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的長征途中,張國濤曾拉來許世友,密謀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暗殺行動。 在張國燾眼中,許世友作為自己的老部下,一向言聽計從,所以他對這次任務抱了極大的信心。 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在最后關頭,這次計劃竟然會功虧一簣,而他更是至死都不知道,這竟然是許世友的將計就計。 許世友究竟用了什么樣的計策呢? 1935年紅軍陷入國民黨包圍圈的時候,許世友遵守黨中央的指示,帶著隊伍開始了漫漫長征。 對于黨中央的指示,許世友向來是言聽計從。 但是許世友沒想到,在長征路上,自己的老上司張國燾竟然會想要將他拉下水。 這一年8月,紅四方面軍已經到達四川懋功。 此時的張國燾正在籌劃一個天大的陰謀,為了實現這個目的,他計劃首先要清除掉兩大“障礙”,朱德和劉伯承。 但是該派誰去完成這個任務呢?張國燾和自己的心腹開始一個個物色人選,很快他們就將目光鎖定在了許世友身上。 許世友在大別山當連長的時候,曾經是他的部下,兩人算是舊相識,許世友對于黨組織的命令也從來不會違抗。另一方面是許世友的手下有一個警衛營,其中全是紅四方面軍的神槍手,讓他來做這個任務是最穩妥的。 于是他當即命人將許世友叫了過來。 許世友這個人平時比較粗枝大葉,張國燾早就摸清楚了他的脾氣,他知道許世友是吃軟不吃硬,便對他十分殷勤。 張國燾從關心許世友的日常生活入手,講到家國主義,再講到從政的事情,最后又若有所指地說道:“一個高級軍官,光靠武力是成不了大事的,要懂政治。” 許世友雖然為人粗獷,但還是聽出了他話間的意思,他脫口問道:“你這是什么意思?” 眼看“魚”已經上鉤,張國燾這才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原來在此之前,張國燾就已經設好了圈套,他表面上答應朱德北上,但是卻在途中設下了陷阱,在朱德和劉伯承進入阿依拉山的時候,趁機將他們殺掉。 為了掩人耳目,他特意讓部隊中的將士全部換上了國民黨軍的衣服,就是為了將所有的罪責全部推到國民黨身上。 張國燾交代給許世友的任務也十分“簡單”,只需要從警衛營中挑選出來幾個神槍手就行,不需要他親自出面。 他還向許世友承諾:“只要這件事辦成了,你就是紅四方面軍的總司令了。” 許世友這下傻眼了,他不明白張國燾究竟為什么要這么做,此時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要怎么將消息傳遞給朱德和劉伯承他們。 正當兩人面面相覷的時候,有人推門進來,突如其來的響動將許世友嚇得一個激靈,他回頭一看,原來是政治部保衛局局長馬煌。 馬煌也是張國燾的心腹之一,為人心狠手辣,做事果斷,深得張國燾的重視。 這次的刺殺任務也主要是由馬煌負責的。 看到馬煌進來的這一瞬間,許世友清楚,自己沒有選擇的余地了,如果自己現在拒絕了張國燾提出的事情,很有可能根本無法活著走出這里。 他的大腦此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了一番,忽然想到了什么一樣眼前一亮,為了避免打草驚蛇,他只能暫時同意了張國燾的要求,等回去之后另想辦法悄悄將消息傳遞出去。 左:許世友 當天晚上回去之后,許世友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時間緊迫,他必須要用最快的速度將這個消息傳遞給劉伯承和朱德。 但是現在周圍都是張國燾的眼線,他連見朱德和劉伯承的機會都沒有。 為了粉碎張國燾的計劃,許世友經過一整晚的深思熟慮,在天色還沒亮的時候,就將還在熟睡的警衛營長叫醒,然后將自己想好的計劃交代給他。 此時事情的關鍵就掌握在這位警衛營長的手中了。 天色一亮,許世友就看到馬煌帶著人馬匆忙朝著紅原口方向奔去,張國燾帶領著騎兵隊伍也緊隨其后。 為了防止出現差錯,許世友也急忙拉來一匹馬跟了上去,很快他們就來到了一個狹長的谷道。 右:許世友 張國燾看到這樣的地形,心中也是喜不自禁,饒是再不懂軍事的人也知道,這種地形易守難攻,是最適合打埋伏的,軍隊只要在這樣的地形遭遇埋伏,基本上都是九死一生。 然而就在張國燾得意萬分的時候,一隊衣衫凌亂的人忽然從一個破廟中跑了出來,直沖著張國燾而來。 張國燾定睛一看,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負責伏擊的馬煌。 他急忙走過去問道:“怎么回事?發生什么事了?” 馬煌哭著說道:“不好了,我們遭了土匪了。” 許世友暗中松了一口氣,看來計劃已經成功了,但他還是佯裝驚訝地問道:“土匪?哪里來的土匪?那我們的計劃呢?” 馬煌不敢說謊,只好如實回答:“當時我們正在準備伏擊的事情,但是還沒等我們弄清楚朱德和劉伯承的位置,突然從側面來了一伙土匪,他們個個身手不凡,不僅打傷了我們,還搶走了所有的槍,計劃……計劃就泡湯了。” 