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梅蘭芳演練李氏太極劍的珍貴照片 現今的太極拳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套路盛行。零基礎的人從套路開始學,然后又一個接著一個套路的學,教的人也是熱衷于這么樣的教。 這樣的教和學肯定是錯的,錯就錯在練法的先后次序顛倒了,先后顛倒了,結果也必然不理想。所以現在練太極拳的人多,真受益的人少。因為現在這樣的學法,練法失真了。真正的太極練法不是現在社會上這么練的。 李瑞東在所留秘譜中曾記載他當時學楊祿躔所傳下來的太極拳的次序是這樣的: “自光緒初年,得太極真傳。從先師兄王蘭亭學太極十三勢功夫一載有余……后又授我八勢,五步,八法并單練、雙練、單行、雙行、單操、雙操、單殺、雙殺各層工夫。” 這給后人留下了過去的太極學練次序和內容的確切記載。是不是和今天的太極拳學習截然不同啊?要知道,古人在那個冷兵器時代對于太極拳到底怎么練比今天要認識得更深刻,它絕不先學套路。而這在其它門派 例如與太極拳并稱為三大內家拳之一的八卦掌也是有套路的,可它一開始的練法就是“轉掌”(轉大樹)。 “轉掌”練的不是招式,而是功。八卦掌之所以厲害就在于所有練法和招式都 再例如三大內家拳之一的形意拳也有套路,可它一開始的練法也不是套路,而是“三體式”。 “三體式”也不是招式,它是一個樁,練的也是功。講究的是“一樁六藝”。六藝分別是雞腿,龍身,熊膀,虎抱頭,鷹捉,雷聲。它后續的所有練法,包括五行拳,十二形等等也都是圍繞這個 從這個開始圍繞功來入手練,以及其后圍繞功來深入練的過去練法可知,這么練的次序才是對。作為三大內家拳之一的太極拳當然也不例外,可現在的太極拳學練是重在套路,沒有內功。 次序不對,少了核心的東西,老祖宗留下來的太極拳當然就越傳越走樣了。當然,它在健身上也有效果,可是我真的不想說又不得不說,哪種鍛煉方法對健身又沒有效果呢? 看到這里,我想很多人會感覺挺有意思的,真是不說不知曉,一說才知道,原來傳統拳術各個門派是這么個練法啊,那這么練的意義是什么呢? 我告訴大家啊,這么練的意義就在于“功練人”。 如果我們把太極拳比喻成一部汽車,打拳就相當于架勢這部車。那么功就相當于這部車的發動機,驅動器。如果沒有功,打拳就是人推著汽車走,這叫做“人練拳”,如果有了功,打拳就是發動機推著汽車在走,這就是“功練人”。 由我所講的這些,以及翻閱各種太極拳歷史資料,你就會發現以前被大家忽略了的 譬如吳式太極拳傳人吳圖南傳有“太極功”;王培生傳有“乾坤戊己功”;陳式太極拳傳人李經梧傳有“太極功”;武式太極拳傳人閻志高傳有“武式太極功”;孫式太極拳傳人孫劍云傳有“孫式太極功”;楊式太極拳傳人楊澄甫及其弟子田兆麟、張欽霖、葉大密、鄭曼青、董英杰、張虎臣等等都傳有“楊式太極功”。 看到這里,你也許會想了,我的老師怎么沒有教過我太極功呢?那我要告訴你了,不是他不會,就是他不想讓你會。答案就是這么簡單。 雖然我說真話,是容易得罪很多人的。可無論怎樣,太極功的真實存在是誰都否定不了的。太極練了多少年都無半點功夫可言,即使想改善身體的效果都效果甚微,都是和沒有練過太極功息息相關的。 本門祖師李瑞東在秘譜中給后人留下了一套完整的太極功練法。根據不同層次境界劃分出的對應名稱如下: 功法義理說明:一,五層功法從下逐級向上練。二,功法本身可達到天人修煉的奧妙,秘譜稱之“內煉為丹”。三,每層功法對應的套路練法名稱各不相同,秘譜稱之為“外練為捶”。 ![]() 第一層功法名為“百日筑基功”。功法應用在拳法上稱之為“海底翻花捶”。 太極拳講究“八門五步十三勢”。無論什么門派,多少招式,只要是正宗正脈的就都是圍繞十三勢來創編的。 十三勢就是掤、捋、擠、按、 八門是身體的八個部位,八個部位練八個勁。五步是腳下動靜的規矩,每一個字都有對應的練法。
