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題目1. 下列不屬于中央銀行一般性貨幣政策主要工具的是( ) A. 再貼現政策 B. 公開市場業務 C. 發行股票 D. 存款準備金制度 2. 一般情況下,如果社會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政府在財政稅收方面應該采取的政策措施為( ) A. 減稅、增加財政支出 B. 增稅、增加財政支出 C. 增稅、減少財政支出 D. 減稅、減少財政支出 3. 人們到博物館看展覽是一種( A )活動。 A. 消費 B. 生產 C. 交換 D. 轉移支付 4. 計算個人可支配收入時,應當從個人收入中扣除( ) A. 個人消費支出 B. 個人儲蓄支出 C. 個人利息收入 D. 個人所得稅 5. 下列關于企業破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它妨礙了經濟進步 B. 企業破產了,國家應該兜底,使其盡快恢復生產 C. 應當不惜代價地避免 D. 在市場經濟中不可避免,具有值得肯定的作用 6. ( )是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可實現股東最終財產權所有權與法人財產權的分離。 A. 承包制 B. 公司制 C. 租賃制 D. 合伙制 7. 與私人產品相比,公共產品的核心特征是( ) A. 強制性 B. 有償性 C. 排他性 D. 非排他性 8. 近年來中國經濟工作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下列屬于積極財政政策的具體措施的是( ) A. 減少財政支出 B. 實行結構性減稅 C. 降低存貸款利率 D. 增加貨幣發行規模 9. 某地有一些無生活收入的寡殘孤幼,政府關心并幫助他們得到起碼的生活條件,這種情況應屬于( ) A. 社會救助 B. 社會保險 C. 社會福利 D. 社會優撫 10. 在市場經濟中,政府往往采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調控經濟。下列措施中,屬于貨幣政策的是( ) A. 央行降低基準利率 B. 財政部發行長期國債 C. 財政部給企業提供補貼 D. 商業銀行提高房貸利率 11. 某皮鞋生產企業通過改進技術和管理,使2016年的產量比上年增加了20%。假如其他條件不變,則意味著該企業( ) ①每雙皮鞋的價值量減小 ②每雙皮鞋的價值量增大 ③勞動生產率提高 ④獲利增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通貨膨脹與商品價格的關系( ) A. 通貨膨脹必然引起商品價格上漲 B. 商品價格越高,通貨膨脹程度就越高 C. 商品價格上漲,通貨膨脹就加劇 D. 商品價格越下降,通貨膨脹就越嚴重 13. 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這就是說( ) ①在一定時期內發行多少紙幣是由國家決定的 ②紙幣面值(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國家決定的 ③每種面值的紙幣各發行多少是由國家決定的 ④每種面值的紙幣各代表多大價值是由國家規定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4. 期貨交易是商品交換的一種方式,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個時期內按協議價格和數量進行交易。商品價格決定于( ) A.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但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 B. 供求關系,但受到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影響 C. 個別勞動時間,但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 D. 供求關系,但受到使用價值的影響 15. 經濟學中“資源是稀缺的”說法是指( ) A. 資源是不可再生的 B. 資源終將被消耗殆盡 C. 資源必須留給后人 D. 相對需求而言,資源總是不足的 16. 下列政府財政支出項目中,屬于轉移支付的是( ) A. 購買辦公設備 B. 興建國防工程 C. 支付公務員薪酬 D. 發放失業救濟金 17.下列選項屬于商品的是( )。 A.自然界中的空氣、陽光 B.人們為災區捐獻的物資 C.超市中的水果 D.農民自己生產并用于自己消費的糧食和水果 18.社會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的結果是( )。 A.剩余價值的產生 B.相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C.絕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D.超額剩余價值的產生 19.下列關于匯率變動的影響,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匯率變動后,如本幣對外貶值,由于獎入限出,對進口有利,對出口相對不利 B.匯率變動后,如本幣對外貶值,貿易逆差減少以至順差增加,必導致增加該國貨幣投放量,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推動價格上漲 C.對于貨幣兌換國家,如本幣對外幣有升值之勢,使大量國外資金流入,以謀取利差 D.匯率變動通過進口商品價格變化而體現 20. 某國有企業在改組為股份制企業時,職工老張購買了該企業面值20000元的股票。年終分紅時,老張獲得了3000元的股息。這3000元收入屬于( )。 A.勞動收入 B.福利收入 C.資本收入 D.按勞分配 21.目前,市場上方便面的品牌和種類眾多,為了在消費者中占有一席之地,各生產廠家大打“價格戰”,紛紛采取各種促銷手段,不惜以較低的價格銷售其產品。這種市場可被稱為( )。 A.貨幣市場 B.資本市場 C.賣方市場 D.買方市場 22.下列有關互補商品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①互補商品中的一種商品需求量減少,會導致其互補商品需求量減少 ②互補商品中的一種商品需求量減少,會導致其互補商品需求量增加 ③乒乓球和球拍、汽車和汽油均為互補商品 ④公交車和私人轎車、洗衣粉和肥皂均為互補商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近年來我國高鐵全方位拓展海外市場,其影響力和發展力不斷提升。中國高鐵“走出去”( ) A. 有助于逐步壟斷海外的高鐵市場 B. 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競爭優勢 C. 能夠不斷的深化國際分工與協作 D. 不利于國內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 24. 在市場經濟中,有三種機制交互作用,猶如一只“看不見的手”,自發調節著資源的配置,推動著社會經濟活動的有效運行,這三種機制分別是指( ) A. 價格機制 B. 市場機制 C. 供求機制 D. 競爭機制 25.