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可以在沒有任何癥狀的情況下發病,從而造成嚴重的后果。并且高血壓患者的血管壁由于長期承受著高于正常的壓力,還會增大患冠心病、腦卒中?等嚴重疾病的風險。 到目前為止,高血壓的發病原因仍不明確,大家更多關注的是不良生活方式對高血壓的影響。 據調查數據顯示 :70%-80%的高血壓發生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而因為其病因的不明確,對于高血壓的治療通常采用的是降壓藥。 那么在用降壓藥的過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一 、長期吃降壓藥影響男性性功能?還對肝腎不好?高血壓,簡單來說就是機體內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值持續高于正常的現象 。人體通過降壓藥來調節血液對血管的刺激。 ![]() 而在最新的研究中發現,長期服用降壓藥竟然會對人體產生這幾種不良反應。 1、引發男性房事能力下降 根據調查統計,相較于女性,男性更容易患高血壓,而其中的中老年男性則是高血壓的第一高發人群。研究表明,男性經常服用降壓藥,則會引發男性的房事能力下降,會出現房事能力不足的情況。 并且,若是服藥時間過長,男性甚至還會出現性功能障礙,尤其是對于45-55歲的中年男性而言,更是會“雪上加霜”,甚至是生殖系統都會出現一定的問題。 2、使肝臟負擔加重 肝臟是人體代謝的主要器官,降壓藥作為一種藥物,肯定是會經過人體的肝臟等解毒代謝器官的。 而肝臟作為代謝的重要器官,是最易受毒性影響的器官。但可以肯定的是,對于普通的高血壓患者來說,長期服用降壓藥對肝臟造成的損傷較小。 ![]() 如果是原本存在肝功能損害的病人,則會對肝臟產生較大的損傷。對于肝臟來說,不僅要排出身體的毒素,還要排除器官內堆積的毒素,而長期服用降壓藥,會使肝臟的負擔加重,導致肝臟衰老加速。 人們在服用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觀察自身的變化,當出現以下的情況時,就需要注意了。 二、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物的患者, 有以下幾種情況時,趕緊換藥!1、心率減慢 部分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后,藥物會對體內交感神經產生不同程度的刺激,進而出現心跳加速等現象。最常見的就是硝苯地平類降壓藥,高血壓患者服用這類藥物后,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心跳加速癥狀。 ![]() 并且,臨床上發現,患者若是長期服用降壓藥,其血管會開始出現一些問題,例如血管壁開始變薄,血管出現硬化等情況,這會引發很多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若是原本就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長期服用降壓藥后,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加重,甚至惡化. 對于高血壓患者,如果長期服用抗高血壓藥物后心率變得越來越慢,最好先躺下休息,以更好地確保腦血流正常。每次服用抗高血壓藥物后都會出現心率減慢的情況,有可能是因為服用了錯誤的藥物和藥物副作用。 此時,我們應該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并在醫生的指導下更換抗高血壓藥物。 ![]() 2、面色潮紅 臨床上,有部分降壓藥物是通過使血管擴張來達到降血壓的作用。而對于人體的終末細小血管來說,也會擴張,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會造成人體出現面色潮紅等現象。 一般來說,隨著使用這類藥物的時間增長,人體會慢慢建立耐受能力,這種面色潮紅的反應會慢慢緩解。但是如果患者長期服用后,仍然沒有建立耐受,就需要更換藥品。 3、多尿,便秘 多尿這一現象多見于服用硝苯地平類降壓藥的患者身上。多見于患者在夜晚睡覺時,會被尿意憋醒,夜尿頻繁,使得患者的睡眠質量大大降低。 而有部分降壓藥物,在被人體服用后,會對腸道平滑肌鈣離子的正常轉運造成不良影響,進而導致患者出現便秘的現象。長期服用,這些現象更會加重。 ![]() 4、頭部疼痛不適 前面說到了,有些降壓藥物一經服用,可能會刺激人體的交感神經,致使血管出現擴張,除了會使部分患者出現面色潮紅的情況之外,還有可能使大腦皮層的功能發生異常,引起暈眩、頭疼等現象。 對這一類患者而言,要盡量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態,保證充足的睡眠,最好不要熬夜。 5、重度干咳無痰 如果服用抗高血壓藥物后出現嚴重干咳且無痰,很可能是由抗高血壓藥物的副作用引起的。某些抗高血壓藥物進入人體后會直接抑制體內緩激肽的降解,導致緩激肽在人體內淤積。 而緩激肽可以刺激支氣管內膜,引起刺激性的干咳嗽。有這種情況時,最好去醫院詢問醫生如何更換其他藥物。 ![]() 6、胸悶,全身無力 部分高血壓患者服用抗高血壓藥物后會出現全身無力的情況,應考慮是降壓藥物的不良反應所致。 當服用的抗高血壓藥物劑量過大時,血壓下降過快,身體血液循環減少,患者就會出現全身無力的癥狀。 并且,長期服用降壓藥還會造成人體鉀的嚴重流失,而鉀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能維持心肌細胞的正常功能。 現在市面上的很多降壓藥都是利尿劑,其會使鉀的排泄量增多而引起體內缺鉀。因此,患者在服用過程中如果有胸悶心慌的現象,一定要注意補鉀。 ![]() 7、血壓突然升高 高血壓患者在用藥期間還可能會出現短暫血壓升高的現象。