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主葉曉明30多歲,白凈的臉上戴著一副普通的近視眼鏡,眉眼之間既有商人的精明又不乏書生的儒雅。此時他正在修理一臺功放機,茶幾上擺滿了萬用表、電焊、電子配件和常用工具之類的東西,屋里有一股松香和焊錫的氣味。 這是電視劇《天道》原著《遙遠的救世主》書中對葉曉明的介紹。 電視劇《天道》頗為經典,栩栩如生地展現了很多形象:掌握宇宙法則的丁元英,位高權重的韓楚風,灑脫隨性的芮小丹等,但其中葉曉明、劉冰和馮世杰三個小人物的段落最能直擊人心。 比起懶惰者的落魄或是成功人士的輝煌,那些“聰明”且努力的人的不得志,白白錯失的機會,使人感慨萬千。 葉曉明,人如其名,全身透著一股精明。有商人的精明又不乏書生的儒雅,是“雅風發燒音響行”的店主。 受芮小丹之托去丁元英家中去看他的音箱之后,書中這樣描寫: 葉曉明進門剛定住神,立刻就被眼前的這套音響迎面撞呆了。他沒有坐,臉上除了驚詫還是驚詫。他像朝拜一樣走過去,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入神地觀察每一個細節,小心地撫摸那些光滑瑩潤的機器,輕輕地用手指敲打音箱的箱壁。那情形,就像收藏家發現了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古玩。 待看清楚設備后,芮小丹跟丁元英告辭。這時,葉曉明上前一步對丁元英說:我叫葉曉明,雅風發燒音響行離這兒不算遠,有時間請到我店里玩。另外,丁先生的那張穆特小提琴能不能借我聽幾天,很快就送回來。 臨走前,葉曉明還再次與丁元英握了握手,才離開。當時,小丹就感慨,這老板真精明,這就套上近乎了。這里葉曉明已經為后來的熟知鋪路。 稍后,車內對芮小丹說道:“其實你跟這位丁先生不是朋友,只是熟人,你并不了解他。他可不是一般人啊,絕對是個玩家”。聰明,猜測一針見血,并根據丁玩音響的思路狂放不羈,音箱的價值不菲,敏銳地判斷到丁的不一般。 隨即葉曉明讓馮世杰找丁元英指道,為王廟村找點事情做,就是招商引資。后在丁元英的牽線搭橋下,歐陽雪出資,葉曉明、馮世杰和劉冰共同組建格律詩公司。葉曉明被推為總經理,負責公司的日常事務。 在一開始,丁元英在對王廟村的一番考核之后,并敏銳向馮葉二人提出,將來投資無論從哪里來,投資方需占有51%,也就是說馮葉最多占有49%的股份,然而馮葉二人自知自己也拿不出多少錢,欣然地答應此事,開心地開車回去。 在此時,丁元英就判斷出以馮葉二人的文化屬性當不了掌舵人,也為后來的事情埋下了伏筆。 在格律詩公司擴大會議中,丁元英、歐陽雪、馮世杰、葉曉明、劉冰和王廟村的村民開始了股東擴大會議,起草公司章程、制定工作計劃、明確股權分配等,尤其是明確公司和王廟村個體戶之間的關系,是為以后打官司埋下伏筆,然而此時葉馮劉三人此時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也為后續三人退股埋下了伏筆。 葉曉明能力很強。在他管理下,音響生產出口測評、專利申請、北京展會等工作順利進行,各項要求都執行到位。 但一開始在策略上,就與丁元英的構想不同。葉曉明認為出口測評、申請專利、參將音響大展都是費錢的花架子,感覺挺空泛的,好像抓不住實際的東西。不如踏踏實實做機柜,逐步向音箱市場滲透。 極力反對大幅度降價,挑起格律詩與樂圣的爭端。由于大股東歐陽雪的支持丁元英的計劃,葉曉明只好執行。果然不出葉曉明的意料,樂圣起訴格律詩不正當競爭,要求賠償600萬。求和不成,葉曉明選擇退出了公司。