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小野花,它們雖然矮小,卻純凈自然,充滿靈氣,毫無人工雕琢之氣。只要遇到合適的土壤,它們就會蓬勃生長,有的遺世獨立,有的長成一片小花海。在我的記憶中,有這么一片小花海始終難忘,它的主角是點地梅。但自從拍花以來,只見到一些零星的一兩株,開著三五朵小花,即便如此,也如獲至寶,但心中不免有些遺憾。意想不到的是,這個春天,我終于見到了心心念念的、成片的點地梅。 點地梅是報春花科、點地梅屬植物。它們植株矮小,葉片基生,花朵白色或淺粉色,花冠全部向上,像一張張粉撲撲的笑臉,格外清新美麗。它單株生長時伶仃細弱,楚楚可憐,當找到它的“大本營”,又不禁讓人贊嘆它們小小植株爆發出的生命力。你看七葉樹下的那幾叢,花色格外的艷麗,大風擾動樹冠來回搖動,這些細小的花朵也快速舞動起來。草地上忽明忽暗,無數白里透粉的花瓣像暗夜里的明星,閃閃爍爍,讓人欣喜。再看那一處斜坡,千百朵小花擠在一處,面向天空,迎著陽光,隨風輕輕搖擺著,像一群嘰嘰喳喳、仰著小臉的稚嫩孩童,爭先恐后地訴說心事。讓人忍不住用手輕撫這嬌嫩的花朵,留連多時,不忍離去。 點地梅的花序傘形,長長的花葶上方由多枚披針形苞片組成“小盤子”,小花就是從這里萌出,這些小花分批抽蕾、綻放。花蕾成長的同時,花梗也逐漸伸長,開放時每朵花都有纖長的花梗和窈窕的身姿。據我觀察,每個花序都由15朵小花組成,同一花序中有的花已經結果,有的花蕾剛剛萌出,所以通常見到的每個花序梗上綻開的大約只有六七朵花。 它的花冠是一體的,呈高腳杯狀,只是“杯身”深裂成5個橢圓形的裂片,只在底部相連成筒狀。乍看見不到像一般花朵那樣的雌雄蕊,花蕊全部隱藏在“喉部”。“喉部”位于它的花芯,明黃色,其中心大有乾坤,細看可以發現這里有一個五角星形的裂縫,這是花蕊和外界的聯系通道。雖然花蕊不外露,但大自然就是這么神奇,專門有昆蟲為其完成授粉的任務,瞧!這只甲蟲在大快朵頤中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它自己也是這朵花的誘捕對象呢! 受粉后子房逐漸膨大,整個花冠逐漸皺縮、枯萎,凋落。點地梅的果實是蒴果,幼時扁球形,頂端有宿存花柱,成熟后近球形,最后裂開,釋放出種子。 點地梅清新美麗,很有觀賞價值。它對生存環境要求不高,經常在林緣、荒地成片生長,但是在城市公園很難見到它們。如今的城市公園追求整齊劃一,引進了一些外來草種,草地也定期清理,野花野草很難開花結果度過完整的繁殖期而繁衍開來。真希望呼吁一下園林管理部門,關注一下這些美麗的野生本土植物,給它們留一些生存空間,參差多態才是幸福本源。 小時候在家鄉,人們叫它“滿天星”,可能就是因為它,我很小的時候就發現了大自然的美并一直沉浸其中,所以今天才能夠記錄下這么多的植物,和大家分享它們的美好。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應該有這么一片自己的花園,在這里他可以獨自探索,不經意間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會根植于心,在未來的某一刻,這童年積蓄的能量會釋放出來,給他前行的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