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2日,一場春雨過后,閑暇之余游覽了月山寺。月山寺位于博愛縣城西北6.5公里處的明月山上,始建于金正隆三年,是歷史上著名的佛教圣地,與少林寺、白馬寺并稱為中原三大古寺,為豫北地區最大的佛教活動場所。月山寺曾名“清風寺”、“大名禪院”、“寶光寺”,明永樂三年更名為月山寺,沿用至今。中華三大拳之一的“八極拳”即發源于此,武林中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 山門 



御碑亭 






蒼公洞

 月山寺鼎盛時期是明、清兩代。當時寺院規模宏大,有房舍千余間,寺僧數百名。整個寺院除山水秀美,環境優雅外,寺內還有“清風殿、連環井、鳳凰臺、蒼公洞、大士閣、望景臺、將軍柏、課蜜泉”等8大景和“迎風壁、七皇塔、鐘鼓樓、水龍頭”等7個小景。因此,歷代文人墨客,甚至皇帝常來此游覽,拜佛者甚多。清乾隆皇帝曾三游月山寺,御題三匾,一對聯,詩七首,并作有“金山行影幾千秋,方鎖高峰水自流,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再來游”一詩盛贊月山寺美景。 主體古建筑于20世紀30年代倒塌,作為原始遺存僅剩大雄寶殿前左右兩個御碑亭。20世紀90年代,經博愛縣人民政府重修,現該寺成為河南省著名風景名勝區。 ——原文發表于2008.4.18.0微衛星新浪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