得侯生之助,竊符救趙,信義著于四海。紙上談兵,坑長平四十萬眾;雞鳴狗盜,出秦川兩千里關。謙恭下士,敬之如蘭;傲慢無禮,自顧形慚。吳下阿蒙,魯子敬刮目相看;虎女不嫁,關云長敗走麥城。

    五曰:不妄言,多思量

    禍從口出,思而后行。思不過三,慎言謹行。桐葉封唐,一語成讖;烽火作戲,幽王憂亡。以周公之賢,捉發吐哺,猶且惶恐流言;量孺子黃毛,無德無行,豈可信口開河。投鞭斷流,八公山草木皆兵;神州陸沉,桓宣武流芳遺臭。納言敏行,圣人之教,言多必失,古來如是。妄言少思,最易傷人于無形;假以時日,小心暗箭最難防。

    六曰:不淫逸,多節欲

    淫逸傷身,克欲節行。欲壑難平,抽刀斷流。夏桀商紂,荒淫誤國,楊廣無道,李唐遂興。以太宗之明,從諫如流,魏征尚請十思;況昏聵之人,聞過則惡,焉能恪守八戒?坐懷不亂,秦人遠柳下之墓;明皇重色,盛唐有避蜀之難。縱欲一時,豈能長久?養生之道,貴在永安!狄公克己,終成朝廷棟梁;子龍高義,卒為蜀漢大將。

    修身之道,克己奉禮,謙遜之士,卒得長安。君子勉之,君子勉之!


    修身賦

    蒼天茫茫,世路漫漫。若驥千里,行之不舍。敬古訓而守格言,貴修身而善積德。修身如執玉,種德勝遺金。境由心造,得清流兮上善若水;譽由身就,似玉樹兮參天臨風。反省內求,順應自然。心似白云,意如流水。立潮頭而俯仰天地,與時俱進;當自勵而書寫輝煌,任重道遠。物競天擇,把握人生。貞剛有質,事業永年。

    陶冶身心,涵養德性。謀大道兮先正身,修大德兮樂無窮。淡泊明志,視名立如浮云;寧靜致遠,駕風雷于足下。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載福綏仁惟造福,敬身有道在修身。身不修則德不利,德不立而家蓋寡。德乃立身之基,厚德載物;才為創業之本,自強不息。與人為善,誠信于世。不以小利而失大節,勿以善小而不為。慎獨以修身,持誠以事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蓮出綠波,君子之德;荷出不染,賢士之品。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之宇。心無風濤,不傲才以驕人;性有化育,不仗勢而作威。出世涉世,了心盡心。人生芳華有千載,世上榮枯無百年。言思有則,行為有規。奮名于百代之前,正德厚生;流譽于千載之后,清姿玉質。道不可卑,德惟自下。臻于至善,氣宇軒昂。

    修德修智,才出于學;持仁持恒,器出于養。根本于固,華實必茂。少而好學,晨光熠熠;壯而好學,日中烈烈;老而好學,鋒芒爍爍。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廣博六藝,躬行君子。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劍之鍔兮,砥之而光;人之名兮,砥之而揚。賢人尚志,圣人貴精。能才高八斗,十年磨一劍。源流深者,光瀾必章。湯愛尺日,仁者為人;禹惜寸陰,學者為用。精誠所至,天道酬勤。不積跬步,無以行之千里;不匯涓流,無以成之江河。汗水入土潤青禾,智凝事業發春華。上智不惑,珠藏澤其自媚;大公乃明,玉幅山其含輝。倫理無常,修德為先;至理五德,修智當尚。

    立事者不離道德,調弦者不失宮商。經詩禮儀,淬煉舉止文明;琴棋書畫,陶冶志趣情操。入則孝、出則悌、謹出信。作為心逸日休,作為心勞日拙。詩可詠志,畫能怡神,書以增慧,琴以寄意。六藝蘊其雅韻,七情樂其天年。三德篤立,繼國學虛懷若谷;五福綻花,法圣賢楷當以模。德比于之上,欲比于之下。天地立心,胸中藏之宇宙;民眾立命,筆下起之風雷。眼中有己,睛中存爾。涵海闊天高之量,養先憂后樂之心。慈懷同雯月,雅量洽春風。靜中生悟,動中生靜。虛能引和,善能積福。

    財不如義高,勢不如德尊。仁義為友,道德為師。常省自身,松柏本有性;得失自明,溪泉含清脈。春蘭早芳,鐵石梅花之氣概;秋菊晚秀,山川香草之風流。察以觀人,廣以交友。知足常樂,高懷見物之理;能忍自安,意氣得天之真。壯志與凌云齊翔,愛心與惠風和暢。歲月催人老,及時當努力。

    修身如執玉,種德勝遺金。節比真金鑠石,心如秋月春云。種十里名花何如種德,修萬間廣廈不如修身。德為至寶一生用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耕有余。一片忠誠是長壽之本,滿懷善良乃快樂之源。

