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方可身體健康,若平衡被破壞,陰陽二氣某一端必然會出現不足或太盛之象,從而誘發一系列不適之證,因此偉大的中醫,也實踐總結出很多辯證論治法,如“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寒之、寒則溫之等等”,以八綱辨證為總綱,更遵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總之任何治法,都是通過金石草木藥材的偏性,來糾正人體的偏性,從新建立“平衡”。 點擊加載圖片 當下男科之疾,以“性、腺、精、育”劃分出4大主癥,以男性功能問題為首,此證雖然不是惡疾,不取性命,但其之害,不用多言,臨床功能障礙之疾,證型也頗為之多,并非一味地指責于“腎”,五臟六腑、濕熱邪淫即可所致。(詳情可點擊查看之前文章——行事快慢,取決于心之主宰、肝之疏泄與腎之封藏) 就當今男子,以酒為漿,以車為步,熬夜,縱欲等不良習慣,造成多臟多因素之局面,于我統計之檔案,單一的腎虧腎虛所致及其少見,很多都是濕熱與虛證并存,虛實夾雜于一體,本虛標實者眾多。 點擊加載圖片 濕熱在肝、則宗筋弛縱濕熱在下焦,則精室被擾濕熱在膀胱,則尿頻尿急臨床常見肝經濕熱之痿癥,濕熱下注之遺泄之證等等,往往這些患者,羞于診治,不知辯證,自服補益之品,結果自然就愈補愈甚,愈來愈重;針對這些患者我采取“先清后補”的治法,用藥調理分為2步:第一步先用“清利濕熱”的方子,根據患者濕熱邪淫的表象選擇,如瀉肝湯、八正散、四妙丸等等,此時基本病愈一半,第二步再用“補益肝腎”的方子達興陽或固攝之功,同時以資鞏固即可。點擊加載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