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oot id="ukgsw"><input id="ukgsw"></input></tfoot>
    
    • 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王彬彬 | 魯迅與中醫藥的糾葛

       ldjsld 2022-05-16 發布于廣西
                                             王彬彬 中國歷史評論 2022-05-10 12:00

      魯迅說過很激烈地否定中醫的話,于是,魯迅對中醫的態度,魯迅與中醫的關系,就成了被反復談論、研究的問題。這方面的文章實在很多。有的文章,態度很嚴肅,是在學術的意義上探討問題;有的文章,則寫得很隨意,非學術的立場、動機左右著作者的判斷。大體說來,這些文章的基本觀點有三種。第一種觀點,是認為魯迅始終反對中醫。這種觀點有一個人所共知的邏輯前提: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魯迅是始終反對傳統文化的,中醫自然便在始終反對之列。第二種觀點,是認為魯迅其實并不真的反對中醫,那些強調魯迅反對中醫的觀點,是對魯迅的誤解。第三種觀點,是認為魯迅本來是反對中醫的,但后來改變了對中醫的看法,從反對變化到不甚反對。

      本文的目的,則在說明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魯迅雖然多次發表過否定中醫的言論,但在中國近現代反對中醫的思潮中,魯迅的言論不值一提;如果把魯迅視作中國現代反對中醫的代表性人物,那真是極大的誤解。從清末開始,從官方到民間,從醫學界內到醫學界外,一直有人旗幟鮮明地反對中醫,而言論的激烈遠超魯迅者,也大有人在。許多人是以很學術化、理論化的方式發表反對中醫的意見,而魯迅反對中醫的意見,都是以片言只語的方式出現,總是在談論別的問題時,順便發表幾句對中醫的看法。魯迅從未寫過專門談論中醫的文章。或許有人會說,魯迅是一個文學家,怎么可能有資格專門寫文章批判中醫?我的回答是:在近現代反對中醫的人士中,許多人是以非醫學專業的身份寫了專門反對中醫的文章,例如傅斯年反對中醫的文章就很著名,而魯迅是在日本的西醫學校接受過很專業的現代醫學教育的,他完全有資格以專業人士的身份系統地表達對中醫的認識,但他并沒有這樣做。

      第二個問題,是談論、研究魯迅與中醫之關系者,往往混淆了中醫與中藥的區別,往往把中醫與中藥混為一談。其實,“醫”與“藥”是兩個概念,甚至是兩個領域。“中醫”與“中藥”也是絕對不能視作一回事的。中國近現代反對中醫的陣營中,也一直有兩種態度。一種態度是對中醫中藥一起否定;另一種態度,則是主張“廢醫存藥”,即反對作為醫學的中醫,但對作為藥物的中藥,則認為可部分保留其存在的權利。比較起來,連中醫中藥一齊反對者,占少數,而大多數反對中醫的人,是同意“廢醫存藥”的。魯迅的態度,正是廢醫存藥的態度。魯迅反對作為醫學體系的中醫,反對中醫的那些虛玄渺幻的理論,這是沒有疑問的。但是,魯迅又是認可某些中藥的有效性的。

      一、魯迅的反中醫不值一提

      雖然從《狂人日記》這樣的小說里,我們便能看出魯迅對中醫的態度,但魯迅明確地表達對中醫的否定,是從《吶喊·自序》始。在這篇自序里,魯迅一開始就敘說了父親當年患病求治的情形。魯迅在四年多的時間里,幾乎每天在當鋪和藥店之間奔波。從家里搜尋些衣服首飾,趕往當鋪,換了點錢后又趕往藥店,為父親買藥。開方的是紹興名醫,用的藥引也十分奇特,諸如冬天的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原配的蟋蟀、結子的平地木之類,但是,父親的病卻日重一日,終于亡故了。不久,魯迅到南京進了軍事學堂,開始接觸西學,包括西方現代醫學,讀了《全體新論》和《化學衛生論》之類的書,這使得魯迅對中醫發生了深刻的懷疑:

      我還記得先前的醫生的議論和方藥,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同時又很起了對于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從譯出的歷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的維新是大半發端于西方醫學的事實。①

