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牛肉真新鮮,還熱乎呢!”晚上10點半送肉來了,先放冰箱冷藏排酸吧。婆婆老家的鄰居養了十幾頭牛,最近要宰牛,在村子的微信群現場賣貨:剁一塊過稱后拍照到群里,現場定貨發紅包付款,5斤以上免費送到縣城。真是網絡改變生活啊!春天正是孩子長個的季節。這么新