市場經濟,是指依靠價格、供求、競爭等市場機制實現各類經濟資源配置的一種社會經濟運行方式。下列有關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理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與其他任意國度或社會形態下的市場經濟無異 B.核心問題就是要正確地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問題 C.市場調節配置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D.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實行市場經濟被載入憲法 26.當消費者處于均衡狀態時,( )。 A.消費者在既定收入和商品價格下得到了最大滿足 B.消費者可以通過增加某種商品的消費來最大化效用 C.消費者實現了效用最大化 D.消費者可以通過改變商品組合而使效用增加 27.下列屬于治理通貨膨脹的措施的有( )。 A.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B.限制企業提高商品價格 C.降低銀行利率 D.通過反壟斷法限制價格壟斷 28.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經濟社會(即某一國或某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動)的市場價值;國民生產總值(GNP)指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要素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則下列選項關于這兩個經濟概念表述不正確的有( )。 A.從定義可以看出,GDP強調的是地域概念 B.從定義可以看出,GNP強調的是人口概念 C.假如一個美國公民在中國工作,取得的收入可以計入美國的GDP中 D.假如一個在日本工作的英國公民,取得的收入可以計入到日本的GNP中 29.下列經濟指標與衡量對象對應關系正確的有( )。 A.基尼系數——居民生活水平 B.赤字率——財政風險 C.國內生產總值——國家經濟狀況 D.消費者物價指數——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 30.我國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不會使人民幣大幅度升值,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影響有( ) A. 不利于擴大出口 B. 會增強我國產品在國際貿易市場的價格競爭力 C. 不利于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D. 在一定程度上大幅降低進口成本 經濟題目答案解析1.【答案】C。 【解析】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有三樣“看家法寶”: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業務。C項應選。 2.【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擴張性財政政策。社會總需求明顯小于社會總供給,說明社會需求不足,應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通過減稅、增加支出等手段擴大社會需求。 3.【答案】A。 【解析】消費是指利用社會產品來滿足人們各種需要的過程。人們去博物館看展覽,即通過支付相應費用達到觀賞的目的,A項正確。 4.【答案】D。 【解析】個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個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繳納的所得稅、遺產稅和贈與稅、不動產稅、人頭稅、汽車使用稅以及交給政府的非商業性費用等(統稱非稅支付)以后的余額。D項正確。 5.【答案】D。 【解析】市場經濟是主要是依靠市場機制來運行,市場機制包括價格機制、競爭機制、供求機制和風險機制,在風險機制中,破產又是風險機制運行的最關鍵條件。風險是市場經濟中不可避免的,也就是因為有破產的風險,才會存在優勝劣汰,市場經濟才能不斷得到發展。所以ABC頂錯誤,而D頂正確。 6.【答案】B。 【解析】公司企業是按所有權和管理權分離,出資者按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創辦的企業。主要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7.【答案】D。 【解析】私人產品顧名思義是屬于私人所有,因此具有排他性,與此相對,公共產品是一定范圍內的成員共有的產品,則其核心特征必然是非排他性,否則就不成其為公共產品。但公共產品未必是無償的或強制的,也有很多公共產品是自愿有償取得的。 8.【答案】B。 【解析】財政政策主要通過稅收、補貼、赤字、國債、收入分配和轉移支付等手段對經濟運行進行調節,推行結構性減稅可以降低企業負擔,促進投資,增加就業,擴大內需。 9.【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社會救助的含義。社會救助是指國家和其他社會主體對于遭受自然災害、失去勞動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給予物質幫助或精神救助,以維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種措施。A項正確。 10.【答案】A。 【解析】貨幣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影響經濟活動所采取的措施。B、C項主體錯誤,財政部制定的屬于財政政策,D項既不是財政政策也不是貨幣政策,因而選擇A項,主體為我國中央銀行。 11.【答案】D。 【解析】商品的價值量取決于生產該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與個別勞動時間無關。①②表述不正確。D項正確。 12.【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通貨膨脹的產生和影響。通貨膨脹指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于貨幣實際需要,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的上漲現象,由定義來看,通貨膨脹必然引起商品價格上漲,A項正確;BC項,通貨膨脹引起商品價格上漲,而不是商品價格上漲導致通貨膨脹;D項說法錯誤。 13.【答案】A。 【解析】考查紙幣。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但在一定時期內發行多少紙幣是由國家規定的。紙幣的面值(1元、10元、50元、100元)是由國家規定的,每種面值紙幣各發行多少是國家規定的。每種面值紙幣的購買力國家無權規定,紙幣面值代表多大價值不是國家確定的。A項正確。 14.