    修身者,必讀圣賢之書,心存仁義禮智信;深達周公之禮,常懷溫良恭儉讓。秉天地之正氣,感萬物之恩德。積才以報國,積德以蔭身。行之者端,為之者正。滿招損,謙受益。忍為高,和為貴。近君子,遠小人,拒乖戾,交智仁。常寡欲,忌邪思,戒嗜好,免氣忿。做事三省,處世九思。直則多失,曲則萬成。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在上莫驕,在下勿憂。樂天知命,順乎自然。積善之家,定有余慶。

    歲月悠悠,世事浩浩。敬學古訓,恪守朱子治家格言,養厥初心,常誦文昌帝君陰騭。心似白云,意如流水。師陶令之超逸,見南山以悠然 ;效范公之胸懷,念天下之憂樂。栽培心上之地,涵養心中之天。萬養善源,冷淡為歡。世世敦厚仁和,代代修德延賢。肅雍和鳴, 裕后光前。

    養性求仁壽高遠,修身以德天祚昌。

    星辰氣象含清影,湖海襟懷吐異香。

    熟讀古書學有獲,敦交君子淡而長。

    庭前翠柏多生意,樓外青山看艷陽。

    嗟夫!肅雍和鳴,裕后光前。庭前翠柏多生意,樓外青山看艷陽。栽培心上之地,涵養心中之天。念天下之優樂,懷奮發之圖強。披襟當風,豪情彌遠。


    修身賦原文及譯文?

    答:原文

    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①然必以自惡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雖欲無進,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亂,而惡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賢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獸,而又惡人之賊己也;諂諛者親,諫諍者疏,修正為笑,至忠為賊,雖欲無滅亡,得乎哉?萊垍頭條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傷良曰讒,害良曰賊。是謂是、非謂非曰直。趣舍無定謂之無常,保利棄義謂之至賊。萊垍頭條

    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內省而外物輕矣。傳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謂矣。身勞而心安,為之;利少而義多,為之;事亂君而通,不如事窮君而順焉。故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②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垍頭條萊

    夫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亦及之矣。故跬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③成;厭④其源,開其瀆,江河可竭;一進一退,一左一右,六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縣也,豈若跛鱉之與六驥足哉?然而跛鱉致之,六驥不致,是無他故焉,或為之、或不為爾!頭條萊垍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其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遠矣。萊垍頭條

    (選自《荀子·修身》,有刪改)萊垍頭條

    【注】①菑:通“災”,菑然,指災害在身的樣子。②折閱:折本,虧本。③崇:通“終”。④厭:同“壓”,堵塞。萊垍頭條

    譯文:萊垍頭條

    看到善良的行為,感到美好就一定想把它保存在自己身上;看到不好的行為,感到憂懼就一定拿它來反省自己;善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堅定不移地愛好自己;不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像有災禍一樣似地厭惡自己。所以指出我的缺點而批評又恰當的人,就是我的老師;肯定我,而贊賞又恰當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諛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人。所以君子尊重老師,親近朋友,而極端痛恨那些諂媚自己的賊人。追求好的德行永遠不滿足,受到勸告能夠警惕,這樣即使不想進步,可能嗎?小人則與此相反,自己極其昏亂,卻還憎恨別人指出自己的過失;自己極其無能,卻要別人說自己賢能;自己的心地像虎、狼,行為像禽獸,卻又恨別人指出其罪惡;對阿諛奉承自己的就親近,對規勸自己改正錯誤的就疏遠,把善良正直的話當作對自己的譏笑,把極端忠誠的行為看成是對自己的戕害,這樣的人即使想不滅亡,可能么?垍頭條萊

    用善良的言行來引導別人的叫做教導,用善良的言行來附和別人的叫做順應;用不良的言行來引導別人的叫做諂媚,用不良的言行來附和別人的叫做阿諛。肯定正確的(言行)、否定錯誤的(言行)叫做明智,否定正確的(言行),肯定錯誤的(言行)叫做愚蠢。中傷賢良叫做讒毀,陷害賢良叫做殘害。對的就說對、錯的就說錯叫做正直。偷竊財物叫做盜竊,隱瞞自己的行為叫做欺詐,輕易亂說叫做荒誕,取舍沒有個定規叫做反復無常,為了保住利益而背信棄義的叫做大賊。萊垍頭條

    志向美好就能傲視富貴,把道義看得重就能藐視王公;內心醒明,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古書上說:“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所役使。”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身體勞累而心安理得的事,就做它;利益少而道義多的事,就做它;侍奉昏亂的君主而顯貴,不如侍奉陷于困境的君主而順行道義。所以優秀的農夫不因為遭到水災旱災就不耕種,優秀的商人不因為虧損而不做買賣,有志操和學問的人不因為貧窮困厄而怠慢道義。頭條萊垍

    那駿馬一天能跑千里,劣馬走十天也就能達到了。所以一步半步地走個不停,瘸了腿的甲魚也能走到千里之外;堆積泥土不中斷,土山終究能堆成;塞住那水源,開通那溝渠,那么長江黃河也會枯竭;一會兒前進一會兒后退,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就是六匹駿馬拉車也不能到達目的地。各人的資質懸殊,哪會像瘸了腿的甲魚和六匹駿馬之間那樣大呢?然而,瘸了腿的甲魚能夠到達,六匹駿馬卻不能到達,這沒有其他的緣故啊,有的去做、有的不去做罷了!萊垍頭條

    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達;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那些活在世上而閑蕩的時間很多的人,他們即使能超出別人,也決不會很遠的。


    修身賦!

