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正念冥想練習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開發靜心的能力,并突破心物二元分離的窠臼。 正念練習的目標是有意識的完善我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最終他可以關注任何事物,這有益于我們打開眼界,敞開胸懷,而立足世界。 在練習正念的時候,首先要集中注意力止于定境,開始集中意識的時候你很會發,你很快會發現有兩個基本要素,一個是心如猿猴,自有自己的意志,總是好說好動,游走八方,通過培養專注力,你就能減少焦躁不安和反應式的行為,這就是明顯的止定層面。 在我們學會察覺自己的意識是否飄離之前,我們可以借用外界的腦電檢測設備來觀看我們自己在練習正念的過程中是否守住自己的意志,已經能夠達到指定的層面。這時候需要我們忽略EgoX腦波儀戴在頭上的感覺。讓自己輕松自如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等事情上,練習之后再回看腦波觀心中的“正念度”。 腦波觀心正念練習監測 當你能把當下開放無偏無著的意識,帶入你所專注的地方靜心觀照,你就會在自己的意識場中突破事物的表象,開發出更有穿透力的感知力。這會讓我們看清以前看不見的關聯,但是這種觀察結果不能靠蠻力獲取,只能在靜默中自然出現。 正念特別要探索一種可能,就是要突破我們慣常的嚴重受背景條件限制的,使主客體分離和物化的觀察方法,而去觀察其實際自然的演進過程。 比如說卡巴金著名的緩解疼痛研究,揭示了這種非主觀的并非二元覺知的力量,當病人在做簡單的正念碰觸的練習時,與自己那個疼痛的關系可能會發生戲劇性的變化,這是因為他們敞開心胸包容了他和他的變化,不再把它當做疼痛,而僅僅當做一種感覺,在意識中允許他作為完整的自身而自然而然的存在,即使它帶來強烈的不悅感受,在思想上不陷入對他的執著,不努力試圖讓它消失,不去試圖解決它,這往往反而會使它逐漸淡化,弱化,這個過程有時還相當顯著并且富有戲劇性。 所以說正念教會我們從生成中的整體觀察現實并開始以新的方式行動,逐步導致問題的消失,這樣就超越了要解決問題的心態所執著的心物二元論。解決問題的心態往往會強化人們與自己的問題局面的分離狀態,所以也經常會發揮維系現狀的作用,而不會促成根本轉變。 在正念練習的時候,我們要以練內功的心態,學著以開放的眼界和心胸觀察現實,深層問題就會就會被我們觀察到,并最終解決,在正念練習的過程中,我們更要學會容忍無知的心,進入心歸一處境,無所求,無所知的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