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山寺塔位于陜西省富縣直羅鎮柏山上柏山寺內。塔始建于唐代,宋、明兩代重修。磚結構,平面八角形,十一層,高43.3米,每邊長3.7米,直徑9.1米。塔內第一、第二層,均有邊長為2.3米見方的小室。塔身外面每層均有唐宋門窗、斗栱。塔身底層正南辟拱券門,內筑邊長2.3米的小方室,方室頂部疊澀收頂;壁面作仿木結構三間,隱出倚柱、闌額,其中二至五層飾平座欄桿;各層均東南西北設有券門或券龕,券龕兩側為臥欞窗,券龕內置石雕菩薩造像。塔頂殘損,塔剎無存。據清初纂修《郴州志.建置部.寺觀》記載,唐初李世民為秦王時遣使建造“柏山寺”,因滿山皆柏,遂取柏山為名。相傳柏山寺塔的建造與李世民、李隆基平定突厥的歷史事件有關,當為敕建皇家佛塔。2013年5月,柏山寺塔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原文發表于2021.12.7,微衛星新浪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