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帕米爾冰山__喀喇昆侖公路行攝記 [旅疆雜記.17] 314國道南段喀什__中國口岸紅其拉甫全長416公里。 314國道南段是中巴國際大通道喀喇昆侖公路的中國部分。 喀喇昆侖公路(Karakoram Highway,簡稱KKH),北起中國新疆喀什,穿越帕米爾高原,經過中巴邊境口岸紅其拉甫山口,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Thakot),全長1032公里,其中中國境內416公里。 上世紀修建喀喇昆侖公路時,中巴雙方共約700人獻出了生命。 喀喇昆侖公路被稱為世界上最高最美的公路,整條公路中國境內最低點海拔1154米,最高點海拔4733米,被評為”世界十大險峻公路”之一。 帕米爾高原是由昆侖山、天山和興都庫什山交匯而成的巨型山結,平均海拔在4000—5000米之間。南端是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__喬戈里峰。北有“冰山之父”幕士塔格峰和公格爾峰、公格爾九別峰。在塔吉克語中,帕米爾是“世界屋脊”和“萬山之祖”的意思。 帕米爾高原,古稱“蔥嶺”,因其“其山高大,上生蔥”而得名(《西河舊事》),是古絲綢之路之必經之地。 帕米爾高原是古絲綢之路上最為艱險和神秘的一段。當時從塔里木盆地到高原上,要沿高原東緣的峽谷溯河而上,再翻越高原上的幾條山脈,經過終年冰雪覆蓋的山口,道路十分艱險。 在這條險峻的古道上,留下了許許多多勇敢者和探險家的足跡,如法顯、玄奘、馬可波羅、斯文赫定(瑞典探險家)、斯坦因(英國人)。 現今,從塔里木盆地的中心城市喀什乘汽車只需一天便可到達帕米爾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干,可謂天險變通途。 一路向西,走上帕米爾高原,走進祖國最西面的縣城塔什庫爾干,無疑是我2015年南疆之行中最精彩最開心最刺激,值得“濃墨重彩”的一段。 
從喀什出發走向西南,在經過幾個綠蔭的集鎮之后,不久進入眼中的便是廣袤的戈壁。起初,戈壁貌似是無邊無垠,但隨著遠方悄然冒出并逐漸逼近的列列群山,平闊的戈壁終于被層疊的山巒所取代。 
 進入蓋孜河谷,一河兩岸,群山千仞,因為大自然風雕雪塑,石灰巖的隆起已成為巧奪天工的雕塑,20公里河谷形同一個巨大無比的雕塑展覽館,不僅地貌奇特,那顏色也十分奇異,或一抹褐紅、或一片青紫、或一綹鵝黃,"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 。
這里屬于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阿克陶縣,峽谷內有個很小的柯爾克孜族村莊,我是第一次見到柯爾克孜人。


到達聞名遐邇的漢代驛站__蓋孜驛站,現在是阿克陶縣布侖口鄉蓋孜村。據說蓋孜村是目前我們國家最小的行政村,全村只有三戶人家。 蓋孜村所處的公格爾山是西昆山脈上的第一高峰。山峰呈金字塔形,峰體陡峭,平均坡度45度。山坡浮雪深厚,有高差達300米左右的雪崩區。公格爾山地山勢險峻,一般在7000米以上,現代雪線約5900米,冰川地貌發達。 (車輛行駛中抓拍)

 蓋侖村設立有邊防檢查站,進入邊境地區的車輛和行人,必須進行嚴格檢查。 (車輛行駛中抓拍)
(車輛行駛中抓拍)
喀喇昆侖公路的蓋孜峽谷及公格爾山一帶為地質復雜,為災害多發區。峽谷中激流奔騰,公路蜿蜒傍水;兩側山勢若削,猿猱難攀,四面雪峰環立,飛鳥難越。 蔥嶺(帕米爾高原)之道自古難行。《唐書·地理志》言“自疏勒鎮西南入劍末谷、青山嶺、青嶺、不忍嶺,六百里至蔥嶺守捉(即塔什庫爾干)”,就是指的我們今日所行之路。 蓋孜峽谷路段里程為64公里,整個路段均為泥石路面,坑坑洼洼、顛簸不平、塵土飛揚,加之海拔高度已達3000米以上,空氣稀薄,沒有足夠的體儲備能很難適應。 為實施“一路一帶”的戰略構想,全段的改造升級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不久的將來,高等級的中巴公路貫通后,帕米爾高原一是會成為新疆旅游的新熱點。 (車輛行駛中抓拍)
(車輛行駛中抓拍)
(車輛行駛中抓拍)

(車輛行駛中抓拍)
 (車輛行駛中抓拍)
沿中巴喀喇昆侖公路,完成對雪山挾持、天梯般險峻的蓋孜峽谷、公格爾峽谷的穿越,上行至布倫口水庫,標志著已經進入帕米爾高原的上一級臺階。 布倫口水庫(白沙湖,湖面海拔3290米)是塔里木河上源喀什噶爾河的支流蓋孜河干流“1庫5級”水利工程的龍頭水庫,也是全疆最大的水庫,壩高35米,庫容4.4億立方米,具有調蓄、灌溉、發電、防洪等功能。壩址下游19km建有公格爾水電站。 (車輛行駛中抓拍)
 
