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原創 ![]() 此番言論一出,立馬引起軒然大波。有人說”柯潔沒有了統治力才會這么說“,還有人說”抱怨有什么用,人家跟AI學,你也可以跟AI學啊“等等。 自從阿法狗問世以來,圍棋AI飛速發展,一場轟轟烈烈的人機大戰之后,人類發現自己遠不是AI的對手,紛紛拜AI為師。現在大家的布局都是各種AI定式(比如對星位上來就點三三),每手棋的好壞都拿來和AI的吻合度來對比,每手棋都有精確的勝率數據去分析,棋手的競技水平突飛猛進,但競技的可欣賞性卻降低了,圍棋也正在逐漸失去其原本的魅力。 過去總有人拿“有了汽車,人類不還照樣比賽跑步”這個觀點來類比圍棋,認為有了AI,圍棋的競技性還是有其存在的價值。 其實圍棋和跑步還真不一樣。 跑步永遠只能靠自己,汽車幫不了你啥,運動員要提高比賽成績,只能靠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和跑步技巧。 而下棋是可以直接模仿AI的,就像現在的網紅都長了同一張臉,現在職業棋手下的棋都像是一個人下的,因為大家都在學習AI。那種棋風鮮明、充滿個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在職業棋手的棋譜里,再也看不到武宮正樹的宇宙流,看不到大竹英雄的美學圍棋,大家都是“AI流”,下的都是“網紅棋”,誰能從AI學的越多,誰的實力就越強。AI讓圍棋從藝術降維為技術,圍棋圈再也不會誕生讓人頂禮膜拜、萬世傳頌的大師了!當下如日中天的韓國棋手申真谞,就被稱為“申工智能”,因為他的棋更像AI,所以沒有對手!可以說,現在沒有了天才棋手,只剩下下棋的工程師了。 想到這里其實就有點理解柯潔了。網紅臉看多了,千篇一律,再漂亮的臉也無感了。同樣的,所有的棋手都下著同樣的網紅棋,100手以內,大家比的是記憶力。這樣的棋,下多了,越來越覺得無聊。作為業余棋手我們可能感覺不到,柯潔作為職業棋手,天天下這樣的棋,天天面對這樣的對手,是不是感覺有點味同嚼蠟? 想想30年前,圍棋百花齊放各種風格競逐舞臺,實在令人賞心悅目。那個年代就如同射雕英雄傳里那樣,南帝北丐東邪西毒,大竹英雄的美學,武宮正樹的宇宙流,趙治勛的實地派,加藤正夫的攻殺,韓國的二李,聶衛平的布局,每個人都有獨特濃重的個人風格,根本不存在現在所謂“最佳標準”著法,可惜,現在這些高手在AI眼里都是不堪一擊。 所以柯潔說的確實有道理,AI出現讓圍棋棋手喪失了風格,千篇一律取代了多樣性,變得索然無味。這種感受就和打游戲一樣,上來直接給你頂級裝備,終極技能,再玩下去已經沒有多少提升空間了。最惡心的是所有人也和你擁有一樣的裝備技能,這游戲還有啥玩頭?柯潔說:“下棋的意義在哪里?以前還給自己找點理由,人類的魅力是不可替代的。現在,自己都難說服自己,我下棋有啥魅力?我有什么不可替代?”弈鹿作為七零后老棋迷,對柯潔說出此話的心情表示理解。 甚至我們這些業余愛好者對看棋都沒什么期待的了,棋局的勝率走勢一開始就清楚了,沒啥懸念,直接拿著各種狗驗證職業棋手下的棋,看是不是狗給出的選點。以前職業棋手是找答案,誰也不知道最優解,現在是背答案,最優解、唯一解就在那里,看你能背多少了。 那么學習圍棋還有意義嗎?其實柯潔在視頻的最后也提到了,對孩子來說,圍棋對提升記憶力、計算力等方面是有幫助的。 AI的出現使圍棋職業棋手之間的競技趨向同質化,卻在另外一方面凸顯了圍棋的教育功能。正如柯潔在視頻最后說到,”圍棋的魅力,在于給孩子們啟發智力,這個方向還是挺有意思的。“圍棋教育的內涵如果細分,可以包含數學、邏輯學、哲學、軍事學、美學、國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營養系統而全面,適合兒童早教。了解中國文化,圍棋也是一個極好的窗口。圍棋作為中國傳承了上千年的文化,早已超越了一個游戲的層次,被賦予了天地宇宙的涵義,“氣”“陰陽”等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哲學理念溶于其中,棋理又隱射人生的軌跡,給人以啟迪。 AI的時代已然到來,眾多業余棋手以AI為師,棋力得到極大提升,并在AI的加持下,對職業棋手的對局也能指點一二。圍棋教育的理念也要開啟新的篇章,回歸圍棋的本質,探索文化的價值,將成為未來圍棋教育發展的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