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股票,做投資,其實是自我認知的一個過程。 前面我寫了三篇,用戶好評度都很高。 我個人比較注重戰略層面,而不在戰術上糾結。 用簡單的邏輯和方法論,來搞定復雜的投資問題。 因為價值比較高,后期如果開課,可能會全部刪除掉,之前的幾篇還沒看的,有空抓緊看一眼哈。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這樣的想法是錯的,也是被灌輸的。 如果漲就是賺錢,跌就是虧錢,那么你這是什么行為? 賭博行為,賭大小。 猜對贏錢,猜錯數錢,是不是這個道理。 你自己品品。 (先暫停2分鐘給大家思考下,看看自己過往的炒股行為,是不是跟賭大小一樣,這點很重要。因為我注重的是大家的成長和收獲,文章是否流暢通順我無所謂) 那如果我們現在的行為是在賭大小,那為什么我們會掉入這種陷阱,和大腦是怎么被植入的這種想法? 之前我們有提到過,企業的發展需要長久的經營。 如果股價波動是由企業的內在價值所決定,那么,短期內股價會產生巨大的波動,難道是公司價值產生巨變嗎? 肯定不是的。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大多數短期內股價的波動是和價值毫無關系。 而更多短期內的漲跌,都是人為操作。 所謂的漲和跌,不過是被定義出來的而已。 這個部分就涉及股票交易規則的基礎常識了,留個思考題:每天的股價是怎么計算出來的? 既然漲和跌是定義出來的,那么漲跌和賺不賺錢就不是必然聯系。 (今天的內容比較費腦子,大家多復盤下) 也就是說,漲了不代表你就賺錢,跌了也不代表你虧錢了。 舉個例子: 你10塊買了一支股票,不管漲到11塊,還是跌到9塊,對你來說都是一樣的。 為什么? 因為你僅僅只是買入了,你想要得出最后的結果,只有在你賣出的時候,才能確定贏和虧。 也就是說,漲到11塊,你不賣,你就沒賺,跌到9塊,你不賣,你就沒虧。 你們家幾代人的共同努力,花300萬買了一套市區的學區房,后來漲到了500萬。 但是這個房子是你們的剛需住宅,自己要住的,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拿去賣的。 表面上,你是賺了200萬,但你口袋里有多出來的200萬現金可以用嗎? 沒有的,是不是。 再舉個更簡單的例子: 你花10塊錢去菜市場,買了1斤豬肉。 突然來了個人,大喊,明天豬肉要漲到15塊一斤了。 大爺大媽所有人都急了,跑去搶著買,甚至有人愿意出價12,13塊來買。 結果,第二天,相關工作人員來說,昨天那人是個傻子,大家都不要信哈。 隨后,一堆人,跑來想退豬肉,退錢。 甚至10塊,9塊,8塊都愿意退。 由于這兩天,豬肉事件鬧得比較大,上面就決定好好查查,最后發現,那個相關工作人員也是個騙子。 他和那個傻子是一伙的。 結果,兩天的時間,豬肉鋪里還是那么多肉,但是每斤白白賺了幾塊錢。 而買肉的大爺大媽,似乎也忘了,原來豬肉是買來吃的。 折騰了兩天,肉沒吃上,還折騰兩天。 像不像一直被割韭菜的你哈。 總結: 1 短期的漲跌,都是被定義出來的。 2 只要不賣,賺和虧都跟你沒關系 3 不懂的時候,就不要瞎買,造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