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昭陽湖行書所見/趙執信《25》《23》《140》《353》 屋角參差漏晚暉,黃頭閑緝綠蓑衣。 倦來枕石無人喚,鵝鴨成群解自歸。 【作者簡介】趙執信(1662-1744),山東博山人,官至右贊善,王士禎的外甥女婿。因皇后喪期演《長生殿》被革職。 【主題】寫漁民悠閑生活。 【注釋】趙執信(shēn),信通伸。昭陽湖:即微山湖。黃頭:指老人或漁民。《漢書》“黃頭郎”,即撐船者。緝:編織。解:懂得。《23》成群作如云。 2. 寄洪昉思/趙執信《23》《191》《353》 垂堂高坐本難安,身外鴻毛擲一官。 獨抱焦桐俯流水,哀音還為董庭蘭。 【主題】鄙視功名,笑對人生的態度。 【注釋】洪昉(fǎng)思:即洪昇。垂堂:屋檐下,指風波險惡的仕途。流水:指為知音而彈響的高山流水之音。董庭蘭:唐朝琴工,他出入于宰相房管的門下,因為儀仗房管的權勢違法而被治罪。此指洪昇。 3. 偶然作/屈復《6》《23》《25》《383》《430》《435》 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高爵,何處買青春? 【作者簡介】屈復(1668-1739?),陜西蒲城秀才。 【主題】勸人珍惜光陰。 4. 柳枝詞/汪繹《23》《25》《141》 一種風流得自持,水村天與好腰支。 月殘風曉無窮意,說與桃花總不知。 【作者簡介】汪繹(1671-1706),江蘇常熟人,官至翰林院編修。 【主題】寫柳樹風格神韻,寄托知音難覓。 【注釋】好腰肢句:指柳枝飄蕩。 5. 晚晴/沈德潛《6》《25》《208》 云開逗夕陽,水落穿淺土。時見叱牛翁,一犁帶殘雨。 【作者簡介】沈德潛(1673-1769),江蘇蘇州人,官至禮部尚書。提出論詩格調說,本意是指詩歌的格律、聲調,同時也指由此表現出高華雄壯、富于變化的美感。 【主題】一幅夕陽農耕圖。 【注釋】逗:引,透射。 6. 過許州/沈德潛《6》《22》《23》《25》《353》《435》 到處陂塘決決流,垂楊百里罨平疇。 【主題】寫郊外所見所聞。 【注釋】許州:許昌。決決:流水聲。罨(yǎn):覆蓋。平疇:平整的田地。 7. 梅花/沈德潛《23》《146》《353》 殘雪初消欲暝天,無枝冷艷破春妍。 【主題】由遠而近寫梅花,托物言志,借物抒懷。 8. 梅花塢坐月/翁照《23》《149》《304》《430》 靜坐月明中,孤吟破清冷。隔溪老鶴來,踏碎梅花影。 【作者簡介】翁照(1677-1755),江蘇江陰人。 【主題】寫虛靜高潔情懷,寄托孤傲的情懷。 9. 虞姬/吳永和《25》《435》 大王真英雄,姬亦奇女子。惜哉太史公,不紀美人死。 【作者簡介】吳永和,江蘇武進女子。 【主題】批評司馬遷《史記》中不記載奇女子虞姬。 10. 荒亭/沈畯《23》 荒亭古墓南,遠見車塵滅。墓前雙石人,送盡人離別。 【作者簡介】沈畯,江蘇蘇州廩生。 【主題】寫送別離情。 11. 病起/先著《23》 移植甘蕉為綠陰,經年長大已成林。 天寒霜落休輕剪,恐有秋來未死心。 【作者簡介】先著,四川瀘州人。 【主題】推物及人,寄情為世惜才。 12. 彭城道中/黃任《25》《28》《353》《430》 天子依然歸故鄉,大風歌罷轉蒼茫。 當時何不憐功狗,留取韓彭守四方。 【作者簡介】黃任(1683-1768),福建永泰人,官至廣東四會知縣。十硯老人。郭沫若得其一硯。 【主題】嘲笑劉邦濫殺功臣。 【注釋】功狗:功人蕭何,功狗指武將。《1》p132蒼茫作蒼涼。 13. 楊花/黃任《22》《23》《30》《141》《353》 行人莫折柳青青,看取楊花可暫停。 到底不知離別苦,后身還去化浮萍。 【主題】重點通過楊花表現離別之苦。 【注釋】作者因此詩得名黃楊花。后身:轉生之身。柳上有楊花,楊花化為猶如游子的浮萍。 14. 曉景/華巖《25》《141》《381》 曉月淡長空,新嵐浮遠樹。數峰青不齊,亂插云深處。 【作者簡介】華巖(1684-?),福建上杭人。 【主題】寫拂曉山區景色。 【注釋】嵐:山氣。《23》作《晚景》。 15. 過小孤山/金農《23》《25》《381》 古縣蕭條對岸開,大江行色榜人催。 水多風處輕抬眼,浮出青山似覆杯。 【作者簡介】金農(1687-1764),浙江杭州畫工。揚州八怪之一。 