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仍在繼續,養生防病從不間斷。家人們,你們好,今天我們繼續談養生,讓養老有道。 隨著我國不斷的發展,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據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結果表明: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接近五分之一。如何養生防病,讓養老有道,守護銀齡幸福成為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無論是中年人還是老年人,甚至一些年輕人都十分注重養生,關注養老。 如何才能更健康,我決定從中醫中藥養生的角度分享四個中藥,對于一些有體質偏差的人群有一定幫助。這四個中藥藥食同源,涉及氣、血、陰、陽的調和。我們不妨來看看。 從中醫角度看,氣、血、陰、陽對我們的健康與壽命有很大的影響。 【氣虛】:人沒勁,容易白天出汗,氣短,乏力,愛感冒…… 【血虛】:氣色差,我就是臉上沒有血色,也容易疲勞,冬天也怕冷,女性月經量少,一部分人甚至血壓偏低…… 【陰虛】:夏天怕熱,中午以后手腳心發熱,晚上睡覺出汗,容易上火,體型可能偏瘦,早泄…… 【陽虛】:冬天怕冷,特別是腰腿四肢。尿頻,夜尿多,或者吃涼東西拉肚子,體型可能偏胖,陽痿…… 如何補不足?我分享4味中藥。 茯苓味甘淡,不溫不寒,是平補之佳品。具有健脾補氣,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的功效。《本經》有曰:“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歷代醫家均視茯苓為延年益壽之品。福建閩南有將茯苓打粉,蒸成茯苓糕,廣受人們喜愛。脾為后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茯苓健脾養胃安神,補后天之本。 龍眼肉龍眼肉,也就是我們說的桂圓,是一個溫補氣血的佳品。入心、脾經,具有補心脾,益氣血的功效。心脾兩虛體內有寒之人,吃點桂圓,補益心脾氣血,有助睡眠。《本經》有曰:久服強魂聰明,輕身不老。 桑椹性涼,具有滋陰補血,生津潤燥的作用。用于眩暈耳鳴,心悸失眠,須發早白,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血虛便秘。平時具有血虛陰虛之人,食用桑椹,對于改善上火怕熱,血虛便秘有一定益處。《本草拾遺》有云:利五臟,通氣血,變白不老。《滇南本草》則說:益腎而固精。久服黑發明目。 杜仲性溫,具有補肝腎之陽,強筋骨的功效。肝主筋,腎主骨,肝腎兩虛之人,常覺腰膝酸痛,用點杜仲倒是有益。現代藥理學研究還發現:杜仲含有杜仲酸,具有降血壓的作用。《本經》說其補中,益精氣,堅筋骨,久服輕身耐老。 以上就是今天介紹的四個中藥,有問題評論區留言或私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