    修身如執玉,種德勝遺金。節比真金鑠石,心如秋月春云。種十里名花何如種德,修萬間廣廈不如修身。德為至寶一生用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耕有余。一片忠誠是長壽之本,滿懷善良乃快樂之源。垍頭條萊

    修身者,必讀圣賢之書,心存仁義禮智信;深達周公之禮,常懷溫良恭儉讓。秉天地之正氣,感萬物之恩德。積才以報國,積德以蔭身。行之者端,為之者正。滿招損,謙受益。忍為高,和為貴。近君子,遠小人,拒乖戾,交智仁。常寡欲,忌邪思,戒嗜好,免氣忿。做事三省,處世九思。直則多失,曲則萬成。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在上莫驕,在下勿憂。樂天知命,順乎自然。積善之家,定有余慶。萊垍頭條

    歲月悠悠,世事浩浩。敬學古訓,恪守朱子治家格言,養厥初心,常誦文昌帝君陰騭。心似白云,意如流水。師陶令之超逸,見南山以悠然 ;效范公之胸懷,念天下之憂樂。栽培心上之地,涵養性中之天。萬養善源,冷淡為歡。世世敦厚仁和,代代修德延賢。肅雍和鳴, 裕后光前。垍頭條萊

    養性求仁壽高遠,修身以德天祚昌。萊垍頭條

    星辰氣象含清影,湖海襟懷吐異香。頭條萊垍

    熟讀古書學有獲,敦交君子淡而長。垍頭條萊

    庭前翠柏多生意,樓外青山看艷陽。萊垍頭條

    王致和于辛卯春月吉日萊垍頭條


    修身

    墨子生活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當時的社會,儒家文化盛行。據《淮南子·要略》所記,墨子是“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當時,為了糾正孔門儒學“禮煩擾而不悅,厚葬糜財而貧民,久服傷生而害聲”,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另辟新說。這篇《修身》正是他在轉變時期所做的,他所接受的學派是儒學,因此這篇還帶有很多的儒學色彩。

    本篇主要討論品行修養與君子人格問題,強調品行為治國的根本,君子必須以品德修養為重。篇中提出:“君子之道”應包括“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以及明察是非、講究信用、注重實際等內容。

    本篇從修身養性出發,強調一個人的修養關系到社會的進步,民族的興亡。修養不是針對某個人而言,而是針對整個社會而言的。但在當今的社會中,有時會出現爾虞我詐、鉤心斗角,人與人的交往不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而是互相猜疑。這時修身養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怎樣做人?做一個什么樣的人?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思考的事。墨子在《修身》這篇文章中提出: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首要的是先學會做人。

    君子戰雖有陳,而勇為本焉;喪雖有禮,而哀為本焉;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無務豐末;近者不親,無務求遠;親戚不附,無務外交;事無終始,無務多業;舉物而暗,無務博聞。

    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邇來遠,君子察邇而邇修者也。見不修行,見毀,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譖慝之言,無入之耳;批捍之聲,無出之口;殺傷人之孩,無存之心,雖有詆訐之民,無所依矣。故君子力事日彊,愿欲日逾,設壯日盛。君子之道也: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無以竭愛;動于身者無以竭恭;出于口者無以竭馴。暢之四支,接之肌膚,華發隳顛,而猶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據財不能以分人者,不足與友;守道不篤,徧物不博、辯是非不察者,不足與游。本不固者末必幾,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濁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名不徒生,而譽不自長,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務言而緩行,雖辯必不聽;多力而伐功,雖勞必不圖。慧者心辯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揚天下。言無務為多而務為智,無務為文而務為察。故彼智無察,在身而情,反其路者也。善無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辯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思利尋焉,忘名忽焉,可以為士于天下者,未嘗有也。

    沈攸之的風度

    宋弘的人格魅力


    《荀子·修身》原文及譯文

    《荀子》是戰國末年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荀況的著作。該書旨在總結當時學術界的百家爭鳴和自己的學術思想,反映唯物主義自然觀、認識論思想以及荀況的倫理、政治和經濟思想。

    《荀子·修身》原文及譯文

    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雖欲無進,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亂而惡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賢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獸,而又惡人之賊己也。諂諛者親,諫爭者疏,修正為笑,至忠為賊,雖欲無滅亡,得乎哉!詩曰:“嗡嗡呰呰,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此之謂也。