      魯迅在此后的十幾年里,雖然又多次發表過對中醫不敬的言論,但《吶喊·自序》里的這一番話,卻一直是他反對中醫的代表性言論。“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這樣一個斷語,等于把中醫一棍子打死了。
      魯迅寫下這番話時,已經是1922年12月了。在此之前,俞樾、吳汝綸、嚴復、梁啟超等人早就發表過懷疑、否定中醫的言論了,有的態度之激越、觀點之激烈,都遠遠超過魯迅。至于在此之后,否定中醫的言論就更加系統、更加學術化,言辭往往也更加尖銳,態度也往往更加決絕。
      迄今為止,談論、研究中國近現代史上所謂中西醫之爭的文章,不勝枚舉。專著性的著作,則有兩種。一種是趙洪鈞所著《近代中西醫論爭史》,學苑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了該書的修訂版;一種是華東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2005屆博士研究生郝先中的博士論文《近代中醫廢存之爭研究》。這兩種專著性的著作,都對中國近現代史上的所謂中西醫之爭有比較系統的梳理。趙洪鈞著作初版要早出許多年,算是開創性的著作。但郝先中的博士論文在命名上更為準確。在中國近現代,其實沒有通常所謂的中西醫之爭,而只有中醫廢存之爭。從中醫界到社會上,都沒有形成否定西醫存在合理性的力量,相反,倒是西醫站穩腳跟后,從西醫界到社會上,都有著否定中醫存在合理性的強勁思潮。所謂中西醫之爭,實質是是否賦予中醫與西醫同等存在權利的爭執。
      章太炎的業師俞樾,算起來是魯迅的師祖。俞樾生前寫過一篇《廢醫論》,問世于1885年。趙洪鈞說,此文其實寫于1879年。趙洪鈞認為,俞樾所謂的“廢醫”,“就是指廢止中醫”,而“考慮到俞氏和李鴻章關系密切,故他必然會接受洋務思想而主張引進西醫”。②如果趙洪鈞的判斷成立,那俞樾便是中國反對中醫的始祖;也意味著早在魯迅出生之前或只有三四歲時,中國就有人主張廢止中醫了。稍后的吳汝綸,反對中醫的態度更為堅決。趙洪鈞列舉了吳汝綸反對中醫的一些言行,竟有十五條之多。這里略舉幾例。1891年,吳汝綸在答肖敬甫的信中,為友朋們仍然只信中醫而不信西醫痛心疾首:“今西醫盛行,理鑿而法簡捷,自非勞瘵痼疾,決無延久不瘥之事。而朋好間至今仍多信中國含混醫術。安其所習,毀所不見,寧為中醫所誤,不肯一試西醫,殊可悼嘆。”③吳汝綸直斥中醫為不可信任的“含混之術”,這與魯迅后來的“騙子”說也差不多,而魯迅要到三十多年后才發表對中醫的批判。1893年,在致吳季白信中,吳汝綸說:“近日五洲醫藥之盛,視吾中國含混謬誤之舊說,早已一錢不值。”④1897年,在答王合之信中,更主張中國古代醫書,“盡可付之一炬”。⑤在魯迅表達對中醫的不滿之前許多年,吳汝綸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表達了對中醫的否定,言辭之激烈絲毫不遜于魯迅。同一時期,梁啟超、嚴復等也從西方科學的角度,指責中醫理論之虛妄。
      在清末,便有激烈地否定中醫的潮流。進入二十世紀,否定中醫的聲浪更其高漲,對中醫的極其嚴厲的譴責、極其猛烈的攻擊,時有所見。1903年,虞和欽以《理學與漢醫》為題發表文章,認為“漢醫之足以亡種,蔽其罪曰不明理學而已”;“吾漢醫之于吾種,一蔽精喪神之鴉片”;“是知欲禁吾漢醫之怪術,不可不發明理學以消長之”。⑥說中醫足以“亡國滅種”,稱中醫為“怪術”,這就比二十年后魯迅說中醫是有意無意的騙子,要厲害多了。朱笏云在以《中國急宜改良醫學說》為題發表的文章中,則說:“今世最可痛、最可惡、不能生人適能殺人者,非吾中國之醫乎?吾中國之醫,不知解剖,不辨物性,不諳生理及病理”。⑦這簡直是在咬牙切齒了。
      民國時期,反對中醫的學術上的代表性和領袖性人物是余云岫。余云岫1879年10月生于浙江鎮海。1905年以公費赴日本留學,1908年進入大阪醫科大學學習;1916年從大阪醫科大學畢業,回國從事醫學研究和醫學實踐。⑧余云岫對西醫學和中醫學都有精深的研究,在當時的中國醫學界有很高的學術地位。早在1917年,余云岫就出版了專著性質的《靈素商兌》,對中醫的理論進行系統的批判。此后的幾十年間,余云岫發表了一系列學術性很強的批判中醫著作。余云岫極力反對“中醫”與“西醫”的說法。他反復強調,醫學只有新舊之分,而無中西之別。因此,他堅持把西方醫學稱作新醫,而把中國傳統醫學稱作舊醫。他不遺余力地證明,舊醫是必須消滅、廢止的。“舊醫學說是一定要被淘汰的,是天演一定不可逃的劫數”。⑨這是余云岫堅定的信念。
