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有讀者給我說:“你在文章里說的那些方法,看上去挺好的,道理也深刻,但是我身邊沒有好的中醫大夫,我不敢用啊”! 那么,所謂好中醫,到底有什么衡量標準?好,指的是什么? 我認為無外乎以下幾個: 1,能過認真聽取患者的敘述,體會病人的感受,并且可以做患者的心理疏導。 2,醫術要高,至少,要有自己擅長的一方面。 3,不讓患者花冤枉錢,跑冤枉路。 有一位中年男子,四十來歲,有一天他在家里洗澡,無意間發現腋下長了個疙瘩,這疙瘩還不小,有玻璃球那么大,這人當時就慌了,但是說來又很奇怪,這么大個疙瘩不疼也不癢,以至于一直都不曾注意到。 去醫院一檢查,醫生告訴他,這叫脂肪瘤,是一種良性腫瘤,沒啥大事,可以找中醫調一調。 他就找到我,我就給他開了張方,藥也不多,5味藥! 結果咋樣? 兩個禮拜,脂肪瘤小了一半,又過了段時間,完全沒有了。 這個方,是什么?里面又有啥奧妙? 中醫把這種脂肪瘤,稱為:痰核,這個痰越來越硬,痰核越來越大,這脂肪瘤就越來越大。 所以,要想消掉這個痰核,關鍵就在這個“痰”字上面,所以,這個方子是: 黃精,皂角刺,陳皮,半夏,貓爪草,茯苓。 1、 皂角刺 皂角刺能夠破死血,化瘀滯,總之哪里堵了,哪里有包塊了,用皂角刺來破沒錯。 2、 陳皮、半夏、貓爪草、茯苓 陳皮與半夏,是化痰鼻祖方二陳湯的主角,除此之外,我還加了貓爪草,關于貓爪草的開破之力,醫家是這么形容的,“頑痰可搜”,身體里有一些非常頑固的痰濕,不管它藏的多深,藏的多隱蔽,貓爪草都能搜刮出去,在加一個健脾瀉濕的茯苓。 3、 黃精 既然脂肪瘤的關鍵,在于“痰”,那么,化痰的同時,還要考慮痰是怎么來的。 中醫講,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腎為生痰之本,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痰濕,就要增強肺的宣發能力和脾的運化能力,以及腎的生精能力。 而黃精,在中國,一向被視為與人參地位同等,有“仙家圣品”之稱,上養肺、中健脾、下補腎,效“三合一”。 因為它味甘而性平,味濃而氣薄,入脾、肺、腎三臟,能養肺、養脾和養腎,屬于氣陰雙補之品,就歸經和性味來說,它和山藥是很像的。 總而言之,中醫作為一種廉價的診療技術,作為一個需要長期學習和積累才能有所成就的領域,一個好中醫的成長成本,太大了,甚至在成長過程中,有時候無法和現代社會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思路想契合。這就造成,好中醫越來越少。 不過,請你相信,目前絕大部分的中醫從業人員,素質都是好的。純凈的靈魂,是為醫者的基礎。我們不能因為一些個別的事件,來涵蓋評論整個中醫隊伍的現狀。 我還是那句話,好中醫就在你身邊。好的醫緣,就在你身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