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孤獨是一種安靜,有時候是自己陪著自己,是內心的觀照,有時候是內心的反省,有時候,孤獨又與自己無關,自己只是一個旁觀者。
林語堂說:“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間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余兩鬢風。孩童水果貓狗飛蠅當然熱鬧,可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p>
也許,小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有孤獨這個詞,更不知道孤獨的存在,隨著年齡越來越大,經歷了許多不堪回首的事情,在深夜里,在月明中,一個人靜靜品嘗,也就知道了孤獨的滋味。
那是一種清歡,也是在自渡,或是救贖自己的靈魂,有時候,為了不讓自己失望,不去遮掩什么,便也不在意什么了,只是把情緒與心情壓縮成一個點,無限縮小那種感覺。
也許是到了一定的年紀,無論世界多么熱鬧,身邊多么繁雜,都已經跟自己無關了,能夠讓自己獨自思考,就是人生最大的充實。
到了一定的年紀,能夠讓自己舒舒服服地過好每一天,這便是自己最大的心愿了。不遠離喧囂,卻甘愿讓自己陷入回憶,傾盡半生時間,找到的抵御孤獨最好的方法,那就是用回憶抵消,看似孤獨,卻也是享受。
有人說:“沒有煩惱和憂愁陪伴,也就不覺得孤獨了。”人生豈能如此?誰能沒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呢?人生怎么會沒有悲歡離合,陰晴圓缺呢?
說白了,人間哪有這樣的時候,太理想化的生活也許更孤獨,人既然活著,就不可能沒有孤獨,人生來孤獨,孤獨就是一場人生的旅途,一場自我的救贖。
只是有時候,我們置身于人群中,而仿佛那些匆忙都是虛幻,一切都是幻影,自然也就忽略了身邊的一切熱鬧,其實這不是最孤獨的時刻。
最深的孤獨,在于連熱鬧都徹底褪去,你只有你自己,甚至覺得連心跳都不是自己的,就是一種無聲無息、無邊無際的空,多渴望可以有一次溫柔地溫柔的擁抱啊。當世界的一切都和你無關,甚至自己的呼吸,這就叫真的孤獨。
作家畢淑敏說:“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座孤島,藏著一些不被人知的秘密,在思念縈繞時,獨自美好!在生和死之間,是孤獨的人生旅程。保有一份真愛,就是照耀人生得以溫暖的燈?!?/p>
別以為我不知道,別人說的孤獨是詩情畫意的,不會讓人覺得憂傷。其實,那是不存在的,都是在自欺欺人。
其實與孤獨為伴,我也就不知道寂寞了,孤獨是一個人,而寂寞是兩個人才會有。
而我的孤獨,就是,熱鬧是他們的,除了生死,你什么都沒得。
林語堂的孤獨也是一樣,偏偏少了那一個人,就是孤獨。
村上春樹說:“哪有人喜歡孤獨啊,只是不想失望罷了?!?/p>
孤獨總是在希望與失望之間,人越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越是努力去追求,就越孤獨。
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當別人問你一個人走在路上,一個人看著窗外的心情,你想起的不是孤獨呢?
如果你回答:那是波瀾壯闊的海洋和天空中閃耀的星光。那么你就已經了解了孤獨的內涵。
曾經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與溫暖為伴,卻感覺孤獨一人,與遺憾一起終老。
孤獨的風景,只是一念之間,沒人陪伴,卻又舍不得放下,往往這樣的人最孤獨,這也不是我欣賞的人。
或許是因為人的欲望增長得太快?如果得不到滿足,那也是一種孤獨。只與自己的幸福有關,與其他無關。
有時候讀一些文章,會讓你對孤獨感觸頗深,受益匪淺,年紀漸長,卻逐漸,也就體會到蔣勛所說:“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其中深意,值得慢慢品味。
其實,孤獨不可怕,若說可怕,最怕的不是這美妙的人間煙火與你全然無關,反而是身處塵世卻無法填滿的內心荒蕪吧。
記得《百年孤獨》里說:“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于生命一隅。”
生命本就是一場孤獨歲月,而一生孤獨不可避免,無論你的生活多么熱鬧,看遍多少繁華,終將會歸于沉寂,獨自枕著歲月流年,在流逝中細數時光如水。
孤獨,有時候就是一個人的清歡。孤獨亦然,不管什么時候,我們都樂意和自己和平相處,相處舒適,也享受其中。
赫爾曼·黑塞曾說:“人生十分孤獨,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另一個。”
漫漫人生路,能夠遇到一個懂你的真的很難,若是能夠像子期伯牙那樣,興許就能在彼此的知意中找到不孤獨的理由。
我們只身降落人間,在孤獨活著,也在孤獨自死去。只有借著愛和情感的支撐才活得有滋有味,否則就會活得很累。
所以,我們才時不時得給自己一些勇氣,或是制造一點的幻覺和錯覺,覺得自己并不孤獨??墒聦嵣希l都會在孤獨中老去,不過,各人感受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