      民國時期,以中央政府的名義對中醫實行限制、取締的事件,發生過兩次。第一次,是發生在1912年7月召開的全國臨時教育會議上的“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第二次,是發生在1929年2月召開的中央衛生工作會議上的“廢止舊醫案”。第一次,算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教育部的行政行為;第二次,則是中華民國南京政府衛生部的政治舉措。
      1912年7月召開的全國臨時教育會議,是中華民國成立后召開的第一次中央教育會議。魯迅作為教育部社會教育司職員,自然對會議情形很了解。會議7月10日開幕。其時蔡元培還是教育總長,主持了開幕式。幾天后,蔡元培便辭職,由教育部次長范源濂代理總長。這個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開了一個月,魯迅日記中幾次言及此次會議。7月15日日記有“上午至教育會傍聽少許”⑩的記述。7月12日日記曰:“聞臨時教育會議竟刪美育。此種豚犬,可憐可憐!”?在學校教育中刪除美育,這令魯迅悲憤不已。其實,這次中央教育工作會議,還在醫學教育中刪除了中醫教育。這意味著北京政府教育部認為,各醫學專門學校的專業教育,就是指現代醫學教育,也就是西醫教育。把中醫排除在學校教育之外,自然令中醫界大恐慌。中醫界于是有了第一次救亡圖存的運動。1913年底,由全國十九省市中醫界人士組成的“醫藥救亡請愿團”晉京向中央政府請愿,要求將中醫知識納入正式的學校教育系統。趙洪鈞敘及此事時,說:“這是中國歷史上,全國中醫界動員起來與當局進行斗爭的第一次。為中醫爭得辦教育的權力(利),是關系到中醫興廢的大計,應予高度評價。”?中醫要生存,不僅要與各種各樣的民間人士戰斗,還要與“當局”抗爭。可見,中華民國一成立,中醫的處境便很不妙了。
      1929年2月南京政府衛生部廢止中醫的行為,又引發中醫界的晉京請愿。作為中醫界代表參與其事的陳存仁在其著作《銀元時代生活史》中,對此事敘述甚詳。先是,南京政府衛生部召開全國性的衛生工作會議,參加者為各市衛生局長、各省醫院院長、官辦醫學院院長,外加各地著名西醫,共一百二十人。著名的反中醫學者余云岫向大會提交了“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之障礙案”,會議通過了這個議案。通過這個議案,就意味著衛生行政部門將釆取逐步淘汰中醫的政策。民國時期,上海是中醫的大本營。消息傳到滬上,滬上中醫界一片嘩然。他們舉行全市中醫停診的運動。那時節,中醫還占據著主要的醫療市場。一般人有病,還是向中醫求治。上海全市中醫停診,就是以罷工的方式向政府施壓了。然后,他們決定邀請全國中醫界代表到上海開會,商量救亡圖存大計。三月中旬,全國中醫界代表二百八十一人齊集上海,于是開會。他們也開了三天會,最后選出五人,組成請愿團,代表全國中醫到南京請愿。這五人到南京后,四處投訴,求見了眾多黨政要人。最后,迫使中央政府做出取消“廢止舊醫案”的決定。?
      雖然余云岫“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之障礙”的提議最終未能實行,但這樣的提案一開始能夠通過,也說明在政府部門,反對中醫的力量也頗壯觀。從清末開始,不同程度地反對中醫者,有幾類人。一類是對現代科學知識有一定了解、掌握者,例如魯迅的前輩梁啟超、嚴復等,便是如此。他們雖然對后來興起的新文化運動并不認同,但對現代科學知識的了解、掌握卻使他們具有了審視、批判中醫的能力。一類是新文化陣營中的人士。投身新文化運動而反對中醫,這是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事,所以,陳獨秀、胡適、周作人、傅斯年等都是反對中醫的。當然,對中醫最有力量的反對者,還是在國外學習了現代醫學的所謂西醫界人士。余云岫是最典型的代表。西醫界人士而反對中醫,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在這三類人中,有些人是身兼幾類的。魯迅便是如此。魯迅在日本的醫科學校專業性地學習過西醫,而又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性人物,所以,魯迅反對中醫,那是極為合乎情理的。在這方面與魯迅同樣具有幾重身份者是郭沫若,所以,在民國時期,郭沫若也是堅決反對中醫的。
      魯迅反對中醫,根本就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相反,魯迅如果不反對中醫,那倒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是一個真正值得探討的問題。