    見到善良的行為,一定認真地檢查自己是否有這種行為;見到不善的行為,一定要嚴肅地檢討自己;自己身上有了好的德行,就要堅定不移地珍視它;自己身上有不良的品行,就如會因此而被害似的痛恨自己。所以,指出我的缺點而批評又中肯的人,就是我的老師;肯定我,而贊賞又恰當的人,就是我的朋友;諂媚我的人,就是害我的寇賊。所以君子要尊重老師,親近朋友,而極端痛恨那些諂媚自己的賊人。追求好的德行永遠不滿足,受到勸告能夠警惕,這樣即使不想進步,可能嗎?小人則與此相反,自己胡作非為,卻痛恨別人批評自己;自己極其無能,卻期望別人說自己賢能;自己心腸狠毒,行為如同禽獸,卻又憎恨別人說妨害自己。他們親近阿諛奉承自己的人,疏遠直言規勸自己改正錯誤的人,把糾正自己錯誤的話當作譏笑自己,把極端忠誠的行為當作損害自己,這樣的人即使不想滅亡,可能嗎?《詩經》說:“胡亂吸取,亂加詆毀,實在是非常可悲啊。本來計劃做好事,結果卻違反,本來計劃不好,反而一一依從。”就是說的這樣的小人。

    扁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禹。宜于時通,利以處窮,禮信是也。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食飲,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詩曰:“禮儀卒度,笑語卒獲。”此之謂也。

    使人無往而不善的法則是:用調理血氣來保養身體,那么自己的壽命會僅次于彭祖;用善行來潔身自好,那么自己的名聲可與堯、禹媲美。既適宜于用來處守顯達的順境,也有利于處守困窘的境遇,這全在于禮法和信義。凡是使用血氣、意志,智慧和思慮的時候,遵循禮法就通達順利,不遵循禮義就產生謬誤錯亂,行為就會遲緩怠惰;在吃飯、穿衣、居處及活動的時候,遵循禮義的行為就會和諧適當,不遵循禮義就會觸犯禁忌而生病;人的容貌、態度、進退、行走,遵循禮義就溫雅可親,不遵循禮義就顯得傲慢、固執、邪僻,粗野。所以,人沒有禮義就不能生存,做事情不講禮義,事情就辦不成,國家沒有禮義就不能安寧。《詩經》說:“禮儀完全符合法度,一言一笑完全得當。”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傷良曰讒,害良曰賊。是謂是,非謂非曰直。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趣舍無定謂之無常。保利棄義謂之至賊。多聞曰博,少聞曰淺。多見曰閑,少見曰陋。難進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秏。

    用善行引導別人叫做教導,用善行去附和別人叫做順應,用不良的言行引導別人叫做諂媚,用不好的言行去附和別人叫做阿諛。以是當是,以非當非,就叫做明智,以是為非,以非為是,就叫做愚蠢。用言論中傷善良,就叫做讒言,用言論陷害良士,就叫做虐害。以是為是,以非為非,就是正直。竊取財物,就叫做偷竊,隱瞞自己的行為,就叫做欺騙,信口開河,就叫做虛妄,對追求是進取還是放棄猶豫不決,就叫做無常,為了保住利益而背信棄義,就叫做大賊。聽到的事情多叫做廣博,聽到的事情少叫做淺薄,見多識廣叫做僴,見識少叫做孤陋寡聞。難于進取叫做廢弛,學過的經常遺忘叫做遺漏。事情少但井井有條叫做治理、管理,事情多但繁多而雜亂無章叫做昏亂不明。

    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勇膽猛戾,則輔之以道順;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卑濕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怠慢僄棄,則照之以禍災;愚款端愨,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也。

    調理血氣,修養思想的方法是:對血氣剛強的,就用心平氣和使其順服;思想深沉而不明朗的,就用坦率、平易的方法去同化他;勇猛乖張的,就用疏導的方式輔助他;對性急嘴快的,就用動靜相輔相成的方式去節制他;對心胸狹窄的,就用寬宏大量來開導他;對于卑下、遲鈍、貪圖小利的,就用高尚的志向去提高他;對庸俗散漫的,就用良師益友去改造他;對怠慢、輕薄、自暴自棄的,就用招致災禍后果使他明了;對于愚鈍、樸實、端莊、拘謹的,就用禮儀音樂去協調他,用深思熟慮去開導他。凡是調理血氣、修養思想的方法,最直接的就是遵循禮義,得到好的老師的指導更重要的了,沒有什么比專心一致更神妙的了。這就是所說的調理血氣、修養思想的方法。

    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內省而外物輕矣。傳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謂矣。身勞而心安,為之;利少而義多,為之;事亂君而通,不如事窮君而順焉。故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

    志向美好就能傲視富貴,看重道義就能鄙薄王公貴族;內心省察自己,就覺得外來的財物輕微了。古書上說:“君子支配外界事物,小人則被外物所支配。”說得就是這個道理。身體勞累,但內心感到安適的事,就去做它;利益少但意義重大的事,就去做它;侍奉暴君違背禮儀而顯達,不如侍奉窮困的君主而按照禮儀治理國家。所以好的農民不因為遭到水災、旱災就不再耕種,好的商人不因為虧本就不再做買賣,有志向和學問的人不因為貧窮而怠慢道義。

    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人;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貴。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端愨誠信,拘守而詳;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任。體倨固而心埶詐,術順墨而精雜污;橫行天下,雖達四方,人莫不賤。勞苦之事則偷儒轉脫,饒樂之事則佞兌而不曲,辟違而不愨,程役而不錄:橫行天下,雖達四方,人莫不棄。