張國燾一聽,當場氣的火冒三丈。 許世友又裝模作樣地問道:“那我的那20個神槍手呢?” “都被綁在了破廟里了。” 鄧小平和許世友 許世友和張國燾忙不迭地跑進了廟中,只見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掛著點傷,甚至還有一部分人陷入了昏迷。 正當他們一個個查看傷員的狀況時,張國燾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樣,他轉頭向馬煌問道:“你自己為什么沒有受傷?” 馬煌忽然愣了一下,不知該作何解釋,他哪兒知道,這都是許世友事先安排好的。 因為張國燾生性多疑,從他派人對許世友嚴密監控就能看得出來,所以許世友就借助這一點,獨獨留下一個囫圇的馬煌,將張國燾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馬煌身上。 果不其然,張國燾這就上鉤了。 馬煌也是嚇得雙腿直哆嗦,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自知現在自己是百口莫辯,強行解釋的話反而有可能越描越黑,干脆直接“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連連向張國燾告饒。 這個行為落在張國燾眼中就變了味兒,仿佛就是在告訴他,這件事就是他干的。 張國燾當即怒不可遏地放下了他的槍,揚長而去。 這次行動在許世友的將計就計之下,化險為夷,這件事的真相張國燾至死都無從得知。 而三年后張國燾趁著祭黃帝陵的時候,逃出了陜甘寧邊區,也再次證明了許世友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投靠國民黨之后,張國燾并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先是加入了國民黨的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也就是“軍統”,后來又先后擔任國民參政會議第二、三、四屆的參政員。 1948年,隨著國民黨在解放戰場上節節失利,張國燾逃往了臺灣,次年又移居香港。 在香港窮困潦倒地生活了將近20年之后,1968年他再次移居加拿大多倫多,在這里生活了11年之后,在一家養老院中孤寂的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而許世友在堅定了黨中央的政策,選擇脫離張國燾的時候,他此后的人生可謂是大放異彩。 1935年8月下旬,在毛主席和周總理帶領著紅軍北上走出草地之后,許世友帶領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和紅三十方面軍,激戰兩天兩夜,全殲胡宗南部四十九師,打開了甘南的門戶。 到達陜北之后,許世友進入紅軍法學繼續深造,這期間也積極參與了參與了揭露張國燾罪行的斗爭。 1938年到1945年,許世友為推動抗日進程,曾三次進膠東,同日偽軍展開激烈的戰斗。 1946年9月,膠東半島幾乎實現了全面解放,進一步強化了山東地區解放軍的戰略地位。 在山東地區,許世友和敵人展開了一次又一次斗智斗勇的戰役,與此同時,毛主席對許世友也是愈發欣賞。 在許世友先后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等著名戰役之后,毛主席曾坦言道:“陳毅打孟良崮,南邊聽粟裕的,北邊聽許世友的。” 在后來的交戰過程中,許世友從不墨守成規,偏聽盲從,而是能夠根據實際情況,改變整個部隊的作戰計劃。 在山東的敵人進入據守要點之后,許世友及時將“運動戰”改為“攻堅戰”。 在著名的濟南戰役中,許世友就擔任了攻城部隊的指揮員,而他所帶領的軍隊,在這次戰役中體現出了充分的軍事素養。 經過雙方8個晝夜的激戰,最終華東野戰軍以2.6萬人換取了國民黨軍10萬余人,獲得了全面的勝利。 可以說,當時毛主席的手指向哪兒,許世友就打到哪兒。 新中國成立后,許世友又參加了抗美援朝戰役,這場足以載入世界軍事史冊的戰役,也在許世友的戰斗史上又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1955年,許世友被授予上將軍銜,這是國家對其功績以及軍事實力的認可。 但是許世友并沒有因此停下戰斗的腳步。 1974年,許世友指揮西沙群島海戰,為保衛中國海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79年,他親自指揮對越自衛反擊戰,直逼越南首都河內,包圍了我國的邊疆。 1985年10月22日,戎馬一生的許世友逝世,鄧小平親自批示了他的臨終遺愿,準許他回到老家和母親葬在一起。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