      二、魯迅對中醫的私怨

      在寫于1925年11月的《從胡須說到牙齒》中,魯迅說,自己從小患牙痛,按中醫的方式治療并不管用。有一次,甚至被一個長輩斥為“不自愛”。牙痛竟與“不自愛”有關,魯迅當時不懂,后來懂了:
      我后來也看看中國的醫藥書,忽而發見觸目驚心的學說了。它說,齒是屬于腎的,“牙損”的原因是“陰虧”。我這才頓然悟出先前的所以得到申斥的原因來,原來是它們在這里這樣誣陷我。到現在,即使有人說中醫怎樣可靠,單方怎樣靈,我還都不信。自然,其中大半是因為他們耽誤了我的父親的病的緣故罷,但怕也很挾帶些切膚之痛的自己的私怨。?

      因為“不自愛”而導致“腎虧”,因為“腎虧”而導致牙痛,這樣的邏輯讓少年魯迅陷入道德的深淵,所以魯迅對中醫理論有切齒痛恨。在寫于1926年10月的《父親的病》中,魯迅表達了對紹興名醫“陳蓮河”的憎惡。這個“陳蓮河”終于用原配蟋蟀一對、平地木十株、敗鼓皮丸一類稀奇古怪的中藥,把魯迅的父親治死了。診金的昂貴、藥物的十分難求,令少年魯迅困窘萬分,也就罷了,然而父親還是痛苦地死了。魯迅便對這“陳蓮河”懷恨在心。死前不久,父親已經無法服藥了。魯迅寫道:

      從此我便不再和陳蓮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時看見他坐在三名轎夫的快轎里飛一般抬過;聽說他現在還康健,一面行醫,一面還做中醫什么學報,正在和只長于外科的西醫奮斗哩。?

      我們知道,這個“陳蓮河”,就是當時的紹興名醫何廉臣。周作人在《知堂回想錄》里說:“魯迅在《朝花夕拾》把他姓名顛倒過來寫作'陳蓮河’”。?我們還知道,魯迅小說《狂人日記》里,大哥請來替“我”看病的醫生,是“何先生”;魯迅小說《明天》里,單四嫂子抱著寶兒去求診的醫生,叫“何小仙”。這些中醫的形象都不好,還都姓何,這當然也不是偶然的。

      在魯迅筆下,何廉臣既迂又愚,還十分貪婪,與人們心目中“庸醫”的形象十分吻合。但見于其他史料中的何廉臣,與魯迅所塑造的形象頗有差別。何廉臣是中國近代中醫史上有一點地位的人物,在一些醫學史資料中,有時還能發現何廉臣的蹤跡。