【主題】即景寫情,寄寓了作者孤傲不羈的性格。 【注釋】古縣:長江兩岸分別是宿縣和彭澤縣。行色:旅途景況。榜人:船夫。杯:酒杯。 16. 西山/劉大櫆《6》《22》《23》《25》《208》 西山過雨染朝嵐,千尺平岡百頃潭。 啼鳥數聲深樹里,屏風十幅寫江南。 【作者簡介】劉大櫆(1689-1779),官至黟(yī)縣教諭。桐城派古文家。 【主題】寫雨后北京西山風景如畫。 【注釋】屏風:西山春景如江南。 17. 湖樓題壁/厲鶚《23》《25》《304》《353》 水落山寒處,盈盈記踏春。朱欄今已朽,何況倚欄人。 【作者簡介】厲鶚(1692-1752),浙江杭州舉人,終身未仕。 【主題】悼念亡妾朱滿娘。 【注釋】湖樓:西湖的酒樓。盈盈:美好風姿。悼亡妾朱滿娘詩也。 18. 西湖泛月/厲鶚《191》《353》《23》 月下看花不肯紅,沿堤花影壓孤蓬。 【主題】寫西湖夜景。 19. 南湖雨中/厲鶚《23》《353》《391》《430》 夾竹夭桃蘸小紅,水高魚滬沒蘆叢。 南湖春物無人管,都付斜風細雨中。 【主題】寫雨中的嘉興南湖秀色。 【注釋】夭:繁茂狀。魚滬:漁具。 20. 望潼關/峻德《25》《353》 立馬風陵望漢關,三峰高出白云間。 西來一曲昆侖水,劃斷中條太華山。 【作者簡介】峻德,滿洲旗人。 【主題】風陵渡所見。 【注釋】漢關:指潼關。三峰:華山三峰。 21. 竹/鄭燮《120》《445》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作者簡介】鄭燮(1693-1765),江蘇興化人,官至濰縣知縣,揚州八怪之一。 【主題】詠物寄興,表達自己要像竹子一樣氣節清高。 22. 詠竹/鄭燮《105》《180》 未出土時先有節,及凌云處尚虛心。 【注釋】改李師道后句“及凌云處尚無心”句。 23. 詠竹/鄭燮《399》《401》 一兩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葉。 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疊疊。 【主題】描寫竹子保持本色、孤傲不群的形象。 24. 題竹石畫/鄭燮《25》《52》《23》《141》《146》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主題】歌頌竹子不畏強暴的精神,寄托自己的品格和理想。 25. 題竹石畫/鄭燮《25》《401》 竹枝石塊兩相宜,群卉群芳盡棄之。 春夏秋時全不變,雪中風味更清奇。 【主題】歌頌竹子勁節直立、迎霜傲雪的精神。 26. 新竹/鄭燮《105》《180》《399》《401》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 【主題】比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而新生力量的成長又須老一代積極扶持。 【注釋】龍孫:竹筍。鳳池:即鳳凰池,古指宰相衙門所在地 27. 墨竹圖題詩/鄭燮《23》《41》《105》《141》《180》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主題】表達愛民的情懷。 28. 題畫竹/鄭燮《23》《105》《141》《353》《401》 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 【主題】以少勝多的創作之風,凸顯竹子瘦勁孤高的神韻,寄托作者的情懷。 【注釋】冗(rǒng)繁:繁瑣。削(xuē):去除。畫到句:能在十分熟練中創造出不同凡響新風貌。 29. 題畫竹/鄭燮《399》 疏疏密密復亭亭,小院幽篁一片青。 最是晚風藤榻上,滿身涼露一天星。 【主題】描寫竹子形狀和顏色及給人們帶來的清爽,表達詩人熱愛竹子的感情。 30. 詠芭蕉/鄭燮《5》《34》《401》 芭蕉葉葉為多情,一葉才舒一葉生。 自是相思抽不盡,卻教風雨怨秋聲。 【主題】詠物詩。詩人又用外來的風雨比喻外界對于芭蕉的摧殘,益發增加了芭蕉哀怨的情致。 31. 燕京雜詩其一/鄭燮《180》《399》《401》 不燒鉛汞不逃禪,不愛烏紗不要錢。 但愿清秋長夏日,江湖常放米家船。 【主題】鄭板橋明確地表示了他的鄙棄和追求。 