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你再鬧,我就要開始打你了” “你不乖,我就不喜歡你了,我只喜歡乖寶寶” 或多或少,我們都對孩子說過類似的話,但是你有沒有發現,眼前的那個小孩兒,不知何時早已變得臣服、沉默、乖巧懂事。 為什么我們喜歡乖孩子,喜歡聽話的孩子?因為,乖孩子,聽話的孩子,都是大家認為的好孩子,省事兒的孩子,還能得到獎勵。 乖,就意味著你要聽話,懂事,你不要給我惹事兒,這是馴服、是控制、是一種懶惰的教育方法。如果孩子太乖,那一定是教育的失敗。 1 、你親手折斷了孩子的翅膀,卻怪她不會飛翔。 講一個我身邊的故事。我的大學同學曾給我講述了她的經歷,她是85后,自小開始,她就是屬于大家眼中叛逆的那一種,也經常挨父母的打,還常常被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 慢慢長大了,也不想挨打挨罵了,想著父母都是為自己好,于是,開始試著聽父母的話,開始認為父母說的都是對的,但骨子里依然是充滿了叛逆和不服氣。 但是,當她20歲左右遇見了一件事兒的時候,她不敢給家里人說,也是因為多年來“乖,聽話”這樣的言論一直緊緊地扣著她,她不知什么時候早已經變得沒有任何主見,不知道該怎么辦?孤立無援。 可能個例并說明不了什么,但是,從她的事情當中,我明白了一點:太聽話真的很容易失去自我,沒有主見這個事情真的很可怕。 你想想,一個一直都是聽父母的話長大的成年人,碰見事情了,完全沒有了自己的思想,不知道該怎么辦是什么樣一種心情,多么無助(悲涼)? 她也時常告訴我說,千萬不要總讓你的孩子聽你的話,不要太乖,對孩子和藹一點,讓他敢于表露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也讓我們聽聽他們的聲音。 2 、教孩子思辨,培養有主見的孩子 其實,同學的經歷對我影響還是挺大的,因為有些話說起來,都是那么的相似,有些觀點我還是比較認同的。 所以,養育孩子這些年,我從來沒有用“你是個不聽話的孩子,你不這樣做就不乖”這樣的言論去要挾他。 只是在天涼,孩子也不愿意穿衣服的時候說上一句,聽話,把衣服穿上哈。 因為,我覺得大人的話也不一定全對,我也有說錯話的時候,總是讓孩子聽我們的話,萬一執行錯了呢? 更多的時候,我是在引導他思考,大人為什么希望孩子乖、為什么會說孩子不聽話、為什么會生那么大氣? 思辨,我覺得是我們每個父母都應該教給孩子的。 我也希望孩子有自己的主見,所以平時也盡量讓他自己做主,為的是,以后當他獨自面對困難或者麻煩的時候,希望他可以開動自己的小腦筋想辦法,而不是在困難面前不知道該怎么辦。 事情小到在他早上穿襪子的時候,他自己來挑選,描紅描多長時間,自己看著辦,平時很多的時候,他不用說:“媽媽,我想吃這個”“我還想再玩一會兒”,我的回答都是:“你自己決定就好了呀。” 個人覺得,被尊重、被傾聽的孩子更自覺。 養育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只是 如果你有更多想說的話,也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盛夏書香,一個5歲男孩的媽媽,畢業十年不曾看書,因為孩子,我重拾書本,并一直活躍在育兒領域。 在這里,沒有什么高大上的育兒理論,只是我做母親以來的一些真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