      趙洪鈞在《近代中西醫論爭史》中介紹近代中醫報刊時,首先介紹了《紹興醫藥學報》,而這份刊物正是由何廉臣與裘吉生創辦。據趙著,何廉臣生于1861年,卒于1929年。何廉臣是紹興本地人,自幼讀經書而兼學醫。甲午前后則“棄儒而專習醫”,成為當地名醫。“庚子后,以匯通中西醫,引進西學為己任,曾參與最早的全國中醫團體組織工作,與丁福保、周雪樵、蔡小香等交往甚密。何氏一生治學臨證,著述頗富,曾致力于中醫教材編寫7年,貢獻很多,唯喜用生僻藥品,曾遭魯迅先生之譏。”?丁福保、周雪樵、蔡小香都是其時名聞全國的大中醫,也是受人敬仰的中醫學者。何廉臣能與他們頻繁來往,說明自身也非十分等閑之輩。趙洪鈞說何廉臣喜歡用生僻藥物,不知是自己查考得出的結論,還是直接釆信了魯迅的回憶。

      趙洪鈞說,何廉臣、裘吉生于1903年(按:此處時間有誤,《紹興醫藥學報》創辦于1908年)創辦了《紹興醫藥學報》,而這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為長久的中醫刊物。《紹興醫藥學報》在紹興出版至1922年12月。1923年遷往杭州,改名《三三醫報》,由裘吉生主編。《紹興醫藥學報》本來是月刊,遷往杭州改名《三三醫報》后,變為旬刊,每年出版33期。《三三醫報》在杭州出版到1929年。《紹興醫藥學報》在紹興期間,還出版了多種增刊。《紹興醫報大增刊》出版了六期;《紹興醫藥學報星期增刊》出版了158期。何廉臣等人還校訂刊刻古代醫書110種,以叢書名義出版,名曰“紹興醫藥叢書”。何廉臣還與曹炳章合辦了《紹興醫藥月報》《紹興醫藥學報匯編》。《三三醫報》在杭州發行期間,以叢書形式出版了“三三醫書”99種、“讀有用書樓醫書”33種。趙洪鈞指出,《紹興醫藥學報》在紹興發行期間,是中醫界學術交流的主要園地,大多數中醫名家都曾在此刊發表文章。“此時該報的學術水平較高,影響醫界很大。”?

      李經緯、鄢良編著的《西學東漸與中國近代醫學思潮》,1990年6月由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此書中也有關于何廉臣的論述。李經緯、鄢良編著的此書,說在清末,當西方醫學進入中國后,中醫界有一種“醫學改良”的思潮。面對西方醫學的沖擊,中醫界開始反省自身的問題,“中國醫學改良”是當時中國醫界十分盛行的主張。1904年,周雪樵在上海發起成立醫學研究會并創辦《醫學報》,這個《醫學報》是中國第一家中文醫學刊物。1907年,上海著名中醫蔡小香創辦“中國醫學會”。1908年,“紹興著名中醫何廉臣創辦《紹興醫學報》”。《紹興醫學報》在“發刊辭”中說:“其編輯宗旨,于國醫學之足以保存者,則表彰之,于西醫學之足以匯通者則進取之,于中西醫學各有短長處,則比勘而厘訂之,共勷綿力,力謀進步,或亦社會衛生之一助,醫學改良之嚆矢歟!”(引按:著重號為原文所有)李經緯、鄢良編著的書中指出:“《醫學報》和《紹興醫藥學報》是清末影響最大的中文醫學報刊,它們均以改良醫學為宗旨,可見當時醫界思潮之一般。”?

      當“醫學改良”成為十分流行的口號時,中國醫學界把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統稱為“腐敗”。醫術上的問題、醫德上的問題以及醫療習慣、制度層面的弊端,都算在“腐敗”范圍內。在《紹興醫藥學報》的“發刊辭”中,何廉臣對醫界之“腐敗”做了這樣的斥責:

      吾國醫界之腐敗也,以不士、不農、不工、不商之廢人,降而學醫,以五色、五味、五運、五行之瞽說奉為名言。物理不解,化學不知,生理不明,病理不精,惟憑診脈以斷癥,徒誦湯頭之歌訣。一見譫狂幻覺,不知其為神精病之現象而以為鬼神作祟;瘟疫癥痢不知為微菌所傳染,而以為氣數所關。醫者惟以師心自用,病者遂以數盡自甘。甚至靈藥仙方。轉而乞命于土偶,鬼符神咒,得以流毒于人間,種種荒謬,不勝枚舉。?