【注釋】逃禪:逃避世事,禮佛參禪。米家船:米芾常乘舟載書畫游覽江湖,借指詠游。 32. 燕京雜詩其二/鄭燮《399》《401》 偶因煩熱便思家,千里江南道路賒。 門外綠楊三十頃,西風吹滿白蓮花。 【主題】表達思鄉之情。 【注釋】賒:遙遠。《180》十作千。與前面重復,不妥。 33. 賀壽詩/鄭燮《77》p593 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祝陶公壽,壽比滂沱雨更多。 【主題】一首祝壽詩。 34. 紹興/鄭燮《23》《25》《146》《304》《430》 丞相紛紛詔敕多,紹興天子只酣歌。 【主題】詠史詩。把高宗、秦檜這類衣冠禽獸嘲笑得如此痛快淋漓。 【注釋】紹興:宋高宗的年號。丞相句:秦檜越俎代庖下敕書,宋高宗卻醉生夢死。其奈句:是一倒裝句,即不要中原豈奈何。 35. 小廊/鄭燮《23》《191》《304》《353》《401》 小廊茶熟已無煙,折取寒花瘦可憐。 寂寂柴門秋水闊,亂鴉揉碎夕陽天。 【主題】一幅蕭瑟秋景圖。 36. 山中雪后/鄭燮《102》《401》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主題】描繪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圖。 37. 贈范縣舊胥/鄭燮《399》《401》 范縣民情有古風,一團和藹又包容。 老夫去后相思切,但望人安與年豐。 【主題】表達了他對范縣人民的懷念之情。 38.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鄭燮《399》《400》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主題】乾隆十八年,山東大旱,濰縣縣令鄭板橋請求賑濟民的事得罪上司,被罷官。此為告別濰縣紳士民之作。 【注釋】囊橐(tuó):一種口袋。蕭蕭:空空的樣子。 39. 贈君謀父子/鄭燮《401》 多讀古書開眼界,少管閑事養精神。 過眼寸陰求日益,關心萬姓祝年豐。 階下青松留玉節,夜來風雨作秋聲。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 【主題】對朋友的勸誡,珍惜時光,標新立異。 【注釋】階下句:臺階下的青色松柏留下類似于玉制的符節度般的紋路。刪繁句:去掉刪除繁雜部分使之趨于簡明如同三秋之樹,不趕潮流自辟新路一如二月紅花。 40. 寄松風上人/鄭燮《23》《30》《401》 豈有千山與萬山,別離何易來何難。 一日一日似流水,他鄉故鄉空倚闌。 云補斷橋六月雨,松扶古殿三時寒。 筍脯茶油新麥飯,幾時猿鶴來同餐。 【主題】表達對友人的思念。 【注釋】脯(fǔ)。猿鶴:指隱者。 41. 村居/鄭燮《180》《401》 霧樹溟瀠叫亂鴉,濕云初變早來霞。 【主題】寫村居的恬淡生活。 【注釋】溟瀠(yíng):模糊不清。濕云:雨后的云。先春:早春。后夜:指早晨。遠沙:遠村。江南水村多以“沙”命名。 ![]() 42. 喜雨/鄭燮《435》 宵來風雨撼柴扉,早起巡檐點滴稀。 一徑云煙蒸日出,滿船新綠買秧歸。 田中水淺天光凈,陌上泥融燕子飛。 共說今年秋稼好,碧湖紅稻鯉魚肥。 【主題】勾畫出一幅雨后春耕圖。 【注釋】巡檐:順著屋檐下察看。紅稻:稻谷成熟后,外殼呈赤黃色。故俗稱紅稻。 43. 揚州//鄭燮《23》《50》《399》《430》 畫舫乘春破曉煙,滿城絲管拂榆錢。 千家有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 雨過隋堤原不濕,風吹紅袖欲登仙。 詞人久已傷頭白,酒暖香溫倍悄然。 【主題】寫揚州的繁華,揭露了統治階級縱情聲色、驕奢腐化的生活方式,透露出作者憂國憂民的情緒。 【注釋】《25》有作養,比較妥帖些。紅袖:指婦女。 44. 項羽/鄭燮《399》《401》 已破章邯勢莫當,八千子弟赴咸陽。 新安何苦坑秦卒,壩上焉能殺漢王! 玉帳深宵悲駿馬,楚歌四面促紅妝。 烏江水冷秋風急,寂寞野花開戰場。 【主題】概括項羽的坎坷一生,兼有褒獎與批評的態度。 45. 歷覽/鄭燮《401》 歷覽名臣與佞臣,讀書同慕古賢人。 【主題】表達做官后忘掉“初心”的無奈,和保持自己初心的愿望。 【注釋】潘岳:潘岳被誅三族,累及老母。 