其中,五步里的定是十三 “百日筑基功”的練法目的就是練出中定。兼具筑基生精的丹功修煉之妙。這一層功法更多的內容限于篇幅不再多說,可點擊下方課程進入學習提升。 第二層功法名為“圣胎還元功”。功法應用在拳法上稱之為“玄牝安爐捶”。 第一層功法練成之后方可進入第二層功法的習練。 圣胎者,即先天也。凡胎者,即后天也。正宗正脈的太極傳人都知道,真正的太極拳是先天拳。先天在此處具體何意呢? 胎兒在母體當中的動就是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一枝動,百枝搖。這就是整體動的體現,整體動形成的力就叫做整體力,整勁。 胎兒剛出離母體的幾個月還能保持這種整體動靜開合的狀態,可是隨著站立,漸漸就做不到了整。因此,第二層功法的習練目的就是為了還原到最初整的狀態。所以,圣胎還元功的名字是這么來的。 練這一層的功法要“拿住丹田練內功”,而若想“拿住丹田練內功”則“須開白虎鎖”(開胯,胯為虎),“再解縛龍繩”(活脊,脊為龍)。開胯活脊在過去都有專門練法,本門祖師李瑞東給傳了下來。 丹田是氣力的樞紐,氣的匯集地,故又稱氣海。練拳收勢要蓄在丹田,放勢要發在丹田。尤其是發力的瞬間,丹田呈現的炸勁,夯勁。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是發不出人去的。 因此,這層工夫是專門圍繞下丹田來練的。兼具“煉精化氣”的丹功修煉之妙。 第三層功法名為“卯酉周天功”。功法應用在拳法上稱之為“混元一氣捶”。 第二層功法練成之后方可進入第三層功法的習練。 卯酉者,氣機在體內上下左右的循環;周天者,氣機在體內上下前后的循環。具體到內里前者體現在肝肺交,后者體現在心腎交。脾不與任何一臟之氣機相混,獨居于中,發揮和調心腎,肝肺氣機流轉的功效。 本門祖師李瑞東在秘譜里有言,肺、腎、肝、火、土乃內五行,大、食、中、無名、小五指為外五行。 五臟之氣可生五力,強化五臟之氣就是強化五力。其理其效與形意拳的劈、崩、鉆、炮、橫對應五臟的練法是一樣的。所以這一層太極練法的奧妙多在五指上。 第四層功法名為“九轉還丹功”。功法應用在拳法上稱之為“如意紫金捶”。 第五層功法名為“天罡釣蟾功”。功法應用在拳法上稱之為“金蟾望月捶”。 一如之前,每一層功法都要在前一層功法練成之后才能進行練習。而這兩層功法涉及的內容在現代人而言絕大部分都會感覺玄虛,所以就不再多述。 最后我想把我個人的一點思想意識和大家分享,即我們每一個人一生所能知道的永遠比我們不知道的要少的多的多。自己做不到的不代表前人也做不到,所以希望我們都能尊重歷史,尊重前人,心懷敬畏,敬畏培德! 作者簡介:薛文宇,珠海市文宇太極文化研究院院長;道家青城派南宗第36代傳人,師承張德學;武當隱仙羽化猶龍嫡派第5代傳人,師承陳慶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氏太極拳第5代傳承人,師承鄭昭明;國家級智庫《世界太極拳藍皮書》編委委員;中國老年健康委員會太極健康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運動處方專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