      這番話,是曾科進所說,何廉臣引用以形容中醫界,說明何廉臣是贊同這番話的。這一番對中醫的批評,其尖銳程度,比起魯迅來,毫不遜色。魯迅所痛恨的紹興中醫何廉臣,竟然能夠先于魯迅十幾年如此批評中醫,真是讓人感慨的事情。

      從何廉臣后來的表現和業績看,此人似乎并不像魯迅所描述的那樣昏庸、愚昧和貪婪。魯迅說何廉臣辦刊物是為了對抗西醫,也不太合乎實情。不過,何廉臣在紹興的活動,或許從一個側面解釋了魯迅留學回國后對紹興的感情。

      魯迅于1909年8月結束在日本的留學回國,先在杭州的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任教,第二年暑期后回到紹興,任紹興府中學堂監學,相當于教務長。而回到故鄉紹興后,魯迅的感覺可謂差極了。這期間,在寫給好友許壽裳的信中,頻頻表達對家鄉的不滿,并一再托許壽裳替自己在外面謀事。1910年8月15日,魯迅寫信給其時已到北京的許壽裳,說:“他處有可容足者不?仆不愿居越中也,留以年杪為度。”?魯迅剛剛回到紹興,就又一次想“走異路、逃異地”了。1911年1月2日致許壽裳信中,說:“越中亦迷陽遍地,不可以行”;“越中理事,難于杭州。技倆奇觚,鬼蜮退舍。近讀史數冊,見會稽往往出奇士,今何不然?甚可悼嘆!上自士大夫,下至臺隸,居心卑險,不可施救,神赫斯怒,湮以洪水可也。”?這就把對紹興的厭惡表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了。1911年3月7日致許壽裳信中,說:“越中棘地不可居,倘得北行,意當較善乎?”?總之是,這期間,魯迅幾乎每封信都托許壽裳為其在外面謀一糊口之差。后來,終于由許壽裳向蔡元培推薦,到了南京,進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部。

      現在沒有可靠的資料證明到底是哪些具體人事令魯迅對紹興的感覺如此惡劣。但何廉臣這些人的春風得意,可能是影響魯迅心情的因素之一部分。何廉臣于1908年創辦《紹興醫藥學報》,很快把刊物辦得極有影響,在全國醫界都有了名氣,自然在地方上十分受人敬仰。魯迅的身份是紹興府中學堂監學,后來又當了紹興師范學堂監督,相當于校長,自然也算是紹興的社會名流,是紹興文化教育界的頭面人物。紹興不大。教育界名流周樹人,自然知曉醫學界名流何廉臣的現狀,偶爾碰面也有可能,而這個正風光著的何廉臣正是當初治死父親的人。魯迅與何廉臣有私仇。在魯迅看來,何廉臣仍然在禍害著像自己父親那樣的病人。所謂迷陽、所謂荊棘,自然包含何廉臣在內;所謂“居心險惡,不可施救”,何廉臣也應該占一份。何廉臣的健在和風光,自然不是魯迅厭惡紹興的全部原因,但僅僅有一個何廉臣在紹興健在著并風光著,就足以讓魯迅生出逃離之心。

      三、魯迅可歸入廢醫存藥論者之列

      然而魯迅又確實對中藥發表過肯定性的意見。如果細讀魯迅日記,還能找到些魯迅自己也服中藥或以中藥為親友療疾的記載。這其實并不奇怪。
      經常為人引用的,是寫于1933年6月的雜文《經驗》中的一段話。《經驗》一開頭,就說古人傳下來的經驗,有些是費去了許多犧牲所獲得,因此極可寶貴。接著便以《本草綱目》為例:

