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6女性,37歲。
咽干咽痛3個月。
患者訴3個月前出現(xiàn)發(fā)燒后,經(jīng)過治療后癥狀好轉(zhuǎn),但現(xiàn)在咽喉干,輸液抗生素15天,后又住院14天輸液抗生素,癥狀未見緩解,反復治療,遷延不愈。
刻下:口渴欲飲溫水,咽痛,有痰,怕冷,月經(jīng)量少,咽喉深處有潰瘍,濾泡,舌尖紅苔白厚膩,脈沉細。
六經(jīng)辨證:太陰厥陰合病。
擬方:四逆溫潛法,甘草瀉心湯,四君子湯,半夏厚樸湯。
蒸附片15g林佳明,干姜15g,炙甘草30g,茯苓30g,白術20g,黃連片6g,黃芩片10g,黨參20g,姜半夏20g林佳明,制厚樸15g,紫蘇梗10g,生石膏45g,馬勃15g,玄參15g,肉桂6g,中藥3付,每天一劑,水煎,口服。
04.29上癥,咽喉干,咽痛減,怕冷減,有痰,咳濃痰減,咽喉癢,咽喉深處有多處潰瘍,濾泡,舌淡苔白,脈沉細。
蒸附片20g林佳明,干姜15g,炙甘草30g,茯苓30g,白術20g,黃連片6g,黃芩片10g,黨參20g,姜半夏20g林佳明,制厚樸15g,紫蘇梗10g,生石膏45g,馬勃15g,玄參15g,肉桂6g,烏梅30g,威靈仙30g,桔梗10g,僵蟬10g,蟬蛻6g,中藥3付,每天一劑,水煎,分兩天服用,每次150ml,口服。
05.05上癥,咽喉干已經(jīng)明顯減輕,咽痛已,有濃痰,晨起有白鼻涕,舌淡紅苔黃脈沉細,守上方去玄參,威靈仙,桔梗,僵蟬,蟬蛻,馬勃,加薏仁45g,蘆根30g,桃仁10g,細辛6g,冬瓜仁15g,蒸附片30g,炙甘草45g。
蒸附片30g林佳明,干姜15g,炙甘草45g,茯苓30g,白術20g,黃連片6g,黃芩片10g,黨參20g,姜半夏20g林佳明,制厚樸15g,紫蘇梗10g,生石膏45g,肉桂6g,烏梅30g,薏苡仁45g,蘆根30g,燀桃仁10g,細辛6g,中藥3付,每天一劑,水煎,口服。
05.11上癥,咽喉干燥明顯好轉(zhuǎn),喉中仍有痰,流鼻涕好轉(zhuǎn),舌淡潤,苔白,邊有齒痕,雙脈沉細弱。
蒸附片30g林佳明,干姜15g,炙甘草45g,茯苓30g,白術20g,黃連片6g,黃芩片10g,黨參20g,姜半夏20g林佳明,制厚樸15g,紫蘇梗10g,生石膏45g,肉桂6g,烏梅30g,薏苡仁45g,陳皮30g
中藥3付,每天一劑,水煎,口服。
05.18上癥基本消失,停藥。
按語:
患者反復輸液,考慮腎陽已虛,因口渴喜欲飲溫水,怕冷,有痰,苔白厚膩,脈沉細,考慮里寒明顯,水飲內(nèi)停,辨太陰病。
又因患者咽痛,咽喉深處有潰瘍、濾泡,舌尖紅等一派熱象,考慮水飲郁而化熱所致。
患者寒熱夾雜明顯,也可辯為厥陰病。
故六經(jīng)辨為太陰厥陰合病。
初診時,患者里寒明顯,用四逆湯溫潛法,甘草大于附子干姜,意在以土扶火;
四君子湯健運中焦,調(diào)理脾胃升降氣機;
合半夏厚樸湯,則可杜絕生痰之源;
咽喉潰瘍、濾泡,取甘草瀉心湯之意;方中加石膏、馬勃,玄參可清咽喉上熱,加入肉桂,烏梅可生津止渴,解決咽干的問題。
《傷寒論》第158條:傷寒中風,醫(y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鞭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醫(y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熱結(jié),但以胃中虛,客氣上結(jié),故使鞭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老師常用于傷熱下寒之口咽部潰瘍,療效很好。
二診時,上證減輕,因患者出現(xiàn)喉嚨癢,考慮風邪作祟,故在原方中加威靈仙、桔梗、僵蟬、蟬蛻等蟲類藥以祛風止癢。
三診時,已無咽痛及咽癢,可去清熱、祛風藥。因其苔黃,仍有膿痰,考慮水飲化熱,加薏仁、蘆根、桃仁、細辛、冬瓜仁,形成千金葦莖湯之意。
蒸附片加至30g,炙甘草45g,加強溫潛的力量。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附方(六):千金葦莖湯,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
老師在臨床中常用于濃痰患者,往往有奇效。
四診收尾階段,諸癥好轉(zhuǎn),繼續(xù)一診方藥,用三四湯加強先后天的溫養(yǎng)和舒肝理氣,使人體升降出入平衡,“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患者咽喉疼痛、多處有潰瘍和濾泡、咽干,一般人則認為是“上火”。
卻忽略了中焦脾胃的不運、下焦的虛寒,一味的清熱,只會雪上加霜。
一個表證,輸入大量抗生素誤治后,損傷了體內(nèi)的陽氣,導致中下焦虛寒,只用清熱藥,暫時壓制虛火,但根本問題并未解決。
該患者連用一個月的抗生素無效,卻僅用12劑中藥就輕松搞定。
有如此好的效果,當然與辯證準確、用藥精準為前提,治療該患者,老師運用了“溫潛法”,潛陽而制虛火亢于上,引火歸原以治療陽浮于上、陽浮于外之病癥。
運用時,要注意每個藥之間的配伍比例。
點評:此案是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魏琳師妹、2021級規(guī)培學生愛寧師妹跟診整理的案例,患者今天復診,特別的感謝我們,說,幸好能夠找我們,這個咽喉已經(jīng)治療了3個月,未見寸功,都覺得已經(jīng)絕望了。
因為治療這類疾病太多,慢慢總結(jié)出了自己的思路,具體到每首方,每個藥運用。
林老師的溫潛法,太棒了解決了很多上熱下寒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