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貢荊州之域。 春秋時楚郢都。 秦拔郢置南郡。 漢初改臨江郡,尋復曰南郡。 三國初歸蜀漢,后屬吳晉,改新郡。尋復曰南郡,為荊州刺史治所。 東晉為重鎮(zhèn)。 南北朝宋、齊俱稱南郡。梁元帝都城。 隋沿西魏為江陵總管府,又曰南郡。 唐初復為荊州,天寶初改江陵府。上元初,號南都。 宋為荊湖北路治所。淳熙初改荊南府,尋復曰江陵府。 元改江陵路,天歷初改中興路。 明洪武初改荊州府、 清因之,領州一:夷陵州;縣八:江陵、公安、石首、監(jiān)利、松滋、枝江、宜都、逺安。 荊州府沿革表 虞 荊州 商 荊楚 周 楚國 春秋 郢都 秦 南郡 郢、夷陵。 漢 荊州 南 郡 江陵、孱陵、臨沮。 臨江國 夷道、華容、枝江、夷陵、髙成。 東漢 荊州 南 郡 江陵、孱陵、華容、臨沮、枝江、夷道、夷陵。 三國 荊州 南 郡 江陵、公安、枝江、監(jiān)利、西陵、夷道。 晉 荊州 江陵、孱陵、江安、石首、枝江、監(jiān)利、松滋、夷道、夷陵 髙安。 南北朝宋荊州 南 郡 江陵、監(jiān)利、松滋、枝江。 南齊 宜州、拓州、硤州、夷陵、夷道、宜昌。 隋 南 郡 江陵、公安、監(jiān)利、宜昌、枝江、松滋、安興、夷陵州 夷道、逺安。 唐 山南東道 江陵府 江陵、公安、枝江、石首。 南 都 監(jiān)利、松滋、長寧、峽州、夷陵州、宜都、逺安。 五代 荊南 江陵府 峽州、南平。 宋 荊湖北路 江陵府 江陵、公安、監(jiān)利、松滋。 荊南府 石首、建寧、枝江、峽州、夷陵州、宜都、逺安。 元 荊湖北道 上路總管府 江陵、公安、石首、監(jiān)利。 中興路 松滋、枝江、峽州、夷陵、宜都、逺安。 明 湖廣布政使司 荊州府 江陵、公安、石首、監(jiān)利、松滋、枝江、夷陵州、宜都、逺安。 清 湖北布政使司 荊州府 江陵、公安、石首、監(jiān)利、松滋、枝江、夷陵州、宜都、逺安。
注:雍正十三年(1735)升彝陵州為宜昌府;乾隆五十六年(1791),改遠安縣屬荊門直隸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