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問題:“一個真正有本事的人,在他的內心深處,最渴望遇到的是什么?” 有人回答說,是“機會”,有人說是“伯樂”,有人說是“平臺”,有人說是“認可”,有人說是“知音”…… 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其實,一個真正有本事的人,他最想遇到的,是“問題”。為什么這么說呢? 解決問題,才能彰顯本事 有這樣一句老話:“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跟。” 風平浪靜的時候,看不出差別;只有在狂風暴雨驟然來襲的時候,大多數人驚慌失措,奔走呼號,而真正有本領的人才能夠穩穩地操舵,帶領船只走出風暴。 什么是機會?問題,就是機會。比如,客戶遇到問題,就是你改善服務、提升產品的機會;同事遇到問題,就是你提供支持、建立合作的機會;領導遇到問題,就是你展現本領、獲得信任的機會。 所以,真正有本事的人,不畏懼問題,反而渴望遇到問題,因為問題就是機會。“解決問題,才能彰顯本事”,這種積極的思維模式,會引導一個人走得更遠。 不遇問題,不出智慧 問題可以激發你的創造力。做難事,必有收獲。 比如,在硬著頭皮解決一個從未想象過的難題的過程中,你磨煉了堅強意志,培養了抗挫能力,提升了專業水平,最終解決問題的時候,更收獲了無與倫比的成就感,下次再面對同類難題的時候,你就比其他人更多一份挑戰的膽量和信心。 所以說,在難題面前,人與人之間距離會被逐漸拉大。 比如,一個人當然可以選擇逃避難題,找一個順風的方向,自由自在地漫步,享受輕松隨性的生活。這個時候,他看著身邊逆著風奔跑、汗流浹背地爬著坡的人,或許還感到自己的選擇非常明智。 但是,他忘記了,生物學中一個非常著名的原理——“用進廢退”,忘記了肌肉長時間得不到鍛煉,就會萎縮。結果就是,數年后的某一天,當他遇到危機,需要發力的時候,卻發現,松弛退化的肌肉,已經沒有力量供他使用了。 要有直面難題的勇氣。我們說,但凡看似是一條捷徑的路,其實往往都是最艱難的那條路。所以,不要怕難,不要總撿簡單容易的事情做,因為那些簡單容易的事情中,可能蘊含著你看不見的危機。 “不遇困難,不出智慧。”開發潛能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面對挫折與挑戰,在風雨中磨煉本事,成長自己。 真正有本事的人,渴望真問題 這是一位企業家的切身經歷: 隨著自己的企業越做越大,從十幾個人的小團隊,到幾十個人、幾百個人,涌現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每天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去開會的路上,經常是疲于奔命、焦頭爛額。但問題是,這些內部會議,價值并不大,對自己的提升也不大。他感嘆說,假如一個團隊,小事天天送,大事不研究,這怎么能走得遠? 此時此刻,這位企業家,需要真問題。 所以,他下了一個決斷:把企業內部的問題,留給團隊去解決,自己不再插手。他轉身去面向外部,去尋找那些有助于企業長期發展、但一直沒人去解決的真問題,比如,如何與供應商協同進行產品創新,如何跟合作伙伴建立更深度的信任鏈接,如何從一線客戶那里,洞察市場變化的風向與趨勢,等等。 這些真問題,一下子激發了他的能量,他感嘆說:“原來在企業內部,太安逸了,就是小富即安啊!回到一線,我才一下找回了當初創業的那種滿滿的激情。” 真正有本事的人,渴望真問題,是因為,只有真問題,才能激發出內心深處真正的能量。 所以,超越那些停留在表層的、就事論事的問題,去解決那些深入的、棘手的、觸及本質和核心的真問題。有真問題,才有真答案;解決真問題,你的能量才會真正地被點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