46. 贈友/趙關曉《6》《23》《213》 不向人間留姓名,草衣木食氣崢嶸。 山深虎出倀聲急,夜半長歌空手行。 【作者簡介】趙關曉,浙江湖州諸生。 【主題】一首贊頌豪杰的正氣歌。 47. 暮春/翁格《23》《25》《216》《304》《435》《445》 莫怨春歸早,花余幾點紅。留將根蒂在,歲歲有東風。 【作者簡介】翁格,江蘇吳縣秀才。 【主題】寫逆境中的不屈精神。 48. 題雅雨師借書圖/李葂《23》 旋假旋歸未得閑,十行俱下片時間。 百城深入便便腹,直抵荊州借不還。 【作者簡介】李葂,清代安徽懷寧人。 【主題】妙用比喻,寫出讀書人的一種很有意思的人生經驗。 【注釋】百城:極形其多。便便:本形容肚腹肥滿的樣子。《后漢書·邊韶傳》:韶口辯,嘗晝日假臥,弟子私嘲之曰:邊孝先,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直抵句:讀書學之精髓,歸還書便猶如還櫝,這不是“直抵荊州借不還”嗎? 49. 烏江項王廟/嚴遂成《23》《25》《191》《435》 云旗廟貌拜行人,功罪千秋問鬼神。 劍舞鴻門能赦漢,船沉巨鹿竟亡秦。 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獨為靈均。 【作者簡介】嚴遂成(1694-?),江蘇吳興人,官至云南嵩明知州。 【主題】哀悼項羽,嘆息其不能用人。 【注釋】云旗:神靈。廟貌:廟宇。項羽廟宇為后人崇祀。赦漢:贊頌光明磊落。靈均:屈原。 50. 曲峪鎮遠眺/嚴遂成《25》《430》 地近邊秋殺氣生,朔風獵獵馬悲鳴。 雕盤大漠寒無影,冰裂長河夜有聲。 白草衰如征發短,黃沙積與陣云平。 洗兵一雨紅燈濕,羊角魫魚堠火明。 【主題】寫曲峪鎮所見壯闊、肅殺的氣象,表現戰士堅守哨位、抗擊敵人的決心和氣概。 【注釋】曲峪鎮:在山西河曲,濱臨黃河,是古代出入邊塞的重要通道。這首詩作者自注:“時西陲方用兵”,點明了寫作背景。洗兵:武王伐紂天降大雨,武王:天洗兵也。魫(shěn):一種魚。堠:土堡。羊角句:用魚皮羊角做的燈把嘹望的土堡照明。 51. 秋夜投止山家/嚴遂成《23》《30》 山當面立路疑窮,轉過彎來四望通。 【注釋】招隱:征召隱士出仕。桂花叢:《招隱士》“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淮南小山西漢淮南王劉安的一部分門客的共稱。今僅存《招隱士》。 52. 杭州半山看桃/馬曰璐《25》《41》《28》《191》《353》 山光焰焰映明霞,燕子低飛掠酒家。 紅影倒溪流不去,始知春水戀桃花。 【作者簡介】馬曰璐(1695-1769之后),安徽祁門人,官至國子監生。 【主題】一幅充滿生機的陽春三月美景圖。 53. 山行/姚范《22》《23》《25》《353》《430》 百道飛泉噴雨珠,春風窈窕綠蘼蕪。 山田水滿秧針出,一路斜陽聽鷓鴣。 【作者簡介】姚范(1702-1771),安徽桐城進士。 【主題】山行所見所聞。 【注釋】窈窕:通感修辭。蘼蕪:香草名。 54. 小店/錢載《23》《25》《30》《353》 小店青簾又夕陽,兒童竿木也逢場。 丁丁弦響村風急,灼灼桃花水岸香。 富厚易傳蘇季子,是非難管蔡中郎。 不成買醉欣然坐,搖鼓冬冬自賣糖。 【作者簡介】錢載(1708-1793),浙江嘉興人,官至禮部侍郎。 【主題】以莊稼漢的視角寫村市酒店前的情景。 【注釋】竿木:拿竿木作雜耍。逢場:逢場作戲。富厚句:蘇秦“勢位富貴”的故事容易傳播。 55. 到家作/錢載《25》《30》《52》《175》《191》《353》 久失東墻綠萼梅,西墻雙桂一風摧。 【主題】歸家省墓,表達不勝哀痛之情。 【注釋】何限罪:辜負母親的教育和期望,負罪很深。曝檐:在屋檐下嗮太陽的破襖。焚黃:燒紙錢。 56. 臺灣竹枝詞/錢琦《23》 竹舍茅檐似畫圖,疏籬都夾綠珊瑚。 不教夜雨空階滴,添種芭蕉三五株。 【作者簡介】錢琦(1709-1790),浙江杭州人,官至福建布政使。 【主題】為巡視臺灣所寫,對臺灣風情的新奇和欣賞。 【注釋】珊瑚:指法國冬青樹。 57. 自題一絕/曹雪芹《80》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作者簡介】曹雪芹(1715-1763),名霑,北京旗人。 