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則刊登在《中國中醫藥報》專治糖尿病的組方。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遞增,且呈現年輕化趨勢。現代醫學認為,一旦確診糖尿病,很必須終身服用降糖藥,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當然不是,若能找到對癥的中醫組方,進行一番調整,把血糖、尿糖控制在穩定水平,那降糖藥也不是非服不可。 相信你看到這里,一定很期待中醫調糖尿病的思路和方法吧。那接下來,我們就展開細說一番。 《中國中醫藥報》刊登的這組降糖基礎方,出自我們中醫界很專業的一名老中醫之手。誰呢,他就是呂景山。 據了解,呂先生在治療糖尿病時。對藥運用很靈活,尊重個體差異,聯系實際情況,靈活變通,堅持藥與證相契合,藥與方相契合。 藥隨病情變化,方子也會隨證增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切中病機,真正做到辨證施治。 那這個基礎降糖方,都有哪些藥材呢? 生黃芪、懷山藥、炒蒼術、潤玄參、紫丹參、粉葛根、大熟地、山茱萸、肉桂。水煎服即可。 適應:各種類型的糖尿病均可選用。 你可能會疑惑,為什么有這個那個藥材能,作為中醫科普,我們堅持深入淺出,讓普通讀者看明白中醫醫案。所以,接下來將對方中藥對進行解釋。 生黃芪、懷山藥? 黃芪甘溫,皮黃內白,可補肺氣、瀉陰火,我們都知道糖尿病在中醫上稱為“消渴癥”。 也就說糖尿病患者體內很“燥”,就是陰火太盛,所以需要瀉陰火。 山藥甘平,是補益佳品。可以平補脾肺shen,它的藥療價值和人參差不多,但比人參價格低很多。 所以對于普通患者來說,用山藥替換人參,也能減輕不少經濟負擔。 炒蒼術、潤玄參 ? 從字面意思便可知道,前者是“燥”后者是“潤” 你細細品品,炒蒼術,潤玄參。蒼術性溫,玄參則咸寒,兩者配合一起,起到中和作用。一升一降,讓藥性更溫和。 紫丹參、粉葛根 ? 丹參苦寒,活血化瘀,涼血消癰,降低血糖。葛根甘平,改善氣血循環,擴張并改善腦、心血管循環,降低血糖。 二藥搭配一起,強化活血化瘀的作用,這個和西藥中擴張血管的藥差不多,都是為了改善心腦血液循環。 將降低血糖之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大熟地、山茱萸 熟地甘溫,可改善腎的活力,得糖尿病的人,腎普遍都出了問題,腎主水,腎臟出了問題,于是就出現多渴、多尿。山茱萸可收斂元氣,讓人的精氣神更好。 糖尿病是慢性病,調理過程中,患者的精神狀態也很重要,愿力強、有信心、堅持住,方可講糖成功。 二藥組合,一補一斂,強陰益精,可謂妙哉。 具體體質差異,進行配伍加減請參考下面的: 尿糖不降,津傷口渴,加天花粉、烏梅; 血糖持續不降,加知母,生石膏; 饑餓感明顯,加玉竹、大熟地; 上身燥熱,下肢發涼者,加黃連,桂枝; 夜尿頻數者,加枸杞子,川續斷; 下肢水腫者,加防己,茯苓; 視物模糊不清者,加川芎,白芷,菊花。 最后想給糖尿病朋友說一下,平時一定要養生健康飲食習慣,不能再任性的自己想吃啥就吃啥,應當有所控制。 吃東西之前要科學搭配,了解食物的升糖指數,堅持低糖、低鹽、低油飲食。少攝入一些精細的碳水化合物,多攝入一些粗糧。 抓緊時間運動 對于糖尿病前期的人來說,一定要立馬開始運動,千萬不要在拖延了,運動是控制血糖、降低血糖的明智之選,可先以中等有氧運動開始 鄭重申明: 由于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適用于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及時找專業人士辨證,以免貽誤病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