因為他的結論是600萬元的標的按15%的訴訟成本算就是90萬元,即使能贏,訴訟費就承擔不起;音響展示會這一把完全是格律詩背后捅刀子,格律詩是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 打官司不一定請律師,丁元英讓肖亞文代理這場官司。由于格律詩音響的成本價是低于售價,因此不屬于不正當競爭。 當伯爵公司提出要以650萬元收購格律詩,劉冰打電話跟葉曉明抱怨時,葉曉明感嘆丁元英玩得真高,自己和他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硬往上湊只能表示自己弱智。 葉曉明很精明。丁元英拉來歐陽雪出資,他就意識到:折騰了半天,人是咱古城的人,錢是咱古城的錢,丁哥還是沒出一分哪。咱們要是按他說的去做,真做砸了誰擔責任?說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可現在反倒成了他光腳咱穿鞋了,玩得真高。 在音響大展前一天,丁元英叫他們連夜回古城一趟。葉曉明就分析出丁元英是想大幅度降低,挑起與樂圣的爭端。 精明歸精明,但總究還是束縛在自己的狹隘認知圈中。葉曉明斷定格律詩會輸,完全是基于道德層面,法律方面認知少的可憐。當樂圣與格律詩在開庭前交換證據后,樂圣方面的律師就認定樂圣要輸。對葉曉明來說,格律詩生產成本他一清二楚。做出錯誤的判斷,源于法律認知匱乏。 基于之前的經驗,認為格律詩打價格戰肯定斗不過樂圣。收到法院發來的樂圣起訴通知書,葉曉明更加篤定了自己的判斷。出于自己的判斷,他選擇退股,從而規避風險。 局限一:樂圣待格律詩不薄,對公司有恩,咱這么做不夠意思。 局限二:樂圣是大公司,格律詩是小公司,打官司很難打贏。 局限三:自己認為格律詩公司不規范。 局限四:自己賠不起。 退股這件事不管多么難堪,最終都發生了。 跳過丁和歐陽雪后,與馮劉二人抽煙夜會時,他問了幾個問題:一,林雨峰是什么人物,既然敢捅這個馬蜂窩,我們能斗過么?二,拍拍良心,我們是不是不正當競爭?三,王廟村農民跟咱到底有沒有關系?四,法官吃的就是這碗飯,由得著我們去耍小聰明?在此番關鍵決策中,他們基于過去的經驗和狹隘的眼光,又擔心自己大額金錢的損失,草草做出了退場的決定。 與馮世杰的憨厚老實和劉冰的勢利小人不同,葉曉明透露著一股獨立思考的想法,他評價丁的扶貧時候說道:“你知道人家玩什么,玩的就是人堆里不一樣“,也很好的揭露的自己的獨立思想,在三人中算是個小頭目。 如果說歐陽雪是聰明人,那么無疑葉曉明也是個聰明人,如丁元英所說:“我對葉曉明評價,他是個聰明人,但是單評價一個人聰明或不聰明是不夠的”。 他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精明勁,但是他的聰明更多時候是小聰明,被自身的局限性束縛住,無奈爬上井沿又掉下去,可嘆,可惜! 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于術! 葉曉明以為自己什么都知道,其實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認知狀態。 葉曉明本該是三個小股東中最聰明的人,卻沒有爬出井沿的啟示: 1、人不壞,聰明,但因自作聰明所以多疑! 葉曉明認為丁元英應該出資,要不然他圖什么呢?但是因為丁元英沒有出一分錢,所以一直認為丁元英是在利用他們的錢進行賭博,他認為最終會被強者所戲耍。所以最終選擇明哲保身,退出股份,但后來知道真相后,也自認為是不在一個層次,愿賭服輸! 2、人,寧可裝傻,千萬別自作聰明。 葉曉明有市場經濟的理念,有市場運作的經驗,在三個發燒友當中,是最聰明的人。但是葉曉明對市場的理解也僅限于自己在古城經營的認知。 所以當購買樂圣套件組裝音響,大幅降價和樂圣競爭時,他認為是自己公司不講道義,骨子里還是江湖哥們義氣那一套,沒有商業化精神。 