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馮少華) 作字甚敬,讀書便佳。是清朝錢灃的四言聯。錢灃不僅品德高,而且才學好,其書畫之名,更享譽海內,被譽為滇中第一完人。其書法筆力雄強,氣格宏大,峻拔多恣。其獨創的錢體字,被傳為是幾百年來學顏真卿最得真意的上品之作。后來學顏真卿者,往往都以其為宗。
作字甚敬,讀書便佳。這副名聯筆墨凝重,結構嚴謹,方正莊嚴,筆筆不茍。剛勁婀娜,雄厚清潤,力透楹背。敬,是古圣先賢教人做人最簡易、直接的法門;敬,是做人與處世的態度;敬,就是做一件事,便忠于這件事,當下不旁騖,把全部的精力聚精會神于這件事上。
作字甚敬,是指古人在寫字,一定要有敬畏心、恭敬心,需要沐浴焚香,提起毛筆,就胸有成竹,揮灑自如。古人認為,恭敬文字,乃是善事。寫出來的字,也要尊重其字形、字義,絕對不能鬼畫桃符。即使是寫壞了的宣紙,也不會亂扔,需恭敬地去燒掉,以示對其尊敬。
所謂敬人,首先要敬自己。只有自尊、自敬,才能自信,才能獲得他人的尊敬與喜愛。所謂敬字,寫岀的字,要靜心去思考,是否拿得出手,能否彰顯個人的藝術修養。好的書法,表達出的是書法家的思想、境界、個性、情趣,反映出的是內在風骨、文化素養和藝術追求。
讀書便佳,只有靜下來讀書,內心才能逐漸變得篤定、安然,人生才能越來越好,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讀書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就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學習與思考相互結合,才能學以致用。
讀書便佳,讀書有益精神爽,行無愧事夢魂安。只有讀書、學習與實踐,才能有益身心健康,精神才會快樂。不做有愧于心的事,精神才能愉快,生活才舒心,與人相處才會越來越和諧。這種心態,來自于生活中日積月累的學習,習得的知識不斷育化,逐漸提升精神世界。
讀書便佳,讀書就是修行,在學習中謙虛,既增加了知識和智慧,又保持了良好的心態,舒展了容顏。人潛心文化研究,心里充盈,萬事看得開,萬事不計較,自然心態好。讀書勝過養生,歷練讓人健康。愛讀書學習的人,萬卷詩書,松花釀酒,春水煎茶,便是養生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