【主題】表述寫《紅樓夢》的辛酸。 58. 正冊判詞/曹雪芹《80》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 【主題】暗寓賈迎春丈夫孫紹祖恩將仇報。 【注釋】這是迎春的判詞。 59. 爆竹/曹雪芹《80》 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 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主題】暗寓賈迎春丈夫孫紹祖恩將仇報。 【注釋】表面為謎語,其實是元春的判詞。 60. 算盤/曹雪芹《80》 天運人功理不窮,有功無運也難逢。 【主題】迎春出的謎語。表面為謎語,實是一首帶有濃厚宿命色彩的自傷自悼的抒情詩。 【注釋】天運句:天命和人功道理永不窮盡,光有人功而無天命也難相逢。為何它整日價總是紛紛亂亂,都只為那陰陽向背路數不通。鎮日:整天。陰陽:奇偶數。 61. 風箏/曹雪芹《80》 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 游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 【主題】探春出的謎語,暗示離家遠嫁是探春的歸宿。 62. 竹夫人/曹雪芹《80》 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葉落分離去,恩愛夫妻不到冬。 【主題】寶釵出的謎語,其實是后人續補的。暗示夫妻恩愛不到頭。 【注釋】竹夫人:降暑竹器。 63. 虞姬/曹雪芹《80》《140》 腸斷烏騅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 【主題】運用對比的手法,通過虞姬與黥布、彭越的對比,贊頌虞姬。 【注釋】醢(hǎi):剁成肉醬。黥(qíng)。 64. 西施/曹雪芹《50》《52》《80》《140》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 【主題】這首詩是林黛玉以西施自況,發出了預感紅顏薄命的悲嘆。 【注釋】兒家:稱呼古代女子,指西施。 65. 明妃/曹雪芹《50》《80》《140》《430》 絕艷驚人出漢宮,紅顏命薄古今同。 【主題】借古諷今,林黛玉譏刺漢元帝大權旁落,聽命于畫工,表現了她自己不肯聽人擺布的獨立性格。 【注釋】畀(bì):給。 66. 淮陰懷古/曹雪芹《80》《140》 壯士須防惡犬欺,三齊位定蓋棺時。 【主題】寫韓信一生重大事件及性格特征。 【注釋】三齊句:韓信被分封齊王之日,正是決定他最后結局之時(韓信為此留禍根)。休輕鄙:不要小看和鄙視他。 67. 詠螃蟹/曹雪芹《80》 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 【主題】薛寶釵借詠螃蟹諷刺了貪婪、橫暴的世人。 【注釋】桂靄:桂樹香氣。月浦句:螃蟹被捕盡留下月光下的水濱只留下稻谷清香。晉國褚裒(póu)心機重不表態,世人謂之“有皮里春秋”,晉簡文帝名春,避諱。“皮里陽秋”。《319》滌作敵。 68. 回前詩/曹雪芹《370》 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 謾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注釋】表達對人生的無奈,消極的感情,對寫《紅樓夢》的總結。 69. 臨江仙·柳絮/曹雪芹《80》《52》《102》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 蜂圍蝶陣亂紛紛。 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韶華休笑本無根: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主題】這是借薛寶釵的之口的詠絮詩。 【注釋】春解舞:春能跳舞。這是說柳花被春風吹散,像在翩翩起舞。 均勻:指舞姿柔美,緩急有度。委:棄。韶華句:意即休笑我,春光中的柳絮本是無根的。青云:高天,名位高。 70. 