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給大家理清了濕氣的由來,還有外濕,內濕,寒濕,熱濕,寒熱夾雜的濕等幾種不同的濕氣表現。 今天就來講講,怎么吃/喝祛濕茶來幫助身體祛濕。 有人就說,當下網紅紅豆薏米茶,幾塊錢一大包,買回來煮一壺開水沖一下就喝掉,這還不簡單吶!我告訴你們,請不要迷戀網紅紅豆薏米祛濕茶,祛濕一旦不合適,反而會祛出毛病來的。 在我們大廣東,常見的祛濕材料,有木棉花,五指毛桃,赤小豆,薏米,白扁豆,芡實,陳皮,茯苓,土茯苓,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了。 這里給大家每個品種來說一下。 一號選手:木棉花 每年的這個時候,只有看見那些在樹腳下歡樂的撿木棉花的阿姨老太太們,才覺得,這個春天算是完美了。木棉花清的是大腸濕熱,洗刷身體的下水道。所以,木棉花適用于熱濕的人群。 二號選手:五指毛桃 性味平和,微溫。化痰除濕,健脾,舒筋活絡。所以,如果熱濕癥狀很明顯的人,就先不要用它。 三號選手:赤小豆 性甘,酸,平。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用于水腫漲滿,腳氣浮腫。還有有尿黃、尿頻、淅淅瀝瀝尿不盡的感覺,就用它清利下焦濕熱、打通利水的通路。 四號選手:薏米。 生薏米性味甘淡之品,但性偏寒,利水、清濕熱; 舌苔黃膩、有濕熱的人放「生薏米」。 把它放鍋里干炒到微黃,就是健脾、燥濕的扛把子,尤其適用于脾胃虛寒導致的腹瀉。 所以舌苔白膩的寒濕人放「炒薏米」。單純濕氣重、無明顯寒熱傾向的「齒痕舌」也放炒薏米。 五號選手:白扁豆 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它是脾之谷,健脾除濕,性甘微溫。 白扁豆生用有小毒,祛濕一定要用炒過的。炒后專除脾的濕,還不傷脾胃的陽氣。 六號選手:芡實 脾腎同補,補腎的同時且能祛濕 補脾止瀉,固腎氣,祛濕,可以對付脾腎雙虛引起的頑固濕氣。 七號選手:陳皮 溫散行氣,能把濕濁堵塞的通路化開,并且健脾,理氣! 八號選手:茯苓 它性味甘淡、不寒不熱,利水滲濕力度很強,讓水濕從小便出。 而且七分利三分補,還健脾和中,寧心安神。利水又不耗傷正氣。 九號選手:土茯苓 剔濕熱之毒,且不傷陽氣。所以土茯苓也是適用于熱濕之癥。 寫了這么多,大家其實看明白了嗎?濕氣重其實是一種結果,并不是起因。是你的身體不平衡了,不能把身體里的各種濕排出體外引起的結果。那我們再來想想,人體的濕氣,是靠脾胃運化再排泄到體外的,所以只有脾胃真正地強健起來,身體才不會那么容易受到外濕的侵襲,也不會那么容易產生內濕。所以我們祛濕的根本還是在于讓脾胃強健起來啊! 你看,上面提到的各種食材,大部分都是健脾胃的好手。 下一篇文章會給大家附上幾個祛濕湯方的配方和做法。大家自行對號入座。 |
|
來自: 新用戶0066aMqP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