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東籬花飛 謹以此文,獻給世界讀書日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一個讀書人值得紀念的日子。 畢淑敏說:
一直記得兩句詩: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書籍是這個世界上最高級的營養品,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精神能量。讀書,不僅僅只是一種修心養性,更重要的是提煉智慧,豐富人生。 ![]()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心里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靈魂失去了翅膀。一個愛書的女子,靈魂是自帶香氣的。她不缺乏忠實的朋友,也不會有很多朋友。書是她忠實的精神伴侶,生活中的良師,感情里的閨蜜。 人間紛繁擾攘,心靈需要休憩,少一些浮躁與空虛,多一些寧靜致遠。 正如林語堂所說: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在閱人無數的豐富閱歷中,提煉出更加精致的精神能量,完善自我的人格,超越自我的靈魂禁錮。 ![]() 讀書,可以提升內心對美的感知力。冬去春來,寒來暑往的歲月里,多少個忙忙碌碌的光影里,我們總能捧起一本書,沖一杯貓屎咖啡,靜靜的品讀,卸下所有的疲憊。字里行間,插圖和斷句。 有時候,看到一本書的封面和扉頁,就會被俘獲。文字之美,躍然紙上,意象深遠,情思泉涌…… 當你讀到:
![]() 似乎,正置身于這般寧靜柔和的春夜。文字潺潺流出的意境,令人沉浸其中,心弦被輕柔的撩動。 當你讀到:
一定會被那曠遠寥廓的原野所心馳神往,人生如朝露,生死一瞬間。人生的短暫,就像清晨與傍晚,人們贊美清晨,卻也留戀遲暮。 ![]() 讀書,可以體悟生活的智慧曾幾何時,也會背起行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在耕讀歲月的每一個清晨,每一個日落。也會想起三毛的《歲月》: 相信生活和時間。時間沖淡一切苦痛,生活不一定創造更新的喜悅。孩子想快些長大,青年人恨不能快長胡子,成長是一種蛻變,失去了舊的,必然因為又來了新的,這就是公平…… ![]() 人生何嘗不是一本“無字書”,沒有人給你作序,人生的旅程,第一張車票就是序,沒有人給你故事梗概,只能模模糊糊,迷迷茫茫的記得,去過的咖啡店,走過的街角,牽過的手,說過的誓言。 沒有人給你校正,你把錯過的人,犯過的錯,破碎的心,縫縫又補補,再塞回滾燙的胸襟。每一個標點都是一種心境,每一個斷章,都是一種經歷,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種人生。 ![]() 林語堂說:
人生,正如簡單清麗的文字,必須活得人間清醒,遠離人世擾攘,明爭暗斗,遠離人情世故的漩渦,專注于自己所喜歡的人事物。與人,相交淡如水;與事,明辨是非,難得糊涂;與物,三千弱水,只取一瓢。 每個人都需要一本枕邊書,陪伴清晨日暮,驅散愁云慘霧,匡正人生坐標,避免掉進生活的陷阱。 當你細細品悟,書籍會給你答案。一本好書所匯聚的是親歷者的思想光芒,具有超強的精神能量,它能給迷茫者以光明,給失敗者以勇氣,給執迷者以清醒,給落魄者以希望。 ![]() 書是人生的良藥。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一本《黃帝內經》治愈了多少形神分離的身體,一本《中國哲學史》又療愈了多少迷失的靈魂。 高爾基:
讓我們走出愚昧無知,去探求世界的真理。 ![]() 讀書,可以升華人性的靈魂女子讀一本好書,修一份恬靜。胡因夢曾說:“書卷氣會讓女人更有魅力”,這個魅力不僅僅是華麗的外表,更是陶冶靈魂的香薰。 人生的愁苦,饑餓,疾病,不幸,極端,冷漠,孤獨,犯罪,都是蕓蕓眾生所經歷的苦痛掙扎。人生迷茫在不同的境遇里,思想的禁錮,才是最根本的源頭。而破除這種桎梏,唯一的方法就是汲取思想的精華,改變禁錮的觀念,突破環境的制約,去尋找新的人生。 ![]() 改變習慣性的思維,以及狹隘的認知,是靈魂走向涅槃重生的唯一路徑。人生最可怕的是習慣了在錯誤中自以為是,心靈被蒙蔽在一個狹小的天地,猶如坐井觀天。當你讀到一本開啟精神閥門的書,靈魂就像滾滾巖漿,噴薄欲出。 人的靈魂不應該被眼界的狹隘所制約,唯有解放自己的思想和靈魂,才能走向更加遼闊的天地,去探索人性的真理。 書是天才,圣人,創造者,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不僅完善我們個體的靈魂修行,更重要的是,可以代代相傳,以至于千年不泯,孕育人類的精神家園。 ![]() 楊絳說:
要像楊絳先生一樣,靈魂自帶香氣。自然界回饋人類,卻無所求,而真正體悟生命的真諦,都知道生命自然的盛開與凋敝,都是周而復始的。 一個人,不需要苛求的太多,就像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就像渴望盛開的花朵,但是總有凋謝枯萎的時刻,有春暖花開,亦有嚴寒酷暑。 ![]() 生命在豐富的安靜中,循環往復。不求過多,只求剛好;不求繁華,只求平淡;不求平坦,只求無憾。安安靜靜的活著,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去讀書吧!去尋找靈魂的樂土吧!去體悟人生的淡泊名利,寧靜致遠。 學會保持慎獨,止語,無我。讓靈魂置空,卻也不空。 在《易經》的浩渺里,做一粒螺旋式上升的塵埃。 ![]() 感謝關注東籬詩文!感謝點贊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