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分“寒、熱、溫、涼”四性,簡單地說,溫熱性質的藥用于寒性病證,寒涼性質的藥用于熱性病證。 ![]() ![]() 糖也是一味藥,它會干擾人體對中藥湯劑中某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吸收,還會分解某些中藥里的成分,比如可以解除馬錢子的部分功效。我們都知道紅糖性溫,具有補血散瘀、暖肝祛寒等功效,適合貧血兒童食用,但如果把紅糖加入溫熱藥中,會熱上加熱,不利于寒性病證的治療,如果患兒正值外感高熱時,則不宜在治外感的湯劑中加溫性的紅糖。同理如果把白糖加到寒涼藥劑中,療效也會降低。 還有一些人本身不宜吃糖。如糖尿病患者及濕熱體質的人。這樣的人群喝中藥時更不能加糖。 看來喝中藥糖是不能隨便亂加了,對于小朋友更是難上加難,有的家長情急之下可能就開始捏著鼻子灌藥了。然而這種方法并不可取,灌藥的時候有可能會將藥液嗆進氣管,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那到底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 掌握喝中藥的小技巧很關鍵哦,既可以更好的發揮療效又可以減輕苦味! 參考文獻 [1] 韓德承. 服用湯藥莫加糖,巧用四法解苦味[N]. 上海中醫藥報,2021-09-24(004). [2] 靜宜.湯藥里可以加糖嗎[J].健康向導,2012,18(03):29. [3] 楊笑天.白糖、紅糖、冰糖、飴糖、蜂蜜…… 誰是治病養生的“甜蜜伴侶”[J].大家健康,2015(05):6-7. ![]() 藥學科普 公眾號:吳新安藥師 作者:查金霞 審核:惠 磊 編輯:王 倩 主編:吳新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