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是許多家長都關心的話題,其主要特征更是為大家所熟知: 女孩早于8歲,男孩早于9歲,出現第二性征的發育。 有的家長便開始擔心,自家男寶三四歲就長“小胡子”了,嘴唇周圍汗毛比其他部位多;還有的說自家女寶的胸部好像比其他孩子大,擔心是不是提前發育了。 這些到底是不是性早熟的表現呢?家長該動態觀察,還是帶孩子去檢查一下? 男寶小小年紀長“胡須” 是性早熟的表現嗎 理論上來說,男孩9歲前出現睪丸體積增大、胡須喉結等表現,需要考慮性早熟的可能性。一些比較少見的疾病,如腎上腺皮質增生癥,也可能導致男孩過早出現胡須。 不過,家長先不必過于驚慌。如果孩子只是嘴邊汗毛多了些,而沒有出現其他超前的表現(如睪丸變大、喉結突出、開始長陰毛、生長加速等),那么也有可能只是正常的個體差異。可以先動態觀察幾個月,若有其他進展,建議盡快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如果實在擔心,不搞清楚心里難受,也可以直接帶孩子去做性早熟相關的檢查,請醫生評估一下,早弄明白早放心。 女寶胸部提前發育 是性早熟的表現嗎 女孩乳房通常在8歲以后才開始發育,如果提前了,是不是有什么問題呢? 如果寶寶才剛出生或者才幾個月大,出現了乳頭肥大的情況(有時還伴有稀薄的乳頭溢液),大多只是受母體激素影響的正常生理現象。 一般來說,男嬰的乳房肥大通常在2周內自行消退,女嬰則可能需要數月。如果沒有消退也不要太擔心,這通常沒有病理意義,更不要擠壓寶寶的乳房試圖將乳汁擠出來,那樣只會給乳房帶來不必要的刺激,導致乳房肥大更難消退。 除了正常的母體激素刺激導致的生理性乳房肥大,新生兒乳房增大還可能是因為乳腺炎或乳房膿腫,不過這種情況更容易辨認,孩子乳房通常會出現紅斑、壓痛、硬結等情況,且通常是單側或局部受影響。遇到這種情況建議及時就醫,不要在家自行處理。 如果孩子已經進入幼兒期,除真正的性早熟以外,我們通常還會考慮一種情況——單純性乳房早發育。 這是一種良性的青春期變異,高峰期是0-2歲和6-8歲,主要的特征是單側或雙側乳房發育(通常不超過Tanner 3期,乳頭乳暈發育不明顯),沒有其他第二性征、身高體重增長也沒有加速,骨齡正常或接近正常。 大多數單純性乳房早發育病例的病因并不明確,癥狀可能消退或維持,但多數并未發展為性早熟。 不過,這并不是說我們可以完全放心不管了。據相關數據,臨床上就診于小兒內分泌科的兒童中,以單純性乳房早發育為首發表現的性早熟兒童占10%-20%。 如果孩子出現了乳房發育的表現,但無其他第二性征,建議先密切監測幾個月。若這幾個月期間孩子出現了其他第二性征(如出現月經、陰毛發育),生長曲線出現異常加速的態勢(相關閱讀:如何看懂生長曲線),那么應盡早帶孩子就醫檢查。 懷疑孩子性早熟 需要做什么檢查 這里大家先要了解下性早熟的類型。在醫學上,我們通常把需要關注的性早熟分為外周性性早熟和中樞性性早熟兩類情況(還有一類是良性或非進展性青春期變異,屬于正常的青春期變異,不需要干預)。 外周性性早熟又叫非促性腺激素依賴性性早熟,主要病因是性腺或腎上腺分泌的性激素(雌激素和/或雄激素)過多,或使用過多的外源性性激素(如口服避孕藥),或生殖細胞腫瘤異位產生hCG。 中樞性性早熟又叫促性腺激素依賴性性早熟,往往找不到確切的原因,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因為腦的腫瘤、外傷或罕見遺傳病等原因導致。 通常來說,在詢問了病史,進行了基本的體格檢查、X光測骨齡之后,醫生會先給孩子進行一系列血液檢查測定血清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水平,以判定是否性早熟,分辨可能的性早熟類型。根據結果,可能需要做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如磁共振、超聲檢查等,明確出現性早熟的原因。 醫生媽媽說在最后 對于孩子性早熟問題,家長要引起重視,但同時也不要過于焦慮。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性早熟,甚至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孩子喝個豆漿、吃點雞翅都要擔心性早熟。 實際上,日常食物,無論是動物來源還是植物來源,都不需要擔心其中的“激素”會影響孩子健康。一方面,每種激素都需要有相對應的受體才能發揮作用,讓水果膨大的植物激素并不會讓人的某個部位膨大,另一方面,激素藥物昂貴且風險高,動物養殖中使用激素、避孕藥催肥的說法并不符合現實。 作為家長,我們真正需要做的,其實就是密切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如果孩子過早出現第二性征發育的征兆,要引起重視,必要時及時就醫。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讓孩子接觸外源性的雌激素和雄激素,例如避孕藥和某些成人保健品;同時,兒童期的肥胖可能會增加孩子發生性早熟的風險,要讓孩子保持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擁有健康的身材哦。 end 參考文獻: 1、UpToDate臨床顧問:性早熟的定義、病因及評估、兒童和青少年乳房腫塊、Mastitis and breast abscess in infants younger than two months |
|
來自: OliviaDing916 > 《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