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茶類的通用香氣成分測定圖 香氣物質的種類雖多,但含量占比卻很低,不會超過干茶的0.1%,有的干茶里頭香氣物質會低到只有0.005%左右。所以,從功效角度,肯定是占比高的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堿起主要作用。 當然,聞香讓人愉悅,精神上的快樂會直接影響身體。如果是香療理論,那是另一個話題,本文不涉及。 不管怎樣,就是那么一點點物質,就讓茶產生了美妙的香氣 陳著 【偶成】——閉戶茶香浮雪屋,推窗山影落冰壺。終朝幸自無他事,忽聽兒童報索租。 陳化多少年算生普老茶,業內有爭議,本文按十年以上來算吧。 生普老茶香氣的共性是存在的,我甚至覺得理解記住共性比細究差異化的個性更重要,因為那一方面可以去偽存真,另一方面捂住了錢袋子,不被琳瑯滿目的熱點山頭茶沖昏頭腦。在沒掌握共性之前,去追求個性,適合購買力強的消費者群體 生普老茶香氣的共性是自然的、含蓄的、發自內質的茶香,茶湯里要含香,要能齒頰留香。 有的普洱在新茶階段飄香四溢,飲之軟弱無力,于是解釋說放幾年茶香入水會飽滿,結果放幾年后發現原來出道即巔峰,存成的老茶淡淡的甜而已。生普老茶,不管苦澀程度如何,香氣上的共性必須要唇齒留香、馥郁芬芳。 宋太宗 【緣識】——爭知道味卻無言,時得茶香勝酒。 我們感受茶香,主要分為兩個途徑。一個是鼻前嗅覺,一個是鼻后嗅覺。鼻前嗅覺指用鼻子去聞干茶、濕茶、茶湯、空杯等等,不管是熱氣還是冷氣,茶香進入鼻子后再通過神經傳遞給大腦,形成香氣的感受和記憶。 鼻后嗅覺有點復雜,學茶的人需要刻意去練習。口鼻相連,喝茶的時候,茶湯咽下去,口腔中飄散的部分水汽傳到鼻腔。其實我們大腦里類似“口齒留香”的詞匯就是由鼻后嗅覺來感知的。 對于生普老茶,我們盡量小啜一口,讓茶湯的順滑與融入的茶香一起在口中溜過,讓它的滲透力與活力去影響鼻后嗅覺。 蘇軾 【留別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沐罷巾冠快晚涼,睡馀齒頰帶茶香。 在共性的前提下,再去評判香味的高低程度、醇正程度、持久程度,這決定了一款普洱茶的價值。但決定不了普洱茶的價格 舉個例子,本周的茶課【普洱(下)】會分享一款老班章。它具備了香氣高、非常醇正、持久度好的特征。 但這款老班章的價格夸張得很。 對于普洱的金融炒作,我反對無效也得堅持反對 話說回來,喝到正宗的老班章,不是傳聞中的那種霸氣、很兇的香,它仍然是含蓄的、發自內質的香。巖茶肉桂也是如此,經常被營銷術語稱作霸氣、很兇,其實那是偏低端肉桂的特征 喝生普老茶的時候,經常會感到香味復雜,不易描述,像清香又像花香,像甜香又像醇香。那么,到底有哪些香氣呢? 香氣的描述可以用熟悉的參照物來說某某香的,大膽地去表達,沒關系。盡量避免說很香、比較香這種含糊表達。當然,詩意的描述對人要求過高,別太為難自己 張翥 【聽松軒為丹丘杜高士作】——茶香夜煮苓泉活,琴思秋翻鶴帳清。 ![]() 清香 這是常用的一個香氣描述,以其有清鮮淡然之意,與濃郁芬芳截然不同,讓人嗅來有素雅之感。 與新茶時的青氣不同,要能把老茶的清香與之區別開來。原料品質再好的生普新茶,也有青氣的,出于學習目的偶爾嘗嘗沒關系,經常品飲生普新茶對身體的傷害也會長期化。青氣其實在提醒你它還是半成品:“別喝我!別喝我!”。 生普老茶的清香如深山老林、高山云霧之氣,無撲鼻之香,卻自然和諧,讓人舒適。 蘇軾 【浣溪沙】——醉夢醺醺曉未蘇。清香細細嚼梅須。 ![]() 蜜香 很多茶區的生普在變成老茶后都能表現出蜜香,而新茶時幾乎沒有。 而且這種香氣持久耐聞,又易于描述和理解,蜜香明顯的普洱具備較好的品質。蜜香純正的普洱,口中余韻綿長。蜜香與花香的配合,構成了大部分品質不錯的生普在老茶初期的醒目特征。 陸游 【新辟小園】——山園寂寂春將晚,酷愛幽花似蜜香。 ![]() 鮮爽型花香 花香在生普中很常見。花香又可以細分。譬如鮮爽型花香,往往令人印象深刻。 張先 【菩薩蠻】——時疑響屟聲。花香聞水榭。 這種類型的花香沁人心脾,香得純粹,但只是一種純嗅覺的享受,不似果香蜜香一般嗅來令人垂涎生津。 有些生普,在新茶時的鮮爽型花香特征明顯,也可以叫做高揚型花香,譬如許多臨滄產區的茶,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去喝這種新茶。年輕人么身體好,對新茶不良刺激性的反應弱,容易被這種花香所迷惑,再被一些茶商誘導一番。 ![]() 甜醇型花香 這種香味比較高級。