      偶然翻翻《本草綱目》,不禁想起了這一點。這一部書,是很普通的書,但里面卻含有豐富的寶藏。自然,捕風捉影的記載,也是在所不免的,然而大部分的藥品的功用,卻由歷久的經驗,這才能夠知道到這程度,而尤其驚人的是關于毒藥的敘述。我們一向喜歡恭維古圣人,以為藥物是由一個神農皇帝獨自嘗出來的,他曾經一天遇到過七十二毒,但都有解法,沒有毒死。這種傳說,現在不能主宰人心了。人們大抵已經知道一切文物,都是歷來的無名氏所逐漸的造成。建筑,烹飪,漁獵,耕種,無不如此;醫藥也如此。這么一想,這事情可就大起來了:大約古人一有病,最初只好這樣嘗一點,那樣嘗一點,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干的就無效,有的竟吃到了對證的就好起來,于是知道這是對于某一種病痛的藥。這樣地累積下去,乃有草創的紀錄,后來漸成為龐大的書,如《本草綱目》就是。而且這書中的所記,又不獨是中國的,還有阿剌伯人的經驗,有印度人的經驗,則先前所用的犧牲之大,更可想而知了。?

      這等于肯定了相當一部分中藥的有效性。在寫于1936年8月的《“這也是生活”……》中,魯迅強調論人論事要“全面”,否則便難免偏頗:
      于是所見的人或事,就如盲人摸象,摸著了腳,即以為象的樣子像柱子。中國古人,常欲得其“全”,就是制婦女用的“烏雞白鳳丸”,也將全雞連毛血都收在丸藥里,方法固然可笑,主意卻是不錯的。
      刪夷枝葉的人,決定得不到花果。?
      這也等于肯定了中藥炮制的理念。
      更有周海嬰以特殊的身份,出而說明魯迅其實并不反中醫;至于所舉出的證據,也無非是魯迅并不完全拒絕以中藥治病。其實,反中醫的魯迅,并不完全反對中藥,這一點都不奇怪,相反,在近現代中國,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
      在近現代中國,反對中醫的人,又可分為兩類。一類人是徹底地、無保留地反對,即既反中醫,也反中藥。另一類的反中醫,主要是反對中醫的那一套以陰陽五行說為基礎的理論體系,而對中藥的有效性并不完全否定,這一類人,通常稱作廢醫存藥論者。完全徹底地反對中醫中藥,其實是少數派。大多數反對中醫者,只是反對中醫的理論,而在不同程度上肯定中藥的臨床有效性。廢醫存藥論者占據主流地位。如果細讀吳汝綸、梁啟超等人批判中醫的言論,會發現他們的矛頭主要針對的是中醫理論對人與自然、對疾病與四時運行、對天人感應的解釋。即便是反對中醫最堅決、最持久、最具有學術性的余云岫,也不否認中藥的某種意義上的真實作用。反對中醫理論而不否認中藥臨床有效性的人,都強調中醫的那一套理論與臨床實踐是完全分離的,是沒有關系的。中醫的那一套理論絲毫不能有效地指導實踐,而任何一個醫術高明的中醫醫生,他的對癥下藥,依據都是前人的經驗積累和自身的經驗體悟。

      不妨以余云岫為例,說明廢醫存藥論者的基本立場。1920年,余云岫寫了《科學的國產藥物研究之第一步》,其中說,要科學地研究中草藥,必須明確兩個前提:第一是“要曉得陰陽、五行、十二經脈等話,都是說謊,是絕對不合事實的,沒有憑據的”。第二是“要曉得中醫的奏效,斷斷不是從陰陽五行、十二經脈等空議論上生岀來的”。那么,中藥的有效性該如何解釋呢?首先余云岫強調:“中國的藥品的確是有用的。麻黃確實能發汗、車前子確實能利尿、大黃確實能瀉下、半夏確實能止吐、附子確實能止痛,所以服了我們中國藥,也可以醫得病好。”至于中藥有效性的發現,則全靠經驗:“中醫用藥是全靠經驗的。一種藥品,用上幾十次幾百次,就可以略略知道它的性質;大約哪一種病,用哪一種藥,怎么樣變好變壞,有經驗的中醫,確是能夠預料的。這是經驗多的緣故,并沒有什么深奧的道理在里面。”?后來魯迅在雜文《經驗》中對《本草綱目》的解釋,與余云岫很一致。李經緯、鄢良編著的《西學東漸與中國近代醫學思潮》中也說:“由于余云岫否定中醫理論而肯定中醫的療效,在主張廢止中醫理論的同時,提倡研究中醫的經驗有效性”;“他進一步把中醫的治療效果歸于經驗,因而他所主張的對中醫經驗有效性的研究也就歸結于對中藥療效機制的研究”;“余氏對中醫學的態度,即他的'醫學革命’的主張,歸結起來就是'廢醫存藥’。'廢醫存藥’也是大多數歐化論者對待中醫的一致主張。”?

