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機房”可以說是近兩年中央空調公裝項目市場的第一大熱詞,而在整個行業都在向高效化發展的道路上,其又被賦予了更為濃重的色彩。 2021年2月20日,國管局中直管理局印發了《中央和國家機關能源資源消耗定額》明確要求各部門、各單位要將能源資源消耗定額管理作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制定能效提升計劃,采取有力措施持續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為我國力爭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作出應有的貢獻。2021年2月2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從生產、流通、消費、基礎設施、綠色技術、法律法規政策等6方面對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作出了部署安排,并明確了85項重點任務和牽頭單位。可以預見的是,兩項政策的出臺,對高效機房的發展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值得期待的是,隨著越來越多參與者的加入、政策越來越完善,高效機房建設的進程也必將越來越快、越來越好,我們為之期待的高校機房的“春天”也終將到來。 一、從哪兒來? 高效機房的概念來自海外,在美國、新加坡等對節能要求更高的國家率先興起,近年來在國內暖通空調市場上,隨著廣東地區前期建設的幾個高效機房呈現出優秀的節能和安裝高效的特性,高效機房的概念和做法被越來越多的業內專業人士和業主認可,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泛。 二、高效機房 高效機房主要有三大重要組成部分, 一是高效的設備,主要包括冷水機組、水泵、冷卻塔等空調機房主要的能耗設備; 二是水路系統的節能深化設計,主要目標就是減少系統阻力降低輸配系統能耗; 三是智能控制系統和能耗能效評價系統,對于高效機房必須有完善、準確的監測和能耗能效評價系統,可以清晰的了解各設備及系統的能效情況,對比分析設計效率與實際運行效率的差異,利用智能控制系統不斷優化運行策略,保證空調系統持續高效。 對于高效機房的表現形式,在市場中也逐漸形成了幾大流派,如“裝配式機房”,如“整裝集成機房”,又如“集成式冷凍站”,在系統高效的同時,安裝和施工的“高效”也逐漸成為了很多“甲乙”雙方共同追求的目標。 三、又將去向哪里? 工業、交通、建筑是我國能源消耗的三大領域,現代大型建筑中央空調系統能耗占建筑整體能耗的40-55%,制冷機房能耗占中央空調能耗的65-75%,制冷機房占建筑整年能耗的30-35%,因此,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降低暖通能耗對達成節能減排目標有重要意義。 2019年6月國家印發實施《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提出“到2030年,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提升30%,制冷總體能效水平提升25%以上,綠色高效制冷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40%以上。可見在國內,高效機房理念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但是目前高效機房在國內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我國大部分建筑空調系統仍然屬于能耗大戶。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張泉指出,建筑用能指標控制其主要途徑是高效機房,首先為碳中和的目標實現提供有力支撐;其次,高效機房可提升暖通空調行業的總體技術水平,為暖通空調相關行業技術革新提供應用需求和應用場景;最后,制冷機房高效性決定了建筑能耗水平,目前我國制冷機房能效水平相對較低,還有30-50%左右的節能潛力可以挖掘。 而設備廠家要介入這一市場,首先,需要充分發揮自己在空調設備研發和設計方面的優勢,研發更加高效和更適合項目應用特性的主機產品; 其次,要補充在暖通設計方面的短板,向行業專家、設計院專家學習,補充相關設計應用人才;同時,高效機房項目需要全過程的管理服務,從方案設計、系統應用、安裝調試、維護管理等都需要關注,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可能影響最終的使用效果,這也需要相應的技術儲備和人才補充; 最后,還需要在高效機房應用商業合作模式方面做更多創新及探索,以便更加有利的推廣高效機房項目應用,使其可以落地及發展。 |
|
來自: 昵稱59556236 > 《高效機房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