比如,患者有時會感到頭暈、腹脹或頭痛,有時則沒有任何癥狀,總的來說患者血壓的漲幅不大,一般休息15分鐘到半小時,血壓就會下降,這通常被認為是血壓一過性升高。 在這種情況下,是沒有必要調整高血壓藥物的。如果在排除精神和生活方式因素后,血壓仍舊明顯升高,就應考慮調整藥物。 8、牙齦增生 患者在用降壓藥的過程中,會發現自身牙齦的邊緣變厚,牙齦乳頭變得圓鈍,呈球型。 并且,牙齦的顏色可能偏紅,或呈淡粉色。在臨床上被認為是藥物引起的牙齦增生現象,通常在停藥一段時間后,增生現象會自行消退。 或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更換服用其他類型的抗高血壓藥物,在徹底治療牙周病的同時,也消除了對牙齒周圍的刺激。 ![]() 9、背痛 許多沙坦類降壓藥經患者長期使用后,會出現背痛的現象,而停藥之后,背痛癥狀會在2-3天內逐漸緩解。但是,有些患者服用這些藥物后,會出現明顯的關節不適,這個需要引起注意,最好及時地更換抗高血壓藥物。 頻繁出現以上的幾種現象時,則是說明選用的降壓藥物不合適,應該盡快調整藥物。作為長期服用的藥物,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細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藥效。 三、 降壓藥在服用過程中有什么注意事項?如何正確服用對于高血壓的患者來說,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注意,而對于長期吃降壓藥的人,平時盡量別碰這4種食物。 ![]() 1.牛奶。牛奶被認為是最有營養價值的飲品之一,其內含有維生素D、鈣、鐵、維生素B12、維生素C、優質蛋白質和活性纖維等許多的微量營養物質,有助于補充人體各器官所缺乏的能量和熱量,穩定人體新陳代謝。 對于青少年來說,經常喝牛奶可以促進骨骼生長發育,提高大腦操作能力,提高學習效率。而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經常喝牛奶則可以幫助補充體內缺乏的骨密度,穩定自身的骨微結構,預防骨質疏松和膝蓋疼痛的發生。 但是,在此我們不建議高血壓患者在服藥過程中與牛奶混合服用。這是為了避免兩者之間的氨基酸組成產生抵抗作用,從而導致藥效失衡,達不到降血壓的作用。建議患者在服藥時,盡量用開水服用。 ![]() 2.白酒。白酒作為男性的精神支柱,攝入體內可以提高大腦中樞的整體運作能力,達到提神的效果,少量攝入將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瘀斑塊的形成。然而,過量攝入酒精會加重身體各器官承受的負擔。 研究指出,當人體攝入大量的乙醚和乙醇時,會刺激人體血管表面細胞的耐受力,使得血管在短時間內快速擴張和收縮,引起血壓波動。 而中老年男性又是高血壓的高發人群,如果在服用抗高血壓藥物時飲酒,可能會引起藥物性阻滯昏迷反應。更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在飲酒20分鐘后突然死亡。 ![]() 3.柚子。柚子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K、植物膳食纖維等微量成分,有助于促進人體胃腸運動,還可以中和胃酸分泌,防止發生便秘。但是高血壓患者在服藥時應避免食用柚子,以免其中的微量元素和藥物發生反應從而失去藥理作用,甚至誘發腹痛和腹瀉等毒性反應。 除了以上的食物不能和降壓藥同時服用之外,在服用降壓藥的時候,這幾個用藥的誤區也值得注意 1.睡前吃藥。一些高血壓患者認為在睡前服藥,第二天起床時血壓測量就會呈現穩定發展。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夜晚是人體排毒、新陳代謝和肝腎器官修復的黃金時期,而藥物會擾亂身體器官的解毒和代謝。 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避免在夜間服藥,以避免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和腦梗死的風險。 建議在早餐35分鐘后和晚餐后25或35分鐘后用藥,避免給身體帶來不良的影響。 ![]() 2.降壓藥會有依賴性,最好不吃。有些患者則認為,得了高血壓吃藥會有依賴性,吃了就停不了。 高血壓疾病是一種慢性病,目前只可通過用藥控制,而無法根治,所以使用降壓藥并不會有依賴性,絕大多數患者都需要按醫囑使用藥物,來使維持血壓在正常范圍內。 3.血壓降下來就停藥,高起來再服藥。服用過降壓藥后,血壓降到正常只能說明藥物有效果,不能說明高血壓已被治愈。 高血壓患者通常需要終身服藥,在血壓穩定到正常范圍以后以后,不建議停藥,以免引起血壓反彈的現象。 有些患者會根據自身的感受進行服藥,沒有不適感就停藥,不舒服了再服藥。因為高血壓一般不會有明顯的癥狀,因此有部分患者可能不會認真對待。 ![]() 但不可否認的是,降壓藥物可以預防發生嚴重的心腦血管事故。并且,在特殊情況下,甚至可以挽救我們的生命。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堅持正確用藥。 總結目前為止還沒有方法可以治愈高血壓,高血壓治療主要以是控制病情為主,將高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不會引發別的并發癥,患者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工作。 因此,在服用降壓藥時一定要謹遵醫生的叮囑不要盲目增加或減少藥量,否則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和危害性。 |
|
來自: little-fox > 《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