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柳體字的結構特征 一、中宮收斂,內緊外松 ![]() 二、字形略長,骨肉停勻 ![]() 三、左右對稱,重心穩當 ![]() 四、穿插迎讓,疏密有致 ![]() 五、顧盼呼應,向背生情 ![]() 柳公權是晚唐時期著名書法家,于書法真、行、草皆擅,而以楷書最卓絕。柳公權的楷書,在用筆和結構方面特別重視“法度”,是楷書的典型代表。《舊唐書·柳公權傳》記載:“公權初學王書,遍閱近代筆法,體勢勁媚,自成一家。”柳公權在參以初唐虞世南、歐陽詢等人書法緊密特點的同時,則主要得法于顏真卿,最后變用顏真卿的筆法干凈利落,引筋入骨,自成一體。他的書法筆畫挺拔,剛勁有力;中宮緊湊,方圓兼施,初見如鋒刀骨露,細看似骨外裹肉,不失神韻;結體法度謹嚴,姿態各異。后世將顏柳并稱,有“顏勁柳骨”之說。 柳公權留存下來的作品較多,有《金剛經》、《蒙詔貼》、《神策軍碑》、《玄秘塔碑》等二十余種。《玄秘塔碑》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并序》,由裴休撰文,柳公權書寫,立于唐會昌元年(841年),時值柳公權64歲。全文凡28行,每行54字,共1200余字,原碑在西安碑林。千余年來,雖歷經傳拓,但字面仍清晰完好。該碑用筆瘦勁清秀,斬釘截鐵,骨力雄健,體勢端正俊麗,內斂外拓,秀潤生動,是柳體楷書中的代表,千百年來一直是人們學習楷書最重要最有影響的范本。#書法欣賞##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