葬花吟/曹雪芹《80》《215》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如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主題】寫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時,所表現出來的那種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注釋】《50》《80》不可信:繡簾作繡閨。《23》《215》未作不。《23》釋作著。已為初。倚作把。 71. 桃花行/曹雪芹《80》 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內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 東風有意揭簾櫳,花欲窺人簾不卷。 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憐人花也愁,隔簾消息風吹透。 風透簾櫳花滿庭,庭前春色倍傷情; 閑苔院落門空掩,斜日欄桿人自憑。 憑欄人向東風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葉亂紛紛,花綻新紅葉凝碧。 樹樹煙封一萬株,烘樓照壁紅模糊。 天機燒破鴛鴦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進水來,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鮮艷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 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 淚眼觀花淚易干,淚干春盡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 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 【主題】黛玉所寫的一首顧花自憐的抒情詩。 72.苔/袁枚《34》《41》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作者簡介】袁枚(1716-1798),浙江杭州人。隨園先生。40歲辭職。詩歌主性靈說。 【主題】鼓勵為心中的夢想去努力,永不言棄。 73. 苔/袁枚《141》 各有心情在,隨渠愛暖涼。青苔問紅葉,何物是斜陽。 【主題】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道路的權利和自由。 【注釋】渠:它。 74.所見/袁枚《141》《191》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主題】盛夏牧牛圖。 【注釋】樾:路旁遮陰的樹。 75.春風/袁枚《102》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主題】感嘆春風的作用。 76.十二月十五夜/袁枚《385》《435》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白。 【主題】寫皎潔的月色。 【注釋】《102》《141》《438》白作雪。 77.雞/袁枚《23》《175》養雞縱雞食,雞肥乃烹之。主人計固佳,不可使雞知。 【主題】揭露剝削者小恩小惠的伎倆。 【注釋】《30》《126》《141》《365》《445》固作自。 78.推窗/袁枚《23》《141》《380》連宵風雨惡,蓬戶不輕開。山似相思久,推窗撲面來。 【主題】寫清晨雨霽后推窗的感受。 79.箸/袁枚《141》《304》《374》《445》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 【主題】諷刺為他人作嫁衣裳者。 80.錢/袁枚《141》百物皆可愛,唯錢最寡趣。生時招不來,死時帶不去。 【主題】十分辯證地對金錢的詮釋。 81.小心坡/袁枚《141》險極坡難過,小心各自持。勸君平地上,還似過坡時。 