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寫文章我是從1966年開始的,讀小學三年級,在小作文本上。讀高中用大作文本寫文章。畢業(yè)后用信紙、稿紙寫文章。2009年我有53歲,買了一臺電腦,上網(wǎng)寫文章。 電腦寫文章不用打草稿,打開電腦,想好一個主題,冒出一個標題,像拉線一樣,一氣呵成,一篇文章一揮而就。再回頭檢查病句和錯別字,逐一修改,覺得沒有問題,點擊發(fā)表就算大功告成。 頭一年寫文章恰逢冬季,早晨4點起床,學校食堂開始師生早點,妻子去了食堂上班,我在臥室搭建文字大廈。每個網(wǎng)站,實名登記,輸入電子郵箱,起一個網(wǎng)名。每天清晨忙得不亦樂乎,一篇篇文章從我的心里蹦出。 粉絲一天比一天增多,寫作激情一天比一天提升。我像跳入小河的一個小男孩,學習游泳,樂趣無窮。 2017年5月注冊個人公眾號。我有兩個電子郵箱,于是注冊了兩個個人公眾號,一個起名“人生火花”,另一個起名“園丁美文”。5年之間,堅持每天更新,發(fā)一篇原創(chuàng)文章,詩歌、散文、隨筆,為了節(jié)省讀者時間,我不想寫長篇大論的文章,只寫千字以內(nèi)的文章。平臺統(tǒng)計:“人生火花”有389人給予關注,“園丁美文”有335人給予關注,效果一直沒有達到我的期望。我還在拼命努力,希望登上公眾號的頂峰。 工作階段,我是擠時間寫文章。退休后,我有足夠的時間投入寫文章。上午寫一篇,下午寫一篇,像在學校上課一樣,按部就班,絕不曠課。不讓讀者失望,不讓我的粉絲對我產(chǎn)生不信任。 寫文章如種莊稼,選好一塊地,翻耕、播種、施肥、管理、灌水、收獲果實。里面的甘苦我是一清二楚的,沒有敲打鍵盤寫文章的人不知道這種滋味。 去公園干綠化的老人,每天扯草八小時,可以領取80元工資。可是我每天上網(wǎng)寫文章,目前拿不到分文報酬。這是一件磨煉意志力的苦差事! 作家出了名,每寫一篇文字,就有稿酬。他們掙錢的速度宛如深圳速度。莫言著作權版權費每年過了千萬元,這是寫作界的美麗光環(huán)!我想步入文學殿堂有很大難度,估計自己不是寫文學作品的一塊料。 有文字基礎,有生活閱歷,有寫作激情,按說走這條路是可行的。為什么辦公眾號沒有出息呢?一位關心我的朋友說“你別寫文章了,投資1000元,每天刷廣告一小時,不是可以賺15元嗎?這個社會,不賺錢的買賣誰愿意做?” 我們的社會是金錢社會嗎?人活著就得賺錢而活著?我想不出安度晚年的好辦法,只有按自己的興趣選擇活法。寫文章是我的愛好,不拿報酬我也愿意寫下去。只要讀者理解我的苦衷,支持我寫下去,我就要堅持寫下去。為讀者而寫作,我愿意當一名媒體志愿者。 曹雪芹在世愛寫作,住茅棚撲在紙上寫完《紅樓夢》,他過著窮困潦倒的日子,沒想到人走后,這本書成為千古絕唱。給人間制造精神食糧,是寫作者的崇高理想。 社會是一種什么樣子?每一階段人們生活如何?愛情、親情、友情在如何發(fā)生變化?只有文字準確反映出來,子孫后代才回鄉(xiāng)見故人,心里了如指掌。 千萬人在網(wǎng)絡上寫作,億萬人在網(wǎng)絡上閱讀,沒有作者的辛勤勞動,哪有讀者喜歡的文章? 供求關系,允許作者生長,允許讀者自由。中國燦爛的現(xiàn)代媒體,在互聯(lián)網(wǎng)展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競爭,在世界文化舞臺毛遂自薦。 搏擊波浪的游泳健兒,不怕狂風大浪,不怕電閃雷鳴。喜愛文學的男女,不怕日子窮困,不怕榜上無名。 努力辦好個人公眾號,贏得廣大讀者的真心支持,是我晚年的使命。 |
|
來自: 新用戶7019teQl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