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學中,許多句子脫離易理,脫離原文環境來理解就會得出不同的意思。“知至至之,知終終之?!本褪沁@種情況。大家以為解釋通順,意思精彩就達到要求了,這是錯誤的思想。我們不能以讀古代文學作品的要求,認為保證“信達雅”就足夠了。對《易經》的文辭必須基于易理來解讀,絕不能當作文學作品對待。 “知至至之,知終終之?!闭Z出孔子《乾文言傳》。國學大師南懷瑾《易經雜說》作為專題進行講解。感覺意猶未盡,今天我們重新解讀這句話的意思。 ![]() “知至至之,知終終之?!币馑际牵褐揽梢缘竭_就到達那里,知道應該終止了就立即終止。這樣解釋非常通順,很精彩,“信達雅”都做到了。而且好像非常有哲理。如果你這樣理解這句話,已經脫離《易經》,開辟了另一層意思了。知道可以達到的地方我們就到達那個地方,知道該結束了就馬上終止。說得好聽,根本就不具體。懂了這層意義,有什么用?關鍵是怎么才能知道:那個地方可以到達?怎么知道該終止了?而《易經》不是單單務虛的學問,而是虛實結合的大道。說白了都是有的放矢的,不會是有頭沒尾的東西。 理解這句話的關鍵是明確“至”和“終”這兩個字在《易經》中的具體含義。這兩個字與《易經》其他地方出現的“至”和“終”都是相同的含義。例如:“窮理盡性以至于命”,“原始反終”等等。“至”和“終”都與“極”和“變”的意思相同?!兑捉洝肥菢O變之道。而“至”是極至的意思,“終”也是“究”,到了窮盡的地步。到終點了,也是極點。所以,極點,不是開始,就是結束。極點,就是變化之處。 ![]() “知至至之,知終終之?!痹氖墙忉屒跃湃场X侈o為:“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鼻瑸殛枺瑸閯?,為健,為剛。剛健不停地動,這是君子之道。九三爻,為乾卦秩序的內卦邊緣,走出去為九四爻,就是外部卦,完全是高一個層次的新格局。孔子曰:“三多兇,五多功。”所以,我們得到乾卦九三爻動的格局(遇《乾》之《履》),就要勤懇努力,小心做事,就不會有危險。在此基礎上,要通過易卦來判斷,是否應該跨出這一步。所以“君子幾,不如舍?!碧幱诰湃?,這是下卦之至,下卦之終的地方,應該考慮“知至至之,知終終之?!?/p> 孔子在解釋乾卦九三爻曰:“知至至之,可與言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處于乾卦的九三爻,就要考慮是否應該跨出這一步,要考慮自己是否有能力繼續,這時就要用“幾”的方式來做出決策。'幾'的方法指的是用《易經》的道理做出正確的決斷。如果遇到的是乾卦的第三爻,自己有信心,卦爻辭又判定勤勤懇懇,小心謹慎結果“無咎”,所以就可以大膽地邁出這一步。如果是事業,求財求官都會如愿以償。如果遇到的是屯卦的第三爻,雖然自身有才能,足以擔當,但是屯卦六三爻辭是“不如舍”。你應該馬上揠旗息鼓,“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p> ![]() 如果你學習《易經》卦爻辭,象彖辭等,不去用易理來理解,把《易經》當作普通文學作品來讀,真的會讀出許多不可意料的效果來。程頤就是一例,從《易經》中讀出了北宋理學,成為一代理學大宗師?!兑捉洝肪褪巧衿?,無論如何去讀,如何去理解,你都會有收獲,它的特點就是變,可以把你變成大宗師。《易經》的神奇,讀了它,你對它的理解永遠不會錯。在《易經》看來,對錯也是陰陽,對為正確,正確為陽,從陽出發就是從動出發;錯為陰,從錯出發,就是從陰出發,從靜出發。陰為地,陽為天,你從天出發,則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你從地出發,則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進入《易經》的世界,就是進入了和諧的世界,進入了沒有傷害的世界。 如何做到“知至至之”就是用易理來判斷下一步的發展,這是鬼謀?!爸K終之,可以存義?!痹趺磥砝斫猓窟@里“義”就是你的好名聲,像張良功成身退,就是“知終終之”,張良的好名聲,自己命都得以保存。如果該走而不走,貪戀富貴功名,大多會像文種,李斯一樣的結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