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身高就像孩子們的成績一樣,是經常都會被家長及其他大人們用來討論的一個話題。而且由于身高是個外在的特征,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很容易產生對比,更加容易被討論。身高不止是會影響個人形象,也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擇偶,甚至也會影響到擇業,所以不得不讓人提高重視。 許多人都知道,孩子在青春期是身體的成長發育期,在這個期間身高也會增加得比較快,所以都知道這個階段孩子正在長身體,從而給孩子吃各種營養品。 但是除了營養之外,還有一點經常會被人們所忽略的關鍵點,并沒有得到家長們的足夠重視。那就是睡眠。 朋友家的兒子,目前正在讀小學五年級,朋友及她老公二人身高都不算矮,但是他們兒子的身高卻比同齡人矮了一截。然后他們給予孩子的營養品都不算少,按理說不至于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前兩年已經出現這種情況,他們只是覺得可能是生長發育得比較慢,就沒有特別注意,到今年他們著急了起來,就帶孩子去看醫生。醫生經過全方位的診斷后得出結論:孩子的身高不足很有可能是因為睡眠質量低導致的。 原來,朋友為了鍛煉孩子的意志力,幾乎每天早上都在6點到6點半之間就把兒子叫醒,然后要么是全家一起到戶外做運動,要么是在室內進行技能學習。而偏偏是這個過于早起的習慣,影響了孩子的身高發育。 身高是受到體內的生長激素影響的,而生長激素主要是在晚上分泌。生長激素分泌得越多,就越有助于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同年齡段的人所需要的睡眠時間也不一樣,說明不同年齡段的人生長激素的分泌時間段、數量的多少也不一樣。 一般有兩個時間段里,人體內的生長激素分泌得最多,這兩個時間段分別是晚上9點到凌晨1點,凌晨5點到早上7點。朋友孩子在6點多就起床,就影響了生長激素的分泌,成為了影響孩子身高的主要原因。 而通常人需要在入睡后半小時到1小時,才會進入到深度睡眠的狀態。所以家長們千萬要記得,在7點前不要把孩子叫醒,讓他們得到充足的睡眠,同時晚上也要早睡,以保證生長激素得到充分的分泌。 如何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這些方法被證實有效 首先是要保證有足夠的營養補充。鈣、鐵、鋅、維生素等,都要得到充分的補充,以達到營養均衡。蔬菜、水果、蛋白質、肉類、五谷雜糧,都要進行一定的調和,交替著吃,不能挑食。這些營養物質是維持生長激素能夠正常分泌的必要前提。特別是鋅和鈣的補充,對于生長激素的分泌來說是重中之重。鈣有利于人體骨骼的發育,而鋅有助于人體對鈣的吸收。 但并不是說這些營養物質補充得越多越好,相反地,過多還可能會適得其反,產生不良的效果。這就涉及到第二點:保持適當的饑餓感。 保持適當的饑餓感,不是要讓孩子們一直都維持在感到饑餓的狀態。它的關鍵點有三個:7分飽、餐前饑餓、減少或避免吃零食。 7分飽意思是不要讓孩子每餐都吃到肚子撐的程度,一次性攝入過多反而會影響身體對營養的吸收。 餐前饑餓意思是在飯點之前,自身能夠感覺到有些饑餓的感覺。比如說學校的午餐都在12點開始,那么孩子在11點到12點之間產生饑餓感是很適合的。可以增加食欲以保持三餐的正常進行,避免厭食情況的發生。而零食通常是在三餐之外進行的,攝入過多就很容易對正餐的食欲產生影響,對生長激素的分泌不利。 還有一點就是運動。運動即可以保持人體健康,也可以促進生長發育。運動對于生長激素分泌的促進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因為運動可以刺激人體內對于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也可以促進人體對它們的吸收。 特別推薦的是球類運動。因為大多數球類運動,它的運動效果明顯,幾乎可以使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動起來,使各個部位都得到充分的鍛煉。這樣有利于體內分泌的生長激素得以到達每個部位,使其可以更好地發育。 而如果喜歡跑步或者有跑步的習慣,可以嘗試踮著腳尖跑步。因為人的腳底下有許多穴位,通過刺激它們,有助于增加生長激素的分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