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時期,在鄂豫皖蘇區發展起來的紅四方面軍是我軍在紅軍時期的三大主力之一,在1955年大授銜時,紅四方面軍走出了700多位將軍。然而在紅軍時期,紅四方面軍也犧牲了很多優秀的高級指戰員,當年的11個軍的首任軍長就有8位犧牲,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這些首任軍長們。 1、紅11軍軍長吳光浩1928年7月,鄂東北特委決定將以黃安。麻城起義部隊為基礎組建的工農革命軍第七軍改編為紅軍第11軍第31師,由吳光浩擔任軍長并兼任師長,之后又成立了32師和33師,全軍鼎盛時期有1500余人。紅11軍也成為鄂豫皖蘇區成立的第一個軍。 ![]() 吳光浩 軍長吳光浩是湖北黃陂人,1925年入黃埔第三期學習,畢業后到葉挺獨立團擔任連長,參加了著名的北伐戰爭并因功升為營長。1927年11月,吳光浩參與領導了黃麻起義,擔任起義軍副總指揮,起義失敗后部隊整編為工農革命第七軍,吳光浩擔任軍長,不久部隊又改編為紅11軍,仍由吳光浩擔任軍長。1929年五月,吳光浩帶人去河南商城領導起義工作時,在路上遭到敵人的伏擊,壯烈犧牲,年僅23歲。 2、紅1軍軍長許繼慎1930年春,鄂豫皖邊區的紅31師、紅32師和紅33師合編為紅一軍,由許繼慎擔任軍長,徐向前擔任副軍長,原來的三個師分別改編為第一師、第二師和第三師,同年冬紅一軍與紅15軍合編為紅四軍。 軍長許繼慎是安徽六安人,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參加了兩次東征和討伐陳炯明叛亂的斗爭。北伐戰爭時期曾在葉挺獨立團擔任過營長、團參謀長的職務。 ![]() 許繼慎 1930年春許繼慎被黨中央派到鄂豫皖蘇區,任鄂豫皖特委委員兼紅1軍軍長,在許繼慎等人的領導下,紅一軍由成立時的2300余人發展到5000余人,根據地也得到了鞏固和擴大。張國燾到鄂豫皖蘇區后,提出的很多錯誤的主張遭到許繼慎等人的反對,從而引起了張國燾的不滿,1931年11月,許繼慎被張國燾殺害于河南光山白雀園,時年30歲。 3、紅15軍軍長蔡申熙1930年10月,紅8軍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15軍,由蔡申熙擔任軍長,然而僅3個月后,紅15軍就與紅1軍合編為紅四軍,改由曠繼勛擔任紅4軍軍長。 軍長蔡申熙是湖南醴陵人,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在校期間參加了兩次東征。1927年先后參加了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1930年初被派到鄂東南的陽新、大冶地區領導游擊斗爭,同年10月參與組建了紅15軍并擔任軍長。 ![]() 蔡申熙 1931年紅15軍與紅1軍合編為紅4軍后,蔡申熙擔任第10師師長,之后相繼擔任過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員兼軍委副主席、彭楊軍事政治學校校長、紅25軍軍長等職。1932年10月,在湖北黃安河口鎮戰斗中,蔡申熙腹部中彈,壯烈犧牲,時年26歲。 4、紅4軍軍長曠繼勛1931年1月,紅1軍與紅15軍在河南商城會合,兩軍合編,改稱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由曠繼勛擔任軍長。紅四軍是鄂豫皖蘇區存在時間比較長的一個軍,此后歷經多任軍長,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紅四軍改編為八路軍129師第385旅。 軍長曠繼勛是貴州思南人,早年曾在川軍任職,1929年率部發動了蓬溪起義,起義失敗后到上海中央特科工作過一段時間。1930年底,曠繼勛被派往鄂豫皖蘇區工作,紅四軍成立后擔任該軍軍長。在曠繼勛的領導下,紅四軍打了一系列的勝仗,鄂豫皖蘇區根據地也得到了鞏固。 ![]() 曠繼勛 1931年5月之后,曠繼勛又相繼擔任過鄂豫皖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第13師師長,第25軍軍長、第12師師長等職。因他反對張國燾的錯誤主張并且嚴厲的批評了張國燾家長制的作風問題,因此,1933年6月,曠繼勛在肅反中被誣陷殺害于四川通江洪口場,時年38歲。 曠繼勛之后,徐向前、王宏坤、許世友和陳再道相繼擔任了紅四軍的軍長,他們四人在新中國成立后一人被授予元帥軍銜,三人被授予上將軍銜,含金量是相當的高了。 5、紅9軍軍長何畏紅9軍是紅四方面軍在1933年木門擴編時,以第12師為基礎擴編而成,由何畏擔任軍長。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紅九軍被編入西路軍作戰,轉戰于河西走廊地區,最終西路軍損失慘重,紅九軍幾乎也是全軍覆沒。 ![]() 何畏 軍長何畏是廣東樂會人,黃埔五期畢業,參加了廣州起義、百色起義。1932年何畏跟隨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等人入川,參與創建川陜革命根據地。1933年部隊在木門擴編時,紅12軍擴編為紅9軍,何畏被任命為紅9軍軍長。 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1938年何畏因黨內路線斗爭怕受其害,加上身上帶傷,為治療養病帶著腿傷而離開延安回到家鄉,1960年在家鄉病逝,終年60歲。 