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開展了一項研究,對包括日本在內的11個國家、19項研究大數據進行了分析(數據涉及患有抑郁癥、 創傷后應激障礙、心肌梗死等疾病的2240 位患者)。結果表明:每天攝入2G以上OMEGA-3脂肪酸 (相當于1.5條秋刀魚)的參試者,與未攝入者相比,抑郁、焦慮等癥狀得到的效果顯著緩解,情緒有所改善。 ![]() 那么問題來了,常吃海魚有哪些好處呢? 海魚不僅富含OMEGA-3脂肪酸, 還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牛磺酸等營養物質,從味道上來講也比較鮮美;常見的比如秋刀魚、三文魚、帶魚、金槍魚、沙丁魚、鯖魚等。每周吃個一兩次,除了上述的保護心腦血管、活化腦細胞、促進胎兒發育、緩解不良情緒等益處,還有以下這些意想不到的功效~ ![]() 1、防老癡發表在《神經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人體內含的OMEGA-3脂肪酸濃度越高, 晚年階段的大腦容量就越大。這可以延緩伴隨大腦萎縮而出現的認知功能喪失,對認知障礙癥等疾病起到更好的預防作用。 2、防房顛丹麥奧爾堡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人們攝入OMEGA-3脂肪酸的量, 與上心律不齊的風險之間存在U型關系。每周吃兩次深海魚的人,房顫(常表現為心慌、心悸、氣短等)的風險會降低13%。 3、降低腸道疾病風險美國《科學報告》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攝取OMEGA-3脂肪酸越多的人, 血清素水平更高,腸道菌群也更具有多樣性。這有助于降低糖尿病、肥胖癥、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風險。 4、保護視力油質魚的OMEGA-3脂肪酸含量更高(如三文魚、沙丁魚、靖魚等),常吃可促進調節視力的眼部細胞存活,防止年齡增長等原因導致的視力受損和下降。建議孕媽每周吃1-2次海魚可選擇三文魚、銀鱈魚、沙丁魚、海鱸魚、鲅魚、鯧魚、小黃魚等低污染富含DHA且汞含量低的魚類。 食譜推薦: 【酸甜茄汁鱈魚】 材料:鱈魚200克、姜2片、蔥1棵、番茄醬2湯匙、雞蛋1個、淀粉適量、鹽適量、白糖1茶匙、食用油適量。 制作方法 1、鱈魚洗干凈,切成條狀,姜切成絲,蔥切成段。 2、往鱈魚條中加入姜絲和蔥段,腌制約15分鐘。 3、將腌制好的鱈魚條,表面裹一層淀粉。 4、雞蛋磕入碗中,打成蛋液;然后鱈魚條再裹一層雞蛋液。 5、鍋中放油,燒到7成熱,放入鱈魚條,用小火將鱈魚條炸到表面金黃酥脆,撈出,瀝干油分。 6、平底鍋中倒入少許食用油,燒熱,倒入番茄醬,調入少許白糖和鹽。 7、倒入炸好的鱈魚塊,拌炒均勻,即可出鍋。 ![]() 【干煎小黃魚】 材料:小黃魚3條、鹽1茶匙、油適量。 制作方法 1、將魚處理掉內臟之后,清洗干凈,瀝干水分。 2、在魚身上撒上鹽,將魚身兩邊涂抹均勻,腌制約半個鐘頭。 3、腌制好后,用廚房紙巾將魚身上的水分擦拭掉。 4、平底鍋中倒入適量油,均勻攤開到整個鍋面上。 5、看到油紋開始出現時,將魚輕輕放入鍋內,先不移動,用小火慢煎。 6、當貼著鍋底的魚面開始變白熟時,用鍋鏟輕輕翻面繼續煎熟。等到魚兩面都煎熟時,即可盛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