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賭,就有輸有贏,二胎也是。 小星媽媽就是賭輸的那一個。時隔16年,她鼓足勇氣生了二胎,卻還是自閉癥。“我的眼淚早就流干了,麻木了。”她說。可到了采訪的時候,拿起電話說了不到10分鐘,她便哭了,一邊哭一邊說,說到最多的詞是“崩潰”。 隨著交流的深入,這位一直說自己生活在小地方、文化水平不高、沒有學過干預的媽媽,卻對這個群體的命運有著深刻的認知,她知道現在小齡干預的亂象;知道一個好的融合教育應該是什么樣子;知道孩子成年了要有事可做;知道只有整個群體好了,她的兒子才可以受益……所以她今天才愿意站出來,為譜系群體中的雙星家庭說兩句話。 因為邊哭邊說,一旁22歲的大兒子聽到了,跟她說:“媽,不許哭了。” 就是很多類似這樣的話,支撐她活到現在,并且想一直活下去。 ![]() 口述|小星媽 大家好,我是兩個自閉癥孩子的媽媽,老家在廣東某三線城市。我的大兒子1999年出生,今年23歲;二兒子2015年出生,今年7歲,都是自閉癥。 我認識圈里不少雙星家庭,大都是雙胞胎,痛苦一次,家長再無奈也就慢慢接受了。像我們這種,兩次打擊,說句實在話,真的特別特別崩潰。 ![]() 最對不起大兒子,一直沒干預過 大兒子快3歲了還不會說話,也不愿意和小朋友玩。當時我很著急,帶去給醫生看,連醫生都不懂,說孩子沒病。 我把他送進幼兒園,以為有小朋友陪伴,兒子可以早些開口說話。但事與愿違,他在學校又蹦又跳,很難安坐,老師找到我,說兒子和自閉癥的癥狀很像,讓我帶到大城市檢查一下。我半信半疑帶著兒子去求醫,沒想到真的被確診為自閉癥,那時候他4歲多。 ![]() 大兒子一直沒干預過,就在婦幼保健院做了兩次感統、聽統訓練,然后就丟在幼兒園,放任他隨著年齡增長一級一級讀上去,一直到初中,因為我們不陪讀,具體情況也不是很了解。 小學老師四五年級時說過讓孩子回家之類的話,但我們堅持不走,最后也不了了之。他的確有一些問題行為,但也不是很愛搞事的那種孩子。到初二下學期,老師開始聯合家長勸退我們,兒子那時也學不進去什么,就是坐在位置上發呆,跟其他孩子的差距越來越大,我們就回家了。 回來后我聯系過特校,人家不收自閉癥孩子,自此大兒子就一直在家。我教他煮飯,炒一些簡單的菜,煮面條;單獨放他在家里生活幾天,應該也沒問題;過馬路知道等紅綠燈,給他錢知道怎么買東西。他就是行為方面不行,會自言自語,“啊啊啊”地叫;有睡眠障礙,大部分時間在玩手機、電腦;社交能力弱,只能進行簡單交流。 ![]() 懷孕后本不想要老二,但被醫生和家人勸住了 我今年51歲,生老二時45歲,大齡產婦。最開始不想要老二的,當時我身體有病,甲亢,懷孕一個多月后,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說我一來年齡大了,二來身體不好,孩子生出來可能會有問題。 也花錢去廣州的大醫院檢查,醫生說,老大是自閉癥,二胎不能百分百確定也是自閉癥,如果我不生就沒機會了。為了給老大留個伴,老人也想讓我生一個拼一下。 那時還是不想要,回到老家醫院,找了熟識的醫生準備打胎。誰知,這邊的醫生也勸我,如果不拼就沒機會。 我意志不堅定,老二就這樣留了下來,他出生后我就知道真的錯了,害了孩子也害了我。 ![]() 小兒子1歲半左右,我發現他的發育明顯落后于同齡人:不會說話、不愿意交流、喜歡看吊扇。帶去看醫生,診斷是精神發育遲緩,自閉癥傾向。(后來我也再沒有帶小兒子去診斷,從癥狀來看,基本能確定就是譜系,能力屬于中上那種。) 知道結果就徹底崩潰了,吃不下飯,坐在飯桌前干嘔。我每天就盯著孩子看,拿個枕頭在那里比劃,真想捂死他我再自殺,但下不了手。 我看過一個新聞,一個媽媽把養了十二三歲的雙胞胎腦癱兒子溺死了,很多人評論“怎么下得了手”?她觸犯了法律是事實,可沒有經歷過這些的人,是無法真正理解那種絕望的。 家里的兄弟姐妹開導我,小兒子還小,給他個機會吧,如果及時干預,也許還有希望。 抱著這一絲希望,我辭掉了工作全職帶小兒子,從一歲多開始,每天陪他到醫院康復,直到現在。我文化程度不高,也沒有學過干預,只有一個觀點——孩子必須融入社會。