 布倫口水庫是在原白沙湖的基礎上筑壩興建的。
白沙湖承接了東帕米爾高原的雪山融水,背依薩雷闊勒嶺山下的白沙山。 白沙山布滿彎曲的線條,湖光山色宛若一幅抽象派的畫作。 白沙山的形成是塔克拉瑪干沙塵在此降落蓄積所致。這里的氣流相對平穩,水面平靜概率較高,往往可以看到沙山、雪山、藍天、白云起映的壯觀而獨特的景象,

 站在白沙湖邊,身后就是西昆侖山系的公格爾山的主峰(海拔7649米)。 白沙湖附近有柯爾克孜人的村子,他們在湖邊支起小攤,開起餐廳,向游客兜售帕米爾高原奇石,為路人提供餐飲。  

越過布倫口水庫,道路平緩了許多。車子南行繞至公格爾峰的西面,來到蘇巴什草原,西面的公格爾九別峰和前方慕士塔格峰隱隱現身。 路過布倫口鄉
沼澤地上已經結冰
從幾位老鄉的表情和穿著上看,當地下午三點鐘室外已經很冷了 到達喀拉庫勒湖,由于云層的遮擋,公格爾九別峰和慕士塔格峰的頂部不見蹤影。
 再往前走,飄忽不定的云層散開了一些,慕士塔格峰羞羞答答地顯露出豐滿而蒙朧的身軀。
 慕士塔格峰海拔7509米,在維吾爾語中“慕士塔格” 為冰山之父的意思。 慕士塔格峰峰頂的皚皚白雪,猶如滿頭白發,那倒掛的冰川,猶如胸前飄動的銀須,它像一位須眉斑白的壽星,雄踞群山之首。 慕士塔格峰的冰川依稀可見
 可是,公格爾九別峰仍然賴在厚厚的云層中不肯現身。
好在天老爺對冰山上的來客還是情有獨鐘的。兩天后,我們從塔縣返回喀什時,看到了藍天白云下的慕士塔格峰、公格爾九別峰和波光粼粼的喀拉庫勒湖。 
這是我在慕士塔格峰觀景臺拍攝的多圖接片,圖中右邊7509米的慕士塔格峰似乎比左邊7530米的公格爾九別峰高。為什么呢?可能是距離遠近的緣故。 慕士塔格峰、公格爾峰及公格爾九別峰,三山聳立,如同擎天玉柱,屹立在帕米爾高原上,成為帕米爾高原的標志和代表,是帕米爾高原上最迷人的景觀。覽三山之風光,觀高原之壯闊,是游人登臨帕米爾高原的最大樂趣和向往。 喀拉庫勒湖(卡拉庫里意為“黑海”)位于冰山之父__慕士塔格峰的山腳下,海拔3600米,湖深30米,總面積10平方公里,是一座高山冰蝕冰磧湖。水面映襯著巍峨而又神秘的慕士塔格峰,白雪皚皚,山水同色,景色十分迷人。 中巴喀喇昆侖公路公路從湖畔經過,這里離攀登慕士塔格峰的大本營不遠,湖畔的蘇巴什草原水草豐茂,有塔吉克人的氈房和木屋,牛羊成群。 部分湖面開始結冰

 
離開喀拉庫勒湖,向阿克陶縣和塔縣交界處蘇巴什達坂進發。 蘇巴什達坂位于“冰山之父”幕士塔格峰西側,蘇巴什意為分水嶺,海拔約4500米,是登山者征服該峰的必經之路,也是古絲稠之路的重要通道,為喀喇昆侖公路國內段中工程最艱巨的地段之一。 在不長的路段中,要從海拔3500米的喀拉庫勒湖上升到海拔4500米的蘇巴什達坂,爬高1000米,汽車在帕米爾雪原中呼嗤呼嗤地喘著粗氣,緩緩地爬行著。
  蘇巴什達坂塔縣一側建有慕士塔格峰冰川公園,距喀喇昆侖公路14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夏天開放時,游客進去可以看到冰川的雄偉、冰蛇的秀麗、冰塔、冰洞的多姿多彩,四層冰湖的柔情和峻冷。
  蘇巴什達坂西面距中塔(吉克斯坦)邊境的卡拉蘇口岸10余公里。
喀喇昆侖公路西側平臺建有蘇巴什迎客亭,我試圖走上迎客亭眺望邊境雪峰。爬上平臺后,感覺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心跳很快,盡管距離只有十來米了,也只好放棄。 
紅衣女孩躺在了雪地上,高反? 新疆時間5:30離開蘇巴什達坂。汽車一路下行,經卡拉蘇口岸路口后沿塔什庫爾干河到達塔縣的科克亞爾柯爾克孜自治鄉、塔合曼鄉一帶。 這時天空放晴,高原潔凈的藍天上堆滿白云,夕陽毫不吝惜地把金光灑落在帕米爾高原雪山上。 

 善良、友好的塔吉克人用“日照金山”把我們這些冰山上的來客迎進了“石頭城”(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語譯義“石頭城”)。
 接下來的兩天里,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遇上的都是好天氣。
慕士塔格峰的位置已經轉移塔什庫爾干鎮的北面,她把不同的豐姿奉獻給“冰山來客”。
 我的喀喇昆侖公路之行,止于塔什庫爾干通向紅其拉甫路口岸路口。由于篇幅問題,有關塔什庫爾干和塔吉克人的話題留給了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