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是城市的藍圖,更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路線圖。 近年來,西咸新區崛起的主線之一,就是讓規劃走在城市發展的前面,以規劃引領城市建設和發展。 重磅!西咸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曝光!我們整理了其中的重要內容: ▼▼ 編制范圍為西咸新區全域,西起西咸北環線及澇河入渭口,東至包茂高速,北至西咸北環線,南至京昆高速,規劃區范圍882平方公里,規劃城鄉總建設用地36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272平方公里。 ![]() ![]() 西咸新區規劃圖(左右滑動) 規劃將新區全域劃分為120個管理單元(不含機場單元),作為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基本單位。 堅持集約發展,合理框定城市建設總量、限定容量、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高質量,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硬約束,確定人口規模及用地規模。 1.人口容量 新區人口容量為272萬人 2.用地規模 新區城市建設用地272平方公里,人均100平方米。 規劃形成'一心雙軸,一河五組團'的空間結構。
1.居住用地 新區規劃居住用地面積為60.46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設用地的19.68%。 2.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 新區規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面積29.89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設用地的9.73%。 西咸新區土地利用控制圖 3.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新區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面積為41.73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設用地的13.58%。 4.工業用地與倉儲用地 新區規劃工業用地面積30平方公里,占總建設用地規模的比例為9.77%。規劃物流倉儲用地面積9.85平方公里,占總建設用地規模的比例為3.21%。 5.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 新區規劃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面積89.01平方公里,占總建設用地規模的比例為28.75%。 6.公用設施用地。 新區市政公用設施用地規模為5.24平方公里,占總建設用地規模的比例為1.71%。 7.綠地及廣場用地 新區綠地與廣場用地規模為41.74平方公里,占總建設用地規模的比例為13.79%。 8.全域空間控制底線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用地規模為430平方公里:嚴格保護基本農田,基本農田規模為73.33平方公里:嚴控新區開發邊界,用地規模為344 平方公里。 9.道路紅線控制 新區路網總長約2238km,納入紅線管控道路長度604km.占新區道路總長的27%. 西咸新區道路紅線控制圖 10.城市綠線控制 新區綠地廣場總面積為41.74平方公里,其中納入綠線管控面積35.39平方公里,占新區綠地面積的85%。 西咸新區城市綠線控制圖 11.城市黃線控制 新區納入城市黃線用地總用地規模為9.51平方公里。 西咸新區城市黃線控制圖 12.城市藍線控制: 新區納入藍線控制面積為61.69平方公里。 西咸新區城市藍線控制圖 13.城市紫線控制 保護范圍總面積為120平方公里,建控地帶總面積為87平方公里。 西咸新區城市紫線控制圖 生態修復 開展生態修復,利用自然本底優勢,優化渭河、灃河、涇河生態格局,對現有濕地公園進行微地貌改造和調控,修復多元生境,展現水綠交融的自然景觀。 綠地系統 建設城市通風廊道,構建由大型郊野生態公園、大型綜合公園及社區公園組成的宜人便民公園體系,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新區公園綠地面積為35.08平方公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3平方米。 海綿城市 采用“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生態濕地'等低影響開發設施,實現中小降雨10%自然積存、凈化,規劃城市建設區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80%. 生態城區 對標生態城區建設標準,制定覆蓋全區的綠色生態城區、綠色建筑建設要求。 以歷史遺址、河道水系和城市通道為基本骨架,以重點片區地段為節點,形成“片區”+“骨架”的新區風貌特征,即“城園交融,特色棋布,小鎮點綴”的片區特征和“兩帶、兩軸、多點、多線多廊道”的骨架特征。 歷史文化保護 堅守文物保護紫線,劃定120平方公里核心保護區和87平方公里建設控制地帶。嚴格按照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在劃定的保護范圍內切實加強對文物保護單位的管理,建設活動必須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履行手續。 公共服務設施中心體系 建設'新區一片區一社區'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形成多層次、全覆蓋、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網絡。構建社區、小區、街坊三級生活圈。
行政辦公設施 規劃行政辦公用地1.60 平方公里。 文化設施控制 建設多層次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高標準布局建設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劇院等,統籌文化要素資源,合理布局文化產業。 新區規劃文化設施用地2.91平方公里。規劃新區級大型館2處,中型館5處;片區級小型館,圍繞以居住功能為主體的城市片區布置;社區級的文化設施主要為文化活動中心。 教育設施控制 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資源,布局高質量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實現全覆蓋。引進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創新辦學模式,創建一批高水平的幼兒園、中小學校,培育建設一批國際學校、國際交流合作示范學校。 規劃教育設施用地19.49平方公里。規劃小學157所,初中121所,高中52所。 西咸新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 體育設施控制 建設體育健身設施網絡,鼓勵體育設施與其他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 新區規劃體育用地 1.51 平方公里。規劃新區級大型甲級體育場館2處,采取'1場+2館'模式;新區級體育中心5處。居住功能為主體的城市片區結合相應人口容量布置丙級及以下規模的體育類場館,社區級布置體育活動中心。 醫療設施控制 高標準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建設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區域衛生應急體系和專科醫院,全面打造15分鐘基層醫療服務圈。 新區規劃醫療衛生用地3.25平方公里,規劃5處三級綜合醫院,片區設置不低于2級的綜合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合居住區規模靈活布置。 社會福利設施控制 提升社會保障基本服務水平,切實保障殘障人員、老人、兒童的教育、文化、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統籌考慮養老服務設施配置,建立健全未成年人關愛保護體系和殯葬公共服務體系。 新規劃社會福利設施用地 0.67平方公里,新區范圍內社會救助機構床位數應達到10000張以上,包含老年人設施、殘疾人康復設施以及兒童福利設施等。 道路交通系統控制 控制交通戰略走廊和交通設施用地, 構建'七橫五縱'快速路、'八橫八縱'干線性主干路相結合的新區道路骨架,加強田園路建設,串聯生態人文景觀;落實街區制度,提高路網密度,新區規劃路網密度達到8.9 千米/平方千米。 交叉口控制 新區規劃全互通式立交48處,半互通式立交18處,分離式立交4處,合計70處。 西咸新區道路系統規劃圖 公共交通系統控制 大西安軌道線網形態呈棋盤+環+放射型,形成雙軸、雙環(西安環線、西咸環線)的空間結構;軌道線網密度為0.27 公里/平方公里;萬人擁有線網長度為0.88公里/萬人;線路直達率65%,通過1次換乘到達率為100%。新區規劃預留軌道交通場站用地3.75平方公里。 交通設施控制 1.社會停車場 設置社會公共停車場70處,總用地面積0.61平方公里。規劃'P&R'公共停車換乘設施12處,每處用地面積不小于0.3公頃。 西咸新區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圖 2.公交首末站 設置公交場站49處,總用地面積0.66平方公里。 3. 加油加氣站 加油加氣站總占地面積為0.34平方公里。 西咸新區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圖 來源:西咸范兒整理自西咸新區官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