    外貌恭敬,內心忠誠,遵循禮義并且性情仁愛,這樣的人走遍天下,即使困頓在邊遠地區,也沒有人不敬重他的;勞累辛苦的事搶先去做,有利可圖、享樂的事卻能讓給別人,誠實守信,謹守法度而又明察事理,這樣的人走遍天下,即使困頓在邊遠地區,也沒有人不信任他的。外表傲慢固執,內心陰險狡詐,濫用慎到和墨翟的學說,并且性情骯臟,這樣的人走遍天下,即使顯貴四方,沒有人不輕視他的;遇到勞累辛苦的事就逃避,遇到有利可圖、得以享樂的事就用花言巧語地諂媚,毫不謙讓地迅速搶奪,邪僻惡劣又不忠厚,輕賤而不善良,這樣的人走遍天下,即使顯貴四方,沒有人是不摒棄他的。

    行而供冀,非漬淖也;行而俯項,非擊戾也;偶視而先俯,非恐懼也。然夫士欲獨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

     走路時小心謹慎,不是因為怕陷于泥沼;走路時低頭俯視,不是因為怕碰撞著什么;與別人對視而先低下頭,不是因為懼怕對方。讀書人這樣做,只是想獨自修養自己的身心,而不愿去得罪世俗之人。

    夫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亦及之矣。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其折骨絕筋,終身不可以相及也。將有所止之,則千里雖遠,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后,胡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識步道者,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意亦有所止之與?夫“堅白”、“同異”、“有厚無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辯,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難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學曰遲。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則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后,胡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蹞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厭其源,開其瀆,江河可竭。一進一退,一左一右,六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縣也,豈若跛鱉之與六驥足哉!然而跛鱉致之,六驥不致,是無它故焉,或為之,或不為爾!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其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遠矣。

    千里馬一天能奔跑千里,劣馬跑十天也可以達到。但是,如果用有限的氣力要去窮盡無盡的路途,追趕起來沒完沒了,那么即使劣馬跑斷了骨頭,走斷了腳筋,一輩子也不能趕上千里馬啊!如果有個終點,那么千里的路程雖然很遙遠,也不過是快點、慢點,早點、晚點而已,怎么不能到達目的地呢?不知道走小路的人,是用有限的力量去追逐那無限的目標呢?還是也有個一定的范圍和止境呢?對那些“堅白”、“同異”、“有厚無厚”等命題的考察、辨析,不是不明察,然而君子不去辯論它們,是因為有所節制啊。那些怪異的行為,并不是不難做到,但是君子并不去做,也是因為有所節制啊。所以學者說:“當別人停下來等待我的時候,我就努力趕上去,這樣或慢或快,或早或晚,怎么不能一同到達目的地呢?”所以只要一步一步地走個不停,那么即使瘸了腿的甲魚也能走千里;土堆積起來沒完,山丘也能夠堆成;堵塞水源,開通溝渠,即使是長江、黃河也會枯竭;一會兒前進,一會兒后退,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就是六匹千里馬拉車也不能到達目的地。至于人的資質,即使相距懸殊,難道會像瘸了腿的甲魚和六匹千里馬那樣懸殊嗎?然而瘸了腿的甲魚能夠到達目的地,六匹千里馬拉的車卻不能到達,這并沒有其他的原因,只不過是有的去做,有的不去做罷了!路程即使很近,但如果不走就不能到達;事情雖然很小,但不做就不能完成。那些無所事事的人,他們是不可能超過別人的。

    好法而行,士也;篤志而體,君子也;齊明而不竭,圣人也。人無法,則倀倀然;有法而無志其義,則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類,然后溫溫然。

    遵守法度,而且盡力遵行的,是學士;意志堅定,而又親身實踐的,是君子;思慮敏捷而智慧又永不枯竭的,是圣人。人沒有禮法,就會無所適從;有禮法,卻不知其意義,就會局促不安,遵循禮法而又深明事類,精確把握它的具體規則,然后才能溫和可親,得心應手。

    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禮然而然,則是情安禮也;師云而云,則是知若師也。情安禮,知若師,則是圣人也。故非禮,是無法也;非師,是無師也。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辨色,以聾辨聲也,舍亂妄無為也。故學也者,禮法也。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詩云:“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此之謂也。

    禮法,是用來端正自身的行為的;老師,是用來正確解釋禮法的。沒有禮法,怎么能夠端正身心呢?沒有老師,又怎能知道禮義是正確的呢?禮法怎樣規定就怎樣去做,這就是性情習慣于按照禮的要求去做;老師怎么說就怎么說,這就是理智順從老師。性情習慣于遵禮而行,理智順從老師,這就是圣人了。所以,違背了禮法,就是無視法度;違背了老師,就是無視老師。不遵照老師的教導,違背禮法,喜歡自以為是,這就好像用盲人去分辨顏色,用聾子去分辨聲音,除了胡說妄為是不會干出什么好事來的。所以,學習就是學禮法,老師要以身作則,而且又要安心于這樣做。《詩經》說:“不知不覺,順應天帝的法則。”就是說的這種情況。

    端愨順弟,則可謂善少者矣;加好學遜敏焉,則有鈞無上,可以為君子者矣。偷儒憚事,無廉恥而嗜乎飲食,則可謂惡少者矣;加愓悍而不順,險賊而不弟焉,則可謂不詳少者矣,雖陷刑戮可也。老老而壯者歸焉,不窮窮而通者積焉,行乎冥冥而施乎無報,而賢不肖一焉。人有此三行,雖有大過,天其不遂乎!

