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攜書而行 芷江第一中學C2103班 蒲輝彬 
閱讀,著實是一件幸福的事。當陽光透過窗戶跌落在我案頭,時間仿佛也停滯不前,我把每一次小小的閱讀當做一次攜書的旅行,傾聽草長的聲音,看到新的風景。 書籍·人生 每個人的人生中,書籍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好和最寶貴的書,讀了以后,會把你帶入一個崇高的境界。在每一個猶太家庭中,孩子出生后不久,母親都會讀一段圣經給他聽。而每讀一段后,就讓孩子去舔一下蜂蜜。等孩子稍微大一點后,母親就會滴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經》上的蜂蜜。這些舉動用意是不言而喻的:書本是甜的。 猶太人愛書的傳統已深入人心,對猶太人來說,書本是他們最需珍惜之物,智慧是最寶貴之物。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書籍·精神 在牛津市內,經常能看到一個乞丐坐在地上,不顧初冬的寒冷,專心致志地捧著一本書讀。這個景象令到牛津市旅游的中國人很驚訝,他們施舍了一些財物,那乞丐點頭稱謝。人們問他看的是什么,原來是凡爾納的小說。他連溫飽都不能保證,依然要在心中“環游地球”。 閱讀永遠是精神世界中的剛需。牛津街頭的乞丐在衣食無保的情況下都不忘讀書,擁有環游世界的夢想,這怎么不令我們這些衣食無憂之人汗顏呢? 書籍·信仰 書籍不僅是人精神的脊梁,更是人永恒的信仰。游民文化專家王學泰終其一生都在買書、讀書,做研究反而成了一種業余事業。他提倡一種“慢讀論”---不功利,而是在書中耗費掉漫長的人生,將其作為人一生的信仰。這并不是廉價的愛好,它不但昂貴,也足夠做我們的一種示范:在當今這個時代,我們要將書本作為一種信仰,以此充實我們的生活。 如今,我已習慣手持一本書,在寧靜的午后獨自閱讀。沉浸在靜靜彌漫的墨香中,聆聽文學大師們或飽含深情,或充滿哲理的話語。文學世界就在我面前鋪展開,我攜書踏上那條鋪滿落葉的小徑,走進文學的殿堂,去探索,去品味,去發現;我現在體會到的,是每一次感悟的愉快與欣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