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問我:“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行動!” 相信大多數人都制定過很多計劃,比如在過年的時候,會為自己制定新年計劃。 然而,時至今日,這一年也快過半了,你有沒有想過你的計劃執行得如何了? 我想,有不少人,還沒有真正開始執行自己的計劃。 這就是行動力不足的原因。 如果,我們一直不付出行動,那么再完美的計劃,也都是空談。 接下來,我根據我自己的經歷和實踐,來和大家分享10個小習慣,幫助我們長期保持高效行動力。 1、請一定不要在睡前和醒后玩手機 自從手機的出現,我們漸漸對手機有了更多的依賴。 就比如我自己,是從高三的時候開始擁有手機,雖然是山寨手機,但對于當時的我來說,已經是每天不離身的寶貝了。 而從那個時候,我也漸漸養成了一些壞習慣,比如睡前,我都會打開手機玩一玩,即便那時還沒有短視頻這個概念,但那時網絡上的精彩,也足以讓我久久不愿入睡。 再回到當前,科技比以前更發達,網絡也比過去更精彩,我們也能更快速獲取更多信息,但這也讓我們更容易沉迷于手機。 就比如刷短視頻,我見過一些人一刷就是幾小時,這嚴重浪費了自己的時間。 所以我覺得,尤其在睡前和醒后,千萬不要玩手機,不僅會影響自己的睡眠,還會因此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拖延。 2、將計劃寫在紙上比記在腦子里更靠譜 上學的時候,老師總是會說這樣一句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直到這幾年的自我學習,我才漸漸明白這句話的好處。 有的時候,我們真的太過于相信自己的腦子,于是就試圖通過腦力記住更多事情。 但,人的腦容量是有限的,而且在沒有經過特別練習的情況下,我們根本不可能記下很多事情。 就比如計劃,雖然我們可能在一天的開始想得很清楚,知道自己今天該做些什么,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度過,我們也會漸漸忘記這些計劃。 我的建議是將計劃寫在紙上,這比記在腦子里更靠譜。 而且,我發現,將計劃寫下來也會有一種魔力,會讓我們更愿意執行。 3、做事有動機,比事情本身更重要 在做事之前,你有沒有問過自己:“為什么要做這件事?” 可能大部分人的回答是:為了工作、為了賺錢、為了生活…… 但我覺得,這些都不算是真正動機。 一個真正的動機,是能促使我們更愿意做一件事情的。 就比如追求異性,為什么我們愿意主動追求?那是因為自己很喜歡,想要和對方一起生活、和對方談甜甜的戀愛。 因為這樣的動機,我們才愿意做任何事。 我們做事也是一樣,我們也需要對一件事有動機,不妨試著挖掘一下,不要只把某件事當作是工作、謀生的手段,這會讓我們有倦怠感。 就像我寫作,如果我只把它當作謀生的手段,或許我早就放棄了。也正是因為我有特別的動機,才讓我一直堅持寫作。 4、別高估自己的能力,有些事沒你想得那么簡單 昨天朋友大力給自己的媳婦準備了一個特別的禮物,他親手插了一束由近百支玫瑰組成的花束,這也是他第一次嘗試。 在插花束的過程中,他就說:“以前總覺得很簡單,自己去做了才發現那么難。”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總會覺得一些事情很簡單,當別人做的時候,我們也會說:“這個事情很簡單啊,你怎么就是做不好啊!” 然而當自己嘗試的時候,就會發現,有些事情并沒有自己想得那么簡單。 我們要學會評估自己的真實能力,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讓自己心里有個底。 而對于沒做過的事情,我們更不要低估事情的難度。 因為,當我們低估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就會不愿意去做了。 5、嘗試把控時間,而不是被時間追趕 時間過得快嗎?其實每個人的時間流逝的速度都是一樣的。 只不過,有的人能夠把控時間,讓時間能充分地利用起來;而有的人則是被時間推著走,一天一天地過去,卻又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 我們應該嘗試把控時間—— 規定自己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比如晚上11點睡覺早上7點起床、上午處理什么工作、下午學習什么等等; 也要給每件事設定時間,比如寫一篇文章要在兩小時內完成、學習時間兩小時。 對計劃進行時間上的分配,也能漸漸讓自己把控時間。 6、小事也應該立刻去做 你會在吃過飯后立刻刷鍋刷碗嗎? 你會在制造了一些垃圾后立刻扔到垃圾桶嗎? 你會在看到房間地方的垃圾后立刻打掃嗎? 你會在每天工作后對自己的桌面和桌面文件進行整理嗎? …… 這些在我們工作生活中都是很小的事情,但也正因為它們太微小了,也會很容易讓我們忽略、讓我們不愿意立刻去做。 但為了讓自己擁有高效行動力,我們需要做好這些小事,并且做到立刻去做。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希望你能夠對更認真對待這些小事,可以把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小事寫下來,督促自己立刻去做,這是提高自己行動力的最好方式之一。 7、將自己的行動記錄下來 如果你連自己過去的一天做了些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你又怎么可能在第二天更有動力呢? 我們不妨在紙上或清單軟件,記錄下一天做過的事情,這也能讓自己看到成績,如果執行得好,也會讓自己很有成就感;如果執行得不好,也會促使自己在第二天做得更多更好。 8、做好準備很重要 做一次活動、去一個地方旅行、到某地出差、和某個客戶會面……在這些事情之前,你會做好充足的準備嗎? 就像上學考試的時候,除了平時在學習上多做準備,我們還需要在考試前準備好各種東西,比如考試需要的文具、準考證或身份證、水等必需品,如果沒有這些準備,即便自己學習再好、成績再優秀,也會因為準備不足而出現各種情況。 就像我們總會在每年的高考時聽到有人忘記帶身份證或準考證的情況。 未雨綢繆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等到下雨才想起屋頂是漏的,那就為時已晚。 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就需要為各種事情做好準備,比如去某個地方旅行,就需要準備好旅行需要的物品;比如舉行一個活動,就需要準備活動需要的各種東西和各種事宜。 當我們能夠做好準備的時候,不僅可以讓事情執行得更好,也會提高自己的行動力。 9、為自己營造氛圍 什么是氛圍? 在工作上,我們要學會營造工作的氛圍,比如現在大多數人都居家辦公,我們應該在家里給自己營造一個工作的氛圍,比如設定一個專門的辦公場所、在工作的時候穿得正式一些等等,這都會讓我們在工作上更有執行力。 在學習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學會為自己營造一個更適合學習的氛圍,比如適合的燈光、適合的著裝、適合的音樂等等,這都會讓我們的大腦更專注于學習,我們的行動力也更高效。 所以,不要太過隨意對待一件事,為自己營造氛圍感,自己也會更愿意去做,我們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結果。 就像,在圖書館我們會更愿意讀書學習,在一個都用英語交流的圈子我們的英語水平也會提高更快,正是因為有氛圍。 10、時常反思與總結 如果我們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我們的行動力也會越來越差。 所以我們需要反思和總結。 就比如我在一天的忙碌后,就會抽個時間總結今天的所有執行,反思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促使自己在第二天能多注意這些問題。 這也促使自己不斷成長。 另外,如果我們每天都是漫不經心地做一些事情,也從來不反思和總結,哪怕出錯了也不管不問,過不了多久,我們就不愿去做了。 人的成長是需要不斷反思的,只有這樣,才能長期保持高效行動力。 寫在最后 高效的行動力,是能讓我們做成更多事的根本,而長期保持下去,我們才能一步步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希望我們都能夠長期保持高效行動力,也希望我們都能在各自的成長之路,走得更高、更遠。 加油吧,每個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