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杰作
跨國美瀑__德天
中越邊境,有一條發源于廣西靖西縣的歸春河。它從靖西流經越南再蜿蜒而出,在大新縣碩龍鎮的德天村遇斷崖傾瀉而下形成瀑布,隨地名德天取名為“德天瀑布”。它如一顆璨燦的明珠,鑲嵌在連綿的國境線上,在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組織的“選美”活動中,居西藏藏布巴東瀑布群之后榮膺中國最美瀑布第二名。


德天瀑布與越南板約瀑布相連,是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的跨國瀑布。瀑布氣勢磅礴,一波三折,層層跌落,水勢激蕩,聲聞數里。瀑布河水時急時緩,時分時合,迂回曲折于參天古木間;更有花草掩映,百鳥低徊。





主瀑布寬約200余米,高60米,縱深約70米,年均流量50立方米/秒,是黃果樹瀑布的5倍。瀑布由多道湍流穿過叢林直落而下,呈三級跌落。
第一級河水沿筆直的山勢,俯沖而落在百多米下的山潭中,銀瀑飛瀉,震魂攝魄的風采與魅力,搖動人之心旌。第二級比較低緩,山勢在此造了一個幾十米寬的臺階,讓第一級瀑布猛沖而下后有一個喘息的機會,然后蓄勢而發,形成了最為壯觀的第三級。在第三級已匯聚了從源頭流出的四散的河水,幾乎是垂直流下的水幕,沖擊著寬廣的河面,流淌出一幅掩映在綠樹懷抱中的天然畫卷。







德天瀑布上首有“53號界碑”。
“五十三號界碑”歷史上正式稱謂叫“中法廣西安南第五十三號界碑”。是云貴總督岑毓英在清政府授意下,根據“中法天津條約”,經過近三年的勘界活動后,于一八九六年在德天瀑布上游處立下的。界碑為青石,高不足2米,碑面凹凸不平,破損嚴重,兩側各缺一豁口。碑身正書“中國廣西界”,下附法文,碑面向著越南一方,碑后為中國。

在“五十三號界碑”東側,有中越重新勘界后于2001年敷設的835號界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