收到法院起訴,沒有仔細研究起訴事實和根據,認定王廟村個體工商戶經營,在法院看來,不能改變農民和公司的隸屬關系,那么就存在社保、環境破壞、非法使用童工、壓榨農民等等問題,但其實正是這種農民個體工商戶的性質,把農民和格律詩的關系轉變成兩個獨立市場法人之間的正常市場交易關系,從而讓樂圣的反不正當競爭訴訟依據落空。他只想到樂圣公司是大公司,斷定惹不起。 自以為自己知道,其實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聰明不等于有智慧,自作聰明的人可能一直按著自己想當然的行事。 3、沒有擔當,怕承擔風險的人成不了大事。 趙青說:“有一個問題我不明白,丁元英為什么不把訴訟前景告訴葉曉明他們?如果他承諾對訴訟結果負責,葉曉明他們還會臨陣脫逃嗎?他究竟想不想幫他們?” 林雨峰說:“如果是你,你會承諾嗎?靠封官許愿捏在一起,你能指望這樣的隊伍去攻城拔寨?丁元英是明白人,扶不起來的硬扶,到頭來會摔得更慘。” 公司剛成立時,葉曉明慨嘆丁元英不出資成了光腳的,他們成了穿鞋的了,當馮世杰問還繼續嗎時,葉曉明又說:這叫什么話,有點疑問就不干了,干了就不能有疑問了,我見第一面就覺得丁哥是高人,不然怎么會有今天的局面。 可是,事實上,窮,讓葉曉明無法堅定,讓他輸不起,風險來臨時不能吃一點虧!葉曉明既沒有信任丁元英,也沒有按照自己的初心維護這個局面,他擔當精神的欠缺,導致他做出了退股的錯誤決定,終于,葉曉明爬到井沿上看了看,就又回到他原來的現狀。 丁元英說:每個人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 王廟村的農戶是沒錢沒文化的弱勢文化者,而葉曉明是有能力的弱勢文化者,他脫離不了弱勢文化的瓶頸只能得到扼腕嘆息的結局。 4、 不愿意學習,不主動溝通,在機會面前,只有有能力的人才可以接得住。 葉曉明本身是一個個體戶,后來搭上丁元英設計的快車道,當上了格律詩公司的總經理,但他還是個體戶的思想,雖然聰明,但思維固化,很多事情他都習慣性的自我認知,用自己以往的經驗來分析眼下的事情,何況他的圈子就那么大,發燒友,劉冰,馮世杰。 既然他認為丁元英是高人,想法請到了高人,為什么不向高人學習? 學識、閱歷以及自負的性格都限制了他的格局和認知。他會揣度人心,但不夠客觀,總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他有悟道的腦子,但是沒有得道,被本心絆住了。 雖然葉曉明沒有爬上井沿,但經歷這一遭,愿賭服輸的他應該也成長了很多吧。 你站得有多高,就注定了你看得有多遠,也決定了你這輩子能賺多少錢。當然,在自己能力不足時,莫讓欲望大于能力,否則就如劉冰一樣,爬上井沿看了一眼,卻又跌入了萬丈深淵不能自拔。 一個人有多大的能力,才能得到多大的機會。在機會面前,只有有能力的人才可以接得住。 格局決定出路,這是普通人難以跨越的。所以,只有不斷提升自我認知,才能發現隱藏在趨勢中的機會。讓自己有能力,有擔當,敢負責,也就是為將來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平心而論,葉曉明的做法跟大多數人的做法一樣,他是平凡人中的佼佼者,但受制于文化屬性,最終日子還回到了老路上。 他缺少見識、缺少強烈的生存意識、缺少市場經濟的頭腦,一個商界現代人物,不可能匹配陳舊的傳統。一個聰明人需要進入一個新世界才能快速成長,如若不然,聰明只會變成制約他前進的障礙。 他需要進階,進階成取代他的人——肖亞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