“甜香”這種香型在芳香物質的化學測定中真實存在。它和味覺上的甜容易讓人混元成一體。這種香似幽蘭淡飄,甜醇之氣引人慵散。 朱熹 【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柔和型花香 柔和型香氣讓人感覺不溫不火。所謂“蘭香型”也可以屬于此類,幽雅純正含蓄,譬如景邁山的古樹茶香氣比較典型。 周紫芝 【洞仙歌】——江梅吹盡,更幽蘭香度。可惜濃春為誰住。 ![]() 糖香 糖香在上乘生普老茶中常見,最著名的是冰島那里的冰糖香,它伴隨著強勁的回甘與涼爽的喉感。 冰島和班章一樣,本世紀才出名的。冰島火爆之前,臨滄茶區最出名的是昔歸。現在昔歸的價格比冰島便宜得多,其實它們的風味特征比較接近,都是那種甘蔗般的糖香。 ![]() 干果香 干果香出現在一小部分生普老茶中,苦杏仁,或松仁,或檳榔等等。一般來說,陳化年份長些如20年以上的生普,容易出現干果香。 元稹 【解秋十首】——簟涼朝睡重,夢覺茶香熟。親烹園內葵,憑買家家曲。 ![]() 果香 果香生普不易捉摸,有些是因為這款生普本身具有水果香的香氣物質,有些則是因為具有幾種其他香氣混合而形成的效果在大腦中反映出果香。它比干果香要有水分的感覺。 錢起 【閑居寄包何】——片雪幽云至,回風鄰果香。佳期碧天末,惆悵紫蘭芳。 ![]() 梅子香 梅子香是生普老茶的經典香型。嗅來有清涼之感,又略微帶酸。有的生普老茶的梅子香偏青梅氣息,有的會偏風干的梅子。 晁端禮 【水龍吟】——嶺梅香雪飄零盡,繁杏枝頭猶未。 有茶友曾問過我,本以為生普的香氣很玄妙,看到你說的或其他人的文章后發現翻來覆去還是這么幾個香型。是啊,我覺得普洱本來就沒烏龍茶那么復雜嘿 但,我有個建議,理解普洱香氣詞匯時把它放在普洱的范圍內,先不要去和其他茶類的同樣名字進行關聯想象。舉個例子,蜜香,在紅茶里找到蜜香型的不難,而且價格不算貴,但在生普里要費勁找一找的,價位有時挺高,而且生普的蜜香和紅茶的蜜香難以合并同類項。蜜香這個詞匯在茶的營銷術語中已經泛濫成災,會讓人誤以為蜜香很常見且便宜,其實非也非也,還是要在圈定的具體茶類中去對應體會蜜香是咋回事。 本質上源于云南特殊的地理特性。低緯度、高海拔的自然生態循環系統造就了云南特定的生態系統多樣性。尤其是北回歸線以南的西雙版納產區和普洱市的南部產區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更適宜普洱茶樹的生長。 云南從北到南,從高海拔到低海拔分布著從高山針葉林到熱帶雨林的105個主要的森林類型。云南堪稱世界生物的標本庫,普洱茶就是在這樣一個大的自然生態系統里,所以普洱的物質組合不單單是幾片茶葉的疊加,而是地理特征與自然生態的一種表達方式,譬如參與普洱發酵的微生物菌群,進過科學測定,有的竟繁衍達上億年之久。 普洱茶樹與其它植物交叉存在異花授粉現象,導致茶樹可以長成高大肥碩的喬木,并形成復雜的遺傳性與多樣性。喬木大葉種茶樹不僅酚類物質含量高,氨基酸、嘌呤堿、糖類、皂甙、維生素、礦物質等成分也高于其它產區的茶樹。 許多茶行業從業人員和消費者希望能通過聞香來記憶不同的普洱山頭,不同的巖茶山場,不同的綠茶品種等等。其實這是絕不可能實現的 只能大致地辨別某個香氣方向。 西雙版納產區以兩大板塊為主:易武和布朗。易武的香氣高昂,高而不飄,香型呈花蜜香,易武內部不同的山寨會有細節上的不同,大方向差不多。 易武各村寨 布朗的香氣濃郁并往下沉,香型為蜜香中帶有木質感,不同山寨不僅細節上有差異,有的差異還比較大。 晏殊 【浣溪沙】——紅蓼花香夾岸稠。綠波春水向東流。 布朗的老曼峨 普洱市產區的的景邁山,它的香氣比較濃郁,香型呈蜜香中帶有些許蘭花香。但它的持久性相對許多名山頭要弱,所以景邁老茶的價格不算高。 臨滄產區里的邦東和勐庫有代表性。邦東的香氣高且沉,介于易武和布朗之間的感覺,香型為蜜香中帶有比較明顯的花香。勐庫里頭以冰島最著名。花蜜香中帶有絲絲的甜味,香不濃不淡非常優雅。 辛棄疾 【鷓鴣天】——林間攜客更烹茶。要看蜂兒趁晚衙。 其實,一個山頭的特征除了香氣,還有味覺和體感,它們要綜合在一起的。譬如布朗的茶,較為苦澀,但回甘快、生津強。 更進一步說,一個山頭的說法不準確,那里是一片一片的山區。有些山區地理范圍大,譬如易武,里面可以做出來班章風味的茶,而布朗也可以做出易武風味的茶。所以,學習和記憶各個典型風味特征已經很厲害了,而不是刻板地記憶所謂一山一味,最終會迷失自己。 茶煙隱隱 心飲為上 奕哥與您來說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