6、紅25軍軍長曠繼勛1931年10月,由紅4軍的第10、第11、第12三個師的部分部隊在安徽六安麻埠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當時僅下轄一個73師,由曠繼勛擔任軍長。曠繼勛之后蔡申熙擔任軍長。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離鄂豫皖蘇區后,中共鄂豫皖省委于1932年11月在湖北黃安檀樹崗重建紅25軍,由吳煥先擔任軍長,吳煥先之后徐海東、程子華先后擔任過該軍軍長。 ![]() 吳煥先 長征到達陜北后,紅25軍與陜北的紅26和紅27軍合編為紅15軍團,由徐海東擔任軍團長,抗戰爆發后,紅十五軍團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344旅。 首任軍長曠繼勛在上文已經講過,這里就不再贅述。 7、紅27軍軍長劉士奇1932年秋,紅四方面軍主力離開鄂豫皖蘇區后,留下來的81團與英山獨立團和霍山獨立團以及霍邱的一個營合編為紅27軍,由劉士奇擔任軍長。同年底紅27軍的部隊分別編入紅25軍和紅28軍。 ![]() 劉士奇 軍長劉士奇是湖南岳陽人,1931年7月被中共中央派到鄂豫皖蘇區工作,1932年秋紅四方面軍主力撤出鄂豫皖蘇區后,劉士奇擔任新組建的紅27軍軍長,1933年在肅反運動中,劉士奇被誣陷為“改組派”,“反革命”遭到冤殺,時年31歲。 8、紅28軍軍長廖榮坤1933年1月,以紅25軍第221團和特務營為基礎組建了紅28軍,由廖榮坤擔任軍長。1933年10月又重新組建了紅28軍,由徐海東擔任軍長,之后紅28軍一直在鄂豫皖蘇區堅持游擊戰爭,1938年初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 軍長廖榮坤是湖北麻城人,1927年參與領導了黃麻起義,之后幾年他一直在鄂豫皖蘇區作戰,1932年紅四方面軍主力撤出鄂豫皖蘇區后,留守下來的部隊合編為紅28軍,廖榮坤擔任軍長。 ![]() 廖榮坤 1933年5月,鄂豫皖省委執行王明“左”傾路線,決定集中紅軍主力進攻七里坪,廖榮坤因對七里坪戰役有不同意見,被“左”傾路線的執行者以“改組派”、“取消派”等罪名錯殺于黃安縣龍王山,年僅30歲,他的妻子陳漢嬌亦受到牽連被殺害。 9、紅30軍軍長余天云1933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木門進行了擴編,以紅11軍為基礎組建了紅30軍,由余天云擔任軍長。紅30軍成立后參加了四方面后續的作戰和長征,到達陜北后,紅30軍被編入西路軍參加了西征,然而在與敵人作戰過程中,紅30軍幾乎全軍覆沒,僅少數人在李先念的率領下到達新疆,后陸續返回陜北。 ![]() 余天云 軍長余天云是湖北黃安人,1927年參加了黃麻起義,參軍后因作戰勇敢曾多次受傷,1933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木門進行擴編時,余天云被任命為紅30軍軍長,此時他年僅22歲,之后他參加了紅四方面軍的長征,因反對張國燾的錯誤主張被張國燾軟禁了起來,部隊走到巴丹河時,余天云被張國燾的親信從擔架上扔到了河里淹死了,時年25歲。 10、紅31軍軍長王樹聲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以第73師為基礎,擴編成立了紅31軍,由王樹聲擔任軍長。成立之后紅31軍參加了四方面軍后續的一系列作戰,抗戰爆發后,紅31軍改編為八路軍129師第386旅。 ![]() 王樹聲大將 軍長王樹聲是湖北麻城人,1927年參與領導了黃麻起義,之后他長期作戰在鄂豫皖蘇區和川陜蘇區,先后擔任過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兼第31軍軍長、西路軍副總指揮兼第9軍軍長等職。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王樹聲戰斗在晉冀豫和中原地區。新中國成立后,王樹聲在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74年在北京逝世,享年69歲。 11、紅33軍軍長王維舟紅33軍成立于1933年,是由川東游擊隊改編而成的,王維舟擔任軍長。1936年1月,紅33軍與紅五軍團合編為紅五軍。 ![]() 王維舟 軍長王維舟是四川宣漢人,1924年在家鄉創建了四川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土地革命時期曾長期在四川從事革命活動。1933年擔任紅33軍軍長。抗戰時期,王維舟擔任385旅副旅長。解放戰爭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初期,王維舟一直在四川任職,1954年上調中央擔任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委,197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小結: 紅四方面軍11個軍的首任軍長,除了何畏抗戰時期回到家鄉,王樹聲和王維舟活到新中國成立以外,其他的幾位軍長,除了吳光浩、蔡申熙在作戰中犧牲以外,剩余的軍長均在肅反運動中被冤殺,如果不是肅反運動,或許這幾位軍長能夠帶領部隊取得更大的成績,新中國成立后能夠多出幾位將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