    端正謹慎而順從兄長,就可以稱為好少年了;如果還好學上進,謙虛敏捷,那就沒有人能超過他了,這樣的人可以稱為君子了。茍且偷安,懶惰怕事,沒有廉恥而又貪圖吃喝,就可以稱為壞少年了;如果還放蕩兇暴,不順從長者,險惡害人,這就叫做兇險的少年了,這樣的人即使遭受刑殺,也毫不可惜。

    尊敬老人,那么青壯年便會歸附;不輕侮處境艱難的人,因而明通事理的人便都會來聚集;暗中做好事,施惠不圖報答,這樣賢人和不賢的人都會歸向你,人有這三種好德行,即使有天大的過失,恐怕上天也不會讓他大禍臨頭吧。


    君子之求利也略,其遠害也早,其避辱也懼,其行道理也勇。君子貧窮而志廣,富貴而體恭,安燕而血氣不惰,勞倦而容貌不枯,怒不過奪,喜不過予。君子貧窮而志廣,隆仁也;富貴而體恭,殺埶也;安燕而血氣不衰,柬理也;勞倦而容貌不枯,好交也;怒不過奪,喜不過予,是法勝私也。書曰:“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義勝私欲也。

    君子對利益的追求不斤斤計較,他能較早的避開禍害,惶懼不安的避免恥辱,他對于道義的奉行是勇往直前的。

    即使身處貧困,君子志向是遠大的;即使身處富貴,體態容貌卻非常恭敬;即使生活安逸,但精神并不松懈懶惰;即使勞累疲乏,但容貌依然端莊;發怒的時候也不過份地處罰人,高興時也不過份地獎賞人。君子雖然受到貧窮,但志向是遠大,這是因為他要尊重仁德;雖然得到富貴,可是容貌是謙恭的,這是因為他不依勢作威;雖然安逸,但精神并不松懈懶惰,這是因為他明通道理;雖然身體勞累,但容貌依然端莊,這是因為他愛好禮儀,注重禮節;發怒時、高興時的賞罰不過度,這是因為禮法戰勝了私情。《尚書》說:“不要有所偏好,要循古代圣王的正道;不要有所偏惡,遵循古代圣王的正路。”就說的是君子能用公理正義戰勝個人的欲望。


    趙樸初:讓您寬心的一首詩,讀一讀,寬一寬心,舒坦舒坦!

    《寬心謠》瑯瑯上口,通俗易懂,挺有哲理,對老年人正確對待生活家庭乃至養身等話題都會有啟發與指導,轉達的都是正能量,還配有多幅圖畫,很喜歡,就轉載如下以自勉。

    一段時期以來,網絡上每天都傳遞轉發許多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他們的心靈雞湯短文,有的的確是文化名人的杰作,但更多的是網絡寫手用他們過人的才華創作而成的。比如許多以莫言的名字發表的短文和名言警句,類似莫言對年輕人的35條忠告之類,貌似至理名言,流傳甚廣。這種名人被“名言”的現象,在莫言獲得諾獎之后的一段時間內尤為泛濫,致使莫言本人不得不發聲了,他表示:“看了這些東西,一方面我暗暗得意,我的名聲又擴大了,但另一方面我也很擔心,有些東西說得并不那么恰當,未必符合我的本意。” 這位諾獎獲得者去年底講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他說:網絡上這些以他的名義發表的名言警句,“有的確實非常精彩,我絕對寫不出來的。都說莫言說什么什么,莫言說愛情是什么什么,莫言說生活是什么,莫言說抽煙是什么東西。有很多東西說得并不是那么恰當,有很多話說得也未必能夠符合我的本意,有很多觀點我能同意,有很多觀點我非常不同意,甚至很反對。但都冠以我的名字在網上廣泛流傳。” 除了莫言以外,百歲老人楊絳也經常廣泛被“名言”,此前網絡上盛傳的《百歲感言》,并非出于她的筆,而是有人將她多種文章中的片段加上一些杜撰的段落拼湊而成。

    在互聯網時代,這樣名人被“名言”的現象一時難以遏制,但是,作為崇拜名人的老實人來說,尤其是對退了休與外界接觸甚少的老年人而言,要認清真假真是難上加難了。就拿這里轉載的趙樸老的《寬心謠》來說,在網絡上流傳著多種版本,誤傳為趙樸初92歲時所作,一般人難辨真假。首先,我們不是研究趙樸初的專家,只知道趙樸老是個詩人,雖然感到該詩的文風與趙樸老不甚相同,但據說該詩在趙樸老生前已經流行,趙樸初本人曾否定是自己所作,但不想阻止歌謠的流傳,認為只要有人喜歡,就隨它去吧。也有網友明確表示,那不是趙樸初的詩,而是一個叫“趙林初”的人所寫。不管怎么說,這首詩真不錯,既然趙樸老自己不想阻止該詩的流傳,我們權把它當作趙樸老的名言警句來傳頌吧!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認真過好每一天,有也過年,無也過年。

