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人們贊賞菊花“凌寒傲霜”。但是,也許有人不知道,還有一種花兒也緊接著著菊花盛開,它不僅“凌寒”,而且直接“拒霜”。這花,就是木芙蓉。有古詩為證: 木芙蓉,通常被人們叫做“芙蓉花”,美譽“拒霜花”,此外,它還有地芙蓉、木蓮、華木等別稱。 木芙蓉是錦葵科木槿屬的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其植株一年四季中形態各異。春天,嫩葉勃發于樹梢,生機盎然;夏天,綠葉成蔭,濃蔭覆地;秋天,花團錦簇,凌寒拒霜;冬天,褪葉修枝,靜蓄來年生機。金秋盛開的芙蓉花美艷清雅,十分令人喜愛。 芙蓉花有單瓣、重瓣之分。單瓣花質若絹綢,嬌嫩嫵媚。重瓣花堆云疊霞,雍容華麗。芙蓉花的花色由潔白到嫣紅,“豐神冷艷”。這是因為木芙蓉的花朵在開放過程中,花瓣內的花青素濃度隨著光照強度的變化而變化,因而晨開白色或淺紅,午后轉為胭脂色以至深紅,這就是詩人筆下的“曉妝如玉暮如霞”,也是人們所稱的“弄色芙蓉”、“三醉芙蓉”。 一朵芙蓉花的開放時間只有一天左右。但是,芙蓉樹的著花能力強,花期也長。正如古詩所言:“孤芳托寒木,一晚一翻新。”盛花期間,朵朵芙蓉你方開罷我登場,將枝葉蔥蘢的芙蓉樹裝點得繁花密布、花團錦簇,給清冷的深秋帶來蓬勃的生氣。 中國是木芙蓉的原產地,已有上千年的木芙蓉栽培歷史。古人欣賞芙蓉花的美艷,更懂得它的藥用、食用和經濟價值。芙蓉花的汁液可以作染料,染色的絲織品做成帳幔,就是古書所稱的“芙蓉帳”。芙蓉樹的皮是造紙和紡織的好原料,唐代才女薛濤發明的“薛濤箋”,就是用芙蓉樹皮、芙蓉花汁為原料制作的。 木芙蓉還是生態保護的優良植物。木芙蓉的根系發達,種植在水邊利于固砂保土。古籍載:“芙蓉宜植池岸,臨水為佳?!惫湃朔Q之為“照水芙蓉”。臨水種植木芙蓉,既提高了木芙蓉的觀賞品味,又能防止水土流失,足見古人的智慧。 近代,人們又發現木芙蓉有凈化大氣的作用。芙蓉樹的枝葉上密布細細的“絨毛”,可以有效吸附空氣中的漂浮顆粒物。木芙蓉對SO2抗性強,對Cl2、HCl也有一定抗性。因此,工廠周邊種植木芙蓉,可以綠化、凈化一舉兩得。 木芙蓉在我國分布廣泛,南方的各省區,華北的山東、河北,東北的遼寧,西北的陜西等省,都有木芙蓉的身影。其中又以兩個地方最負盛名:一個是湖南省,一個是成都市。 史料記載,自唐代開始,湖南湘江一帶便廣種木芙蓉。唐末詩人譚用之曾賦詩曰:“秋風萬里芙蓉國”。從此,湖湘大地便享有了“芙蓉國”的雅稱。毛澤東是湖南人,他在詩詞中曾兩度引用“芙蓉國”這一稱謂,特別是“芙蓉國里盡朝暉”這個詩句,早已傳譽天下。 成都廣植芙蓉樹起于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時期,孟昶為討愛妃花蕊夫人歡心,頒發詔令,“城頭盡種芙蓉,秋間盛開,蔚若錦繡”。從此,成都的在“錦城”(錦官城)之后,又增加了一個別稱——“蓉城”。 如今,成都市內依然廣植芙蓉,在成都植物園內專辟有“芙蓉園”,培植的木芙蓉品種多達二十多個。園林所的科研人員長期從事木芙蓉的專題研究,在三十多年里培育出了“金秋紅”等12個新品種。金秋時節,芙蓉花盛開,觀賞的游人絡繹不絕。 2021年9月7日,郵政部門發行《木芙蓉》特種郵票一套四枚(志號2021-18)。郵票設計采用中國畫傳統的“折枝”畫法,筆法簡練生動,畫面清新美麗;膠雕套印印制,質感厚重、層次豐富,頗受郵友們的好評。 這套《木芙蓉》郵票的發行日期,正值毛澤東主席逝世四十五周年前夕?!败饺貒锉M朝暉”——人們用這樣的方式紀念和告慰偉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