從小到大,我就帶他到外面瘋跑瘋玩,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能見到的都教他,所以他認知還可以,社交欲望有一點,說不上很好。 現在他半天幼兒園半天機構,在幼兒園里一對一還行,不太會玩游戲,行為規則也不算很好。但說句實在話,我做媽媽的也算盡力了。 ![]() 好機構太貴,小兒子本可以更好 在我們這種三四線城市,我家里的情況算不好的,比較貧窮那種,公婆都沒有工作單位,接濟不上。我跟孩子爸爸倆人一直靠打工為生。老二出生后,我就不工作了,爸爸靠打零工掙錢,當保安、開摩的,都是辛苦錢,一個月兩三千。可小兒子一個月的干預費就四五千,上的還不是那種密集干預的課程。 譜系孩子干預得好,要有好老師、好機構,這需要大量資金。我見過條件好的家庭,又是一對一,又是小組課,周末上體能課、感統課,一個月幾萬塊下來,孩子進步非常大。我家這種情況,一定程度上耽誤了孩子,畢竟他能力不算很差,如果有好的支持,是有很大上升空間的。 當地只有少數機構是殘聯指定的定點康復機構,每年有幾萬塊補助。領取到這些補助并不容易,錢不是打到家長手里,而是給了機構,機構又給家長設置了很多限制,比如必須在該機構干預滿一年;半天機構半天幼兒園也不行……而且說實話,我們那兒的定點機構師資很差,我不想浪費孩子的時間,就得找口碑好的機構,這樣補助就領不了。我只好借債干預,希望孩子有好轉。 為了給兒子爭取資源,我從來不把孩子藏在家里(這種小地方,家長理念還很保守,不愿帶孩子出門),積極參加各種倡導活動,把兩個孩子帶出去做呼吁,我也遇到了幾位好心老師在幫助小兒子康復和融合,非常感謝他們。 ![]() 現在也是力不從心,小兒子今年9月要升小學了,學校沒有資源教室,沒有影子老師,雖然現在入學是零拒絕,但進去以后孩子沒支持,也只能退出來。 我們的孩子真的是很需要支持。我家樓下有一個重度自閉癥孩子,父母來自偏遠農村,孩子沒有語言,不懂表達,到了學齡一直不上學,我問他們,為什么不去特校?孩子父母說,縣城的特校非常差,孩子丟在那里也沒人理,就是給頓飯吃,還不如帶在身邊放心。 ![]() 現在不想死也不敢死 說起來,最對不起的還是大兒子。他確診后,我沒有辭職在家陪他,導致大兒子沒有得到過科學的干預。 后來,我想辦法給大兒子辦了殘疾證和低保,現在他每個月大概有1000塊補助,這一塊要感謝政府。 大兒子現在有個問題,青春期的情緒沒辦法宣泄,養成了在電腦上看國外恐怖片的習慣,很血腥的那種,嘴里還冒英語臺詞。每天大腦輸入的就是這些東西,我非常擔心。有人建議我帶他出去運動,放松情緒,一來我沒時間,二來,我51歲了,跑步、爬山這些體力都跟不上了。 ![]() 為了給他找事做,我就帶他出去撿瓶子、紙箱來賣,現在他每天會自己出去撿,攢夠了就賣十塊八塊的,防止他總在家里待著。 我眼淚早就哭干,麻木了。現在還可以活下去,是因為兩個孩子能力還可以。我最希望當地能有支持殘疾人就業的庇護工廠,讓他有事可干。我兒子手工非常好,一些流水線的工作完全可以適應。這也是我今天愿意分享的原因,呼吁社會多一點包容,支持我們的孩子融入社會。政府現在支持他們,培養一些簡單的技能實現輔助性就業,以后他們才不會成為社會的負擔,還可以通過勞動回饋社會。雙星家庭除非父母能力非常強,否則都是一把辛酸淚。 小兒子社會性還不錯,我常帶他去公園學輪滑、學騎車。他現在才7歲,就敢騎自行車跟著我上馬路了,有些家長說我太狠心了,萬一出事怎么辦?我怕不了那么多了,我跟不了他一輩子,再過幾年就帶不動他了,要提前把需要的能力練出來。 要問我對孩子以后的規劃,我們是任何規劃都沒有,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我們沒有積蓄,辦不了信托。我現在就怕身體出問題,以前很想死,現在不想死也不敢死。孩子們也懂些事了,我從外頭回來會說:“辛苦了,媽媽累了。”還給我揉肩捏腳。為了他們,也得努力活著。 【如有家長或企業愿意為小星媽的大兒子提供實習/工作崗位,可后臺留言與我們取得聯系。大兒子整體能力還可以,可以適應簡單、重復性的工作。工作地點:廣東湛江。感謝您的愛心。】 (本文圖片來自unsplash) 前些天公眾號文章?