    遇事不鉆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自古萬事難得圓,好也隨緣,賴也隨緣。

    家庭是塊責任田,肥也是田,瘦也是田;

    辛勤耕耘不偷懶,風也喜歡,欠也喜歡。

    夫妻本是前世緣,和也是緣,吵也是緣;

    人非圣賢哪得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生老病死本自然,你也難免,他也難免;

    只要良心可對天,早也升天,晚也升天。

    子女上進只能勸,成也自然,敗也自然;

    兒孫之福不在爺,有也由天,無也由天。

    萬貫家產難進棺,貧也成煙,富也成煙;

    找個喜歡事干干,掙多也炫,掙少也炫。

    琴棋書畫多喜歡,性也得練,情也得練;

    忙里偷閑勤鍛煉,忙也樂觀,閑也樂觀。

    和諧性事不可確,男也歡心,女也歡心;

    常與知己聊聊天,你也寬心,他也寬心。

    父母兒女互慰勉,貧也相安,富也相安;

    心寬體健走人間,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人之欲無窮而壽有盡,此自然之法理;世常心有余而力不逮,誠物象之準繩。

    當歸紅花,益氣血之收散;華佗神農,開術理之傳承。物可盡用,辯性寒熱溫涼;身難完備,易傷酒色財氣。

    視幼稚之混沌,懵懂萬方不懼厚地高天;仰佛道之元嬰,虛彌周遭參透愛怨情仇。五臟六腑之內,運化谷物久之漸有違和;四肢百骸之外,經歷風雨無意已被坎坷。韶華紅顏,彈指蒼蒼老矣;壯志雄心,紅塵戀戀不去。脈有浮沉遲數,房室引領周身氣血;事多聚散離合,矢志不忘滿懷精神。淵明僻野村居,亦有桃源之寓;雪芹殘床瓦灶,偏成紅樓一夢。今朝花下之期,當有百世之回眸;當時執手之約,足通三界之凝睇。心似飄蓬,老友離散四方;身如壘卵,知交勞碌終年。柴米執上帝之鞭,驅萬姓而不厭;道德秉圣人之教,馭八荒而不錨。天堂路遙,必引之以管樂;黃泉途窮,須加之以斧鉞。時念念于高堂,四時但求無虞;每眷眷于兒女,前路總盼寬暢。或潛于淵,歷盡煙火滋味;或飛于天,體察物我情懷。

    歸妹之喜,融萬物于天倫之樂;未濟之福,解疲寂于奔忙之中。駐足回首,青山白云相望;魂牽夢囈,前生今世何方。霓裳驚鴻,舞不盡馬嵬坡之哀絕;洛神靈運,解不破兩地隔之凄惋。東去之水,或泣或淚挾風帶雨;未盡之誼,似花似月欲拒還迎。朝觀紅魚之游,動靜視若無物;暮習蘭亭之序,神韻仿佛天成。定心智于順遂,寒微豈能好高騖遠;修周身以康泰,貧弱只可輕推慢進。

    丁酉戊戌之交,神游四方欲窺來日之機;祛腐生新之際,安心床榻以求自然之愈。聊以數言,以悟今日之事。

    酒色財氣看似虛

    潛移默化變云泥

    修身只在平易處

    備德難向輕巧取

    花鳥自得悠游妙

    陰陽盡多長消機

    莫道人世多癡苦

    陌路僻野有春意


    讀《修身賦》中的幾個典故

      文/許尊先

      “華佗神農,開術理之傳承。”

      華佗,字元化,公元145年—公元208年。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華佗與董奉,張仲景齊稱“建安三神”。主要成就,外科鼻祖,發明麻沸散,五禽戲。

      神農,指炎帝。中國上古時期的部落首領,神農嘗百草的故事迄今家喻戶曉。主要成就,發明醫藥,制耒耜種五谷,制陶器,開辟集市。

      “仰佛道之元嬰”中的元嬰,是道教中說的修煉元神,顯化嬰兒。簡言之是待一顆無形無質的內丹煉成以后,用粉碎空虛的方法,脫離,上沖中宮位置,尋本性而煉化元神。所謂元嬰者就是煉化元神,顯化嬰兒的過程。由于本人愚拙也只能說明一下而已,而道教中煉化元神的闡述是非常復雜難懂的,迄今也無科學的權威性論著。我之拙見傳說而已,有待進一步考證。

      “淵明僻野村居,亦有桃源之寓。雪芹殘床瓦窯,偏成紅樓一夢。”淵明指陶元亮,東晉文學家,詩人,辭賦家。江西九江人,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后仕人常常羨慕陶元亮,而對棄官卻避而不談,因為他們舍不得丟棄手中的官印,頭上的烏沙。曹雪芹,字夢阮。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出身于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此句說陶,曹在非常艱辛的環境中完成了別人在廟堂之上無法完成的文學巨著。

      “歸妹之喜,融萬物于天倫之樂。未濟之福,解疲寂于奔忙之中。”其中“歸妹”“未濟”是《周易》里的五十四卦和六十四封。“歸妹”卦指結婚之喜。“未濟”卦指苦盡甘來的愿望得以實現。

