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的Club種類繁多,豐儉由人,如果你愿意,哪怕成立個“吃橘子不剝皮俱樂部”或者“長生不老俱樂部”都行,沒人管,不過最開始的時候,Club這個詞還有點兒說道,在20世紀以前甚至后期,只要說起Club就專指一類男人社交場所,(體育運動俱樂部、工人俱樂部以及附屬于各種政黨的俱樂部等等),在漫長的歷史里,女人是不能進入的,還好后來可能是發現總是幾個大老爺們兒喝酒吹牛其實也沒啥意思,到了比較現代的21世紀,才算是普遍接納了女性的進入,而且俱樂部也從原來的包羅萬象開始逐漸細化,分成了各種各樣的專業俱樂部,比如高爾夫球啊,保齡球啊,臺球網球乃至天舒成天打的橋牌等等,都搖身一變成了專項俱樂部。 如果有興趣的親,研究俱樂部的發展史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題,從貴族俱樂部逐漸向著平民方向轉化,但仍舊存在一些很神秘的俱樂部,比如共濟會(由石匠泥瓦匠發展而來)、扶輪社(Rotary)、獅子會(Lions)和前次介紹過的青年會(Jaycees)等等,這些俱樂部大多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大多宣稱自己是非政治性的,沒有宗教傾向,并且往往伴隨著某種神秘的儀式,俱樂部大多數是白人,某些俱樂部具有比較高的門檻,不是想加入就加入的。 與國內某些會所類似但也不完全相同,許多俱樂部都是向會員收取一定的會費,同時會提供比較實惠的餐飲和服務,(比外面便宜的酒類是主要吸引力之一,否則年費不是白交了!),當然無酒不成席,很多俱樂部的存在價值至少有一半在于那張酒牌(執照),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俱樂部仍舊保存了一些比較突出的男性特質,是一種很有特色的社交平臺。 (翻譯一下,遍地都是的俱樂部每一個都在名義上積極地為社會上某一個特定階層謀取福利,但它們正在做的卻是通過賣酒和賭錢獲取巨大的錢財利益)。 不出意料,隨著手機社交平臺的興起,FB、油管、Line什么的,都極大沖擊了傳統Club的存續,年輕人的興趣點在迅速轉換,未來這些形態將如何變化,還真是無法預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