【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價值和價格的關系: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受到供求關系影響,價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15.【答案】D。 【解析】資源的稀缺性是相對于人類無限的需求而言的,人的需求具有無限增長和擴大的趨勢,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勞務,從而需要更多的資源,而在一定時間與空間范圍內資源總是有限的,相對不足的資源與人類絕對增長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資源的稀缺性。 16.【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財政支出。政府財政支出包括轉移支付和政府購買。政府轉移支付:指政府的社會福利等支出,如衛生保健支出、收入保障支出、退伍軍人福利、失業救濟和各種補貼等方面的支出,它是一種不以購買本年的商品和勞務為目的而作的貨幣性支付。政府購買:指政府對商品和勞務的購買,涉及各種項目,包括購買軍需品、警察裝備用品、政府機關辦公用品、付給政府雇員的酬金、各種公共工程項目的支出等。故A、B、C項屬于政府購買;D項屬于政府轉移支付。 17.【答案】C 【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A項不是勞動產品,不是商品;B、D項是勞動產品,但沒有用于交換,不是商品;C項中超市中的水果是勞動產品且用于交換了,是商品。故本題選C。 18.【答案】B 【解析】絕對剩余價值是指在一定的必要勞動時間內,通過延長工作日,增加剩余勞動時間而增加的剩余價值;超額剩余價值是個別資本家采用先進設備和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其產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而產品又按社會價值出售獲得的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是指在工作日一定的條件下,用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從而延長相對勞動時間的辦法來增加的剩余價值,實際上是社會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的結果。故本題選B。 19.【答案】A 【解析】匯率變動對國內物價的影響:匯率變動以后,如本幣對外貶值,由于獎入限出,對出口有利,對進口相對不利,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國內市場的商品供應趨于緊張,價格趨于上漲。A項表述錯誤,其余選項均正確。故本題選A。 20.【答案】C 【解析】資本收入是指資本所有者借出資本而獲得的利息,以及投資獲得的股息、紅利、企業利潤等。題中3000元的股息顯然屬于資本收入,故本題選C。 21.【答案】D 【解析】通過題干的描述可知,目前市場上的方便面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況,因此其市場價格是由消費者也就是買方起支配作用的,這種市場即被稱為買方市場。故本題選D。 22.【答案】A 【解析】互補商品,即兩種商品共同滿足一種欲望。通俗地講,如果兩種商品必須組合在一起才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那它們就是互補商品。由其定義不難看出④錯誤,故可排除B、D兩項。以互補商品汽車和汽油為例,如果汽車的需求量減少,那么汽油的需求量必然會跟著減少,而不可能增加,所以②表述錯誤,排除C項。故本題選A。 23.【答案】BC。 【解析】A項說法“有助于逐步壟斷海外的高鐵市場”錯誤,并不能說壟斷。D項“不利于國內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說法錯誤,實際上有利于。 24.【答案】ACD。 【解析】市場機制包括:價格機制、競爭機制、供求機制、風險機制。ACD項正確。 25.【答案】BC 【解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公有制、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緊密聯系的,與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形態有根本的不同,A項說法錯誤。1993年3月召開的八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順利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把“國家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實行計劃經濟”等內容修改為“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D項錯誤。B、C說法均正確,故本題選BC。 26.【答案】AC 【解析】消費者均衡,就是指在一定收入和價格條件下,消費者購買一定數量的各種商品所能獲得的總效用最大時的狀態。B項和D項分別提到消費者可以用增加商品消費和改變商品組合來提高效用與均衡的含義相矛盾,故排除。故本題選AC。 27.【答案】ABD 【解析】通貨膨脹是指因貨幣供給大于貨幣實際需求,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A項措施可以減少貨幣供給,B項和D項措施可以穩定物價,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通貨膨脹。C項降低銀行利率,會導致貨幣供給增加,不利于通貨膨脹的治理,排除。故本題選ABD。 28.【答案】CD 【解析】根據定義可知,GDP強調的是地域概念,美國公民在中國工作,不在美國境內,其所得不能計入美國GDP中,但可以計入美國的GNP中,故C選項說法錯誤。選項D中,英國公民在日本工作所取得的收入只能計入到日本的GDP中。故本題選CD。 29.【答案】BC 【解析】A項基尼系數是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B項赤字率是衡量財政風險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指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赤字率表示的是一定時期內財政赤字額與同期國民生產總值之間的比例關系。C項國內生產總值(GDP)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D項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故本題選BC。 30.【答案】ACD。 【解析】人民幣升值后,會導致中國的產品在外國市場上價格升高,競爭力下降,不利于擴大出口和對外貿易,因此AC正確,B項錯誤;人民幣升值之后,外國商品在中國市場上會價格降低,有利于進口。ACD項正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