      “馬嵬坡”指楊貴妃被玄宗自縊的地方,在今陜西興平市西。對“馬嵬坡兵變”說起來大長,這里不再贅述了。

      “暮習蘭亭之序,神韻仿佛天成。”講王羲之創作蘭亭序的故事,這里也不再贅述了。而全篇《修身賦》最能撞擊我內心的是下一句“定心智于順遂”和詩的末句“陌路僻野有春意”。而這兩句寓意之深,意境之美正是告誡后人修身的中心思想。

      2019.10.24南院


    千古奇文,萬年難見 !(經典)

    齊魯壹點

    2020-03-03 · 齊魯晚報官方賬號

    說起陳繼儒,大家也許不怎么熟悉,他是明代知名文學家、書畫家,字仲醇,號眉公、麋公。

    有《梅花冊》、《云山卷》、《陳眉公全集》、《小窗幽記》等傳世。

    他有一篇《警世通言》傳世(不是馮夢龍的短篇小說集哦!),數百年來,點醒了無數人。

    今天就放出來和大家“奇文共欣賞”。

    陳眉公《警世通言》

    一生都是命安排,求甚么?

    今日不知明日事,愁甚么?

    不禮爹娘禮鬼神,敬甚么?

    弟兄姊妹皆同氣,爭甚么?

    兒孫自有兒孫福,憂甚么?

    奴仆也是爹娘生,凌甚么?

    當官若只行方便,做甚么?

    公門里面好修行,兇甚么?

    刀筆殺人終自殺,刁甚么?

    舉頭三尺有神明,欺甚么?

    文章自古無憑據,夸甚么?

    榮華富貴眼前花,傲甚么?

    他家富貴前生定,妒甚么?

    前世不修今受苦,怨甚么?

    豈可人無得運時,急甚么?

    人世難逢開口笑,苦甚么?

    補破遮寒暖即休,擺甚么?

    才過三寸成何物,饞甚么?

    死后一文帶不去,怪甚么?

    前人田地后人收,占甚么?

    得便宜處失便宜,貪甚么?

    聰明反被聰明誤,巧甚么?

    虛言折盡平生福,謊甚么?

    是非到底自分明,辯甚么?

    暗里催君骨髓枯,淫甚么?

    嫖賭之人無下梢,耍甚么?

    治家勤儉勝求人,奢甚么?

    人爭閑氣一場空,惱甚么?

    惡人自有惡人磨,憎甚么?

    怨怨相報幾時休,結甚么?

    人生何處不相逢,狠甚么?

    世事真如一局棋,算甚么?

    誰人保得常無事,誚甚么?

    穴在人心不在山,謀甚么?

    欺人是禍饒人福,強甚么?

    一旦無常萬事休,忙甚么?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很多事只要看開了,也就沒什么好煩的。

    人生如夢,歲月無情,驀然回首,才發現人活著是一種心情,窮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過眼云煙。

    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開朗就是美好的一天,不管是親情、友情、愛情,能永遠珍惜的就是好心情。

    所有大事、小事、難事、易事、樂事、苦事,都是一件事,事情總有因有果,人與事、事與人,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當歲月在悠悠然然的鐘聲里消失,一切將幻化成空氣中的那份寧靜、淡然。所以,人應該順其自然,知足常樂。

    風雨坎坷人生路,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成功也好,失敗也罷,所有的事情都來的很自然,有失敗就會有成功,有完美就會有缺陷,且讓一切順其自然,保持順其自然的心境面對生活,面對人生記憶里或者正在發生的新鮮的事和物。

    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已經得到的要更加珍惜,屬于自己的不要放棄,已經失去的就留作回憶,想要得到的就要更加努力。

    累了把心靠岸,錯了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滿足,痛了才享受生活,傷了才明白堅強。從中感悟順其自然的心境,豈不是更美!

    總有起風的清晨,總有暖和的午后,總有絢爛的黃昏,總有流星的夜晚,所以不如保持順其自然的心境,把握每一個瞬間,試著去做,去面對每一個昨天、今天和明天。

    在生命的旅程中,如果你累了,不妨停下來休息一下。看一看沿途的風景,聽一聽天邊的風聲,也是一種享受。

    人生中的成敗得失,全憑把握,縱使歷經所有的艱辛苦難,始終要保持一種心境——順其自然。

    更新于 2021-10-15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热在线在线观看视| 偷窥国产亚洲免费视频| jizz视频在线观看| 丁香婷婷色综合激情五月| 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免费一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日韩中文字幕有码av| 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0| 亚洲日韩久热中文字幕|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另类丝袜综合网|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疯狂做受XXXX高潮国产|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无码|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区| 国产乱人伦AV在线麻豆A| 中文字幕在线国产精品| 久久WWW免费人成一看片| 免费现黄频在线观看国产| 又爽又黄无遮拦成人网站|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不卡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天堂中文www官网在线| 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片九色播放| 亚洲综合色在线视频WWW|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无遮挡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精品 日韩 国产 欧美 视频| 亚洲人成小说网站色在线|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