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心態變化” 的話題登上網絡熱搜,引發千萬網友訴說感想。疫情反復,不只有生活節奏被打亂,大家的心態也有了極大轉變。越是這個時候,越需要靜下心來想一想。“健康之精神,需要寓于健康之身體。”疫情讓我們明白,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的前提。萬物有常,健康也有道。遵循身體規律,每天早睡早起,抽空做做運動,并堅持下去。把運動當做日常,身體才能筑起堅實的壁壘,防止病毒入侵,也防止壞情緒的影響。疫情讓很多人感嘆“掙錢難”。若突然按下暫停鍵,更是不知所措,恍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焦灼。曾經以為,勤儉節約都是過去式了,人要盡情享樂,才不辜負大好年華。在意外來臨的時候才知道,存款標志著一個人抗風險的能力,是長遠生活的底氣。 存錢不是用來炫耀或者心理安慰,而是讓你在緊急的時刻有進有退。成年人的清醒,就是賺錢別矯情,努力工作;花錢別透支, 不被物欲蒙蔽雙眼;沒事多存錢,攢一份心里的安全感。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感情上,我們都曾依賴過別人,小時候是父母,長大后是朋友、愛人。可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人也總有孤立無援的時候。如果過于依賴他人,只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憂愁和傷感中。鍛煉自理能力:自我護理,簡單烹飪,整理家務,都應是每個成年人的必備技能。鍛煉強大的內心:在艱難時刻,心不亂,不害怕孤獨,靜待曙光降臨。自立自強的人,才有更廣闊的選擇空間,一步步靠近更喜歡的自己。迷茫和壓力其實貫穿我們人生的每個階段,并隨著年紀的增長,不斷迭代。但不一樣的是,有人自甘沉淪,有人成為更好的自己。二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于,是否能保持清醒的自律。有這樣一句話,“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缺少了這一環,你不可能解決任何麻煩和困難。”人也許可以靠著小聰明獲得一時的成功,但能讓你走得更遠的,一定是你的勤奮和堅持。無論環境怎樣變幻,尋找內心的秩序,堅守自己的節奏,保持行動的自律,不放縱,不衰頹。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對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唯有不斷提高自身的附加值,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能力素質是個人的根基,自身強硬則無懼波瀾,自身松垮便瞬間坍塌。人要不斷學習提升,優化思維和認知,才能突破現實的困境。平時多讀書,借鑒智者的智慧;專業多鉆研,力爭做得更精;或者學習新的技能,多尋一條出路。堅持提升自我,修煉謀生本領,不觀望,不停滯,最能應對無常的變化。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患得患失,會舉步難行;過分在意,注定心力交瘁。把心放寬,不要疑神疑鬼。擁有豁達的心境,凡事看開一點,人生的憂愁和焦躁才能少一點。隨著年歲增長,我們會更加明白,身體健康勝過萬貫家財,心間安寧勝過未知快樂,家人平安勝過世間所有。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留給值得的人和事。陪孩子玩玩游戲,和父母聊聊家常,同伴侶一起烹煮可口的飯菜......當下的每一刻過好,就是彌足珍貴;身邊的每個人都在,就是莫大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