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1.天師道(龍虎宗)(現分臺灣和大陸兩支) 2.凈明道(忠孝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3.茅山以及其分支法教(茅山支派繁多,少部分正宗,假的多。) 4.清微派(著名雷法派系,上海,臺灣都有所傳) 5.神霄派(著名雷法派系,現已基本不獨立活動,基本并入大宗派) 6.天心派 7.西河派 8.南宮宗(符箓派系,) 9.靈寶派(又稱閣皂宗) 10.東華派 11.閭山派 12.排鼓櫓教 13.太一教(雖歸正一,但規定道士必須出家,) 14.梅山派 全真 1.龍門派(支派為丹臺碧洞宗、金山派、西竺心宗等) 2.華山派 3.清凈派 4.遇仙派 5.隨山派 6.南無派 7.崳山派 8.隱仙派(三豐派) 如果按照道教學理的劃分,有積善派、經典派、符錄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驗派這五大類。 如果按照地區的劃分: 龍門派、嶗山派、隨山派、遇山派、華山派、 崳山派、老華山派、鶴山派、霍山派、武當派。 等十個大類。 如果按照歷史上的道家創始人來劃分: 尹喜派(關尹)、正陽派(鐘離漢)、 純陽派(呂洞賓)、海蟾派(劉操)、 三豐派(張三豐)、薩祖派(薩守堅)、 紫陽派(張伯端)、伍柳派(伍沖虛、柳華陽)、 重陽派(王中孚)、少陽派(王玄甫)、 金山派(孫玄清)、閻祖派(閻希言) 等十二個大類。 如果按道門來劃分: 混元派(太上老君)、南無派(譚處瑞)、 清靜派(孫不二)、金輝派(齊本守)、 正乙派(張虛靜)、清微派(馬丹陽)、 天仙派(呂純陽)、玄武派(真武大帝)、 凈明派(許旌陽)、云陽派(張果老)、 虛無派(李鐵拐)、云鶴派(何仙姑)、 金丹派(曹國舅)、玉線派(樵陽真人)、 靈寶派(周祖)、太一教(蕭抱珍)、 全真教(王重陽)、正一教(張宗演)、 真空派(鼓祖)、鐵冠派(周祖)、 日新派、自然派(張三豐)、 先天派、廣慧派等二十四個大分類。 在中國道教的發展歷史上: 正一宗(張道陵)、南宗(呂純陽)、 北宗(王重陽)、真大宗(張清志)、 太一宗(黃洞一)、五大宗派 另有: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道教派別的劃分法。 此外還有;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凈明、玉堂、天心道教八派的說法。 經統計,把105個派系名字列出,供同修們參考。 1.方仙教 2.服餌派 3.房中派 4.黃老道 5.巫鬼派 6.早期道教 7.宮觀道教 8.士族道教 9.民間道教 10.神仙道教 11.符水道教 12.道教派 13.經箓派 14.辟谷派 15.胎息派 16.南宮派 17.占驗派 18.積善派 19.丹鼎派 20.金丹派 21.雷法派 22.劍仙派 23.外丹派 24.內丹派 25.清凈派 26.陰陽派 27.孤修派 28.雙修派 29.文始派 30.少陽派 31.北宗 32.南宗 33.中派 34.東派 35.西派 36.伍柳派 37.三豐派 38.三峰派 39.青城派 40.猶龍派 41.千峰派 42.女子內丹流派 43.五斗米道 44.太平道 45.李家道 46.帛家道 47.干君道 48.清水道 49.上清派 50.靈寶派 51.三皇派 52.天師道 53.北天師道 54.南天師道 55.茅山宗 56.閣皂山派 57.樓觀道 58.高玄派 59.洞淵派 60.北帝派 61.天臺派 62.升玄派 63.重玄派 64.老華山派 65.神霄派 66.清微派 67.東華派 68.歡心派 69.武當派 70.榔梅派 71.西河派 72.穹窿山派 73.真大道教 74.太一教 75.凈明道 76.正一道 77.龍虎宗 78.正乙派 79.玄教 80.新武當派 81.全真道 81.1軍師府 82.龍門派 83.南無派 84.華山派 85.崳山派 86.遇仙派 87.隨山派 88.清靜派 89.隱仙派 90.廣慧派 91.閻祖派 92.南宮派 94.金山派 95.西竺心宗 96.云巢派 97.天柱觀派 98.金鼓洞派 99.桐柏宮派 100.碧洞宗 101.霍山派 102.覺云派 103.呂山三奶派 104.南五祖 105.北七真 經箓派 等等等 |
|
來自: 昵稱4475897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