      廢醫存藥,某種意義上也是陳寅恪對待中醫的態度。陳寅恪出生于典型的中醫世家,從曾祖父、祖父到父親,三代都精于中醫,所以陳寅恪稱中醫為“家學”。在 《寒柳堂記夢未定稿》中,陳寅恪寫道:
      吾家素寒賤,先祖始入邑庠,故寅恪非姚逸虛所謂讀書種子者。先曾祖以醫術知名于鄉村間,先祖先君遂亦通醫學,為人療病。寅恪少時亦嘗瀏覽吾國醫學古籍,知中醫之理論方術,頗有由外域傳入者。然不信中醫,以為中醫有見效之藥,無可通之理。若格于時代及地區,不得已而用之,則可;若矜夸以為國粹,駕于外國醫學之上,則昧于吾國醫學之歷史,殆可謂數典忘祖歟??
      “有見效之藥,無可通之理”,這是陳寅恪對中醫藥的基本評價。明白了廢醫存藥,是近現代的主流觀念,就不難理解魯迅忽而大罵中醫,忽而大贊中藥的看似矛盾的態度。
      圖片

      注釋(向上滑動閱覽)

      ① 魯迅:《吶喊·自序》,見《魯迅全集》第一卷,第416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下同,略)。

      ③④⑤??? 趙洪鈞:《近代中西醫論爭史》(修訂版),學苑出版社2019年10月版,第2頁,第4頁,第4頁,第4頁,第140頁,第77頁,第76—77頁。

      ⑦ 轉引自郝先中:《近代中醫廢存之爭研究》(華東師范大學2005屆研究生博士學位論文),第113頁,第114頁。

      ? 見《余云岫中醫研究與批判》,余云岫原著,祖述憲編著,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一2頁,第3頁,第245頁。

      見《魯迅全集》第十四卷,第9頁,第10頁。

      見陳存仁《銀元時代生活史》,廣西師范大學岀版社2007年5月版,第107—132頁。

      ? 魯迅:《從胡須說到牙齒》,見《魯迅全集》第一卷,第248—249頁。

      魯迅:《父親的病》,見《魯迅全集》第二卷,第288頁。

      ? 周作人:《知堂回想錄》(上),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3年10月版,第39頁。

      ??見李經緯、鄢良編著《西學東漸與中國近代醫學思潮》,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96頁,第97—98頁,第119—120頁。

      ?《書信·100815·致許壽裳》,見《魯迅全集》第十一卷,第325頁。

      ?《書信·110102·致許壽裳》,見《魯迅全集》第十一卷,第331頁。

      ?《書信·110307·致許壽裳》,見《魯迅全集》第十一卷,第334頁。

      魯迅:《經驗》,見《魯迅全集》第四卷,第539頁。

      ? 魯迅:《“這也是生活”……》,見《魯迅全集》第六卷,第601頁。

      陳寅恪:《寒柳堂記夢未定稿》,見《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6月版,第160頁。


      作者:王彬彬,系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本文原載于《新文學史料》2022年第1期

      《中國歷史評論》編輯部

      本期編輯:松針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 色天天天综合网色天天| 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观看| 16女下面流水不遮视频| 男女爽爽无遮挡午夜视频| 午夜毛片精彩毛片| 日日噜噜夜夜爽爽 | 欧美牲交A欧美在线| 少妇人妻无码专区视频| 在线高清免费不卡全码|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亚瑟|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无码AV片午夜福利|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人妻|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福利 | √天堂中文www官网在线|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高清| 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尤物| 中文字幕乱伦视频| 国产精品 自在自线|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777米奇| 国产高跟黑色丝袜在线|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男人AV天堂午夜在| 免费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 午夜色大片在线观看| 丰满无码人妻热妇无码区| 国产初高中生真实在线视频| 西西大胆午夜人体视频| 玩弄漂亮少妇高潮白浆| 2020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 少妇真实被内射视频三四区| 99热精国产这里只有精品| 少妇无套内射中出视频| 宅男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