【主題】提醒人們時刻居安思危。 82.紙鳶/袁枚《23》《64》《141》《113》《445》紙鳶風骨假稜嶒,躡慣青云自覺能。 【主題】諷喻手法的詠物詩,諷刺小人得勢者。 【注釋】稜(léng)嶒(céng):瘦勁、剛硬。能:能耐。《365》青云作云霄。 83.湖上雜詩/袁枚《41》《28》《377》葛嶺花開二月天,游人來往說神仙。 老夫心與游人異,不羨神仙羨少年。 【主題】流露出對青春的期盼露出難言的惆。 84. 馬嵬/袁枚《25》《23》《141》《146》《191》《353》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主題】民間夫妻離散悲慘遠勝帝王之家。 85. 造假山/袁枚《141》 半倚青松半掩苔,一峰橫豎一峰回。 高低曲折遂人意,好處多從假字來。 86. 隨園詩話/袁枚 飛云倚岫心常在,明月沉潭影不流。 【主題】寫羈旅之苦。 【注釋】源自《隨園詩話》。岫(xiù):山峰。 87. 隨園張燈詞/袁枚《41》《28》 隨園一夜斗燈光,天下星河地上忙。 深訝梅花改顏色,萬枝清雪也紅妝。 【主題】寫正月十五的情景。 88. 春日偶吟/袁枚 攏袖觀棋有所思,分明楚漢兩舉時。 【主題】一位看棋迷全神貫注的形象。 【注釋】非常:真正。 89.山行雜詠/袁枚《23》《191》《353》《430》十里崎嶇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繭將人裹,不信前頭有路行。 【主題】送峰迎巒,賞心悅目。 90. 春日雜詩/袁枚《112》 千枝紅雨萬重煙,畫出詩人得意天。 山上春云如我懶,日高猶宿翠微巔。 【主題】寫春日所見。 91. 遣興/袁枚《23》《25》《107》《191》《353》《445》 愛好由來下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 【主題】提倡嚴肅的創作態度。 【注釋】笄(jī):女子十五歲稱為及笄,即成年。 92. 兒鬢/袁枚《41》《28》 手制羹湯強我餐,略聽風聲怪衣單。 分明兒鬢白如許,阿母還當襁褓看。 【主題】寫出了母親的舐犢之情。 【注釋】《113》聲作響。 93. 寒夜/袁枚《141》《357》 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盡爐無煙。 美人含怒奪燈去,問郎知是幾更天? 【主題】描寫夫妻間的閨房趣事。 94. 謁岳王墓其一/袁枚《113》《430》《445》 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 【主題】表達對岳飛、于謙的推崇和仰慕。 【注釋】神化句:如畫的江山也要有名人事跡來增彩。 95. 謁岳王墓其二/袁枚《23》《56》《353》 靈旗風卷陣云涼,萬里長城一夜霜。 天意小朝廷已定,那容公作郭汾陽。 【主題】對岳飛命運的感嘆。 96. 由桂林朔漓江至興安/袁枚《436》 江到興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主題】對桂林山水的贊嘆。 97. 寄聰娘/袁枚《23》《217》《353》《430》 一枝花對足風流,何事人間萬戶侯。 【主題】表達對聰娘熾烈的愛情。 【注釋】寄給愛妾方聰娘的詩。一枝句:一個像花一樣的女人足以讓我滿足。生:硬生生。買:導致。生把句:你認為我為金錢,我的薄情也罷,但我希望你能知道我的愁腸也與你一樣。 98. 明皇與貴妃/袁枚 到底君王負舊盟,江山情重美人輕。 玉環領略夫妻味,從此人間不再生。 【主題】為唐明皇對楊貴妃的薄情感到不平。 【注釋】生:托生。 99.上官婉兒/袁枚《23》論定詩人兩首詩,簪花人作大宗師。 至今頭白衡文者,若個聰明似女兒? 【主題】正月晦日,上官評詩,認為沈宋二人相當,宋的結尾好。 【注釋】衡文者:諷沈德潛思想頑固。 100.獨秀峰/袁枚《23》《25》《366》《436》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主題】寫獨秀峰的奇特。 【注釋】來龍句:桂林多山多奇峰突起。奇八九:十之八九都是奇特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