《那些賭二胎的自閉癥家庭怎么樣了》發出后,我們收到大量留言,讀者針對“生不生二胎”的問題進行了激烈討論。很多讀者希望了解不生二胎的人是怎么想的?那些賭輸了的雙星家庭過著怎樣的生活?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帶來更全面的認識。 我們也通過邀請和摘編的方式,呈現了一部分不想生二胎的家長心里的想法。 “我為什么不想生二胎” 01 從發現嘻嘻和普通孩子不一樣開始,就不斷有人跟我提起二胎的事。我始終認為,如果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父母能給的大多是苦難,那這個孩子他愿意來嗎?他是活生生的獨立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如若有一天談婚論嫁,對方父母看到家里姐姐是這個情況,誰不想一想遺傳基因和將來負擔的問題。本可以找到稱心如意的,結果只能將就,這樣的內心落差,還有姐姐可能帶來的負擔,我想我和她爸爸無論做什么都彌補不了。 沒能給我姑娘一個健康的頭腦我已經無時無刻不在自責,我和爸爸的愛和精力只能全部給到嘻嘻。 ——來自嘻嘻媽媽 02 我從來沒想過要二胎,二胎的想法是有了孤獨癥老大后給逼出來的,當時還計劃生育呢。 我當時的認知是,孤獨癥不可能痊愈,孩子將來不能獨立生活(后來我明白痊愈、獨立生活都是相對的概念),有個弟弟或妹妹不僅將來可以照顧他,也有利于他的康復,才有了要二胎的考慮。 后來這個想法被慢慢打消了,一來二胎還是有患孤獨癥的概率,特別是,我認為養育孩子是個很嚴肅的事,父母要對孩子的成長負責。我有幫忙帶侄子的經驗,知道負責任地養育一個孩子相當不容易。而且我認為父母自己的孩子就得自己養,帶倆孩子包括一個孤獨癥孩子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弟弟(妹妹)指望不上,父母怎么過啊? 也就是說,要二胎就等于你沒有對孩子的康復盡全力,因為你也不能不對次子負責啊! 可見,要不要二胎都是賭博,根本不知道哪一個能有更好的結果。與其幻想掉餡餅(不用額外付出而得到二胎的好處),不如先全力做好孩子的干預。要是我賭贏了,二胎的理由就不成立了。 我認為父母的首要任務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人。我把孩子將來的生活安排得再完美,如果那都不是他的選擇,就沒有任何意義。所以,以我有限的能力,不如全力去做第一個層面的事——幫他康復。他康復不了,需要別人來維持他的生命,我不敢想。 ——一位大齡自閉癥人士的父親 03 不管如何美化,生二胎的人本質上是為了自己,是自私的表現,實際上是為了有人養老,為了彌補沒有正常孩子延續香火的遺憾,為了替自己照顧老大。但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老大的康復肯定會受到影響,而且老二也很難幸福。更何況,生二胎能留一個最親的人?不要自作多情了,成年人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有誰有多余的功夫去照顧重度自閉癥的兄弟姐妹? ——一位讀者的留言 04 有條件有能力二胎三胎都可以,沒錢沒條件,就不抱著僥幸心理了,不要說萬一輸了,反正也有經驗。這世界上什么藥都有的吃,就是沒有后悔藥,生孩子不是過家家,一時頭熱,應該慎重考慮、深思熟慮。不要說什么意外意外的,是對孩子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一位讀者的留言 05 父母當然不會后悔。苦了的是二胎孩子。這個孩子負擔著父母的養老,對哥哥姐姐的照顧。她的求學,工作,婚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家境富裕,還好一點。如果家境貧寒,這個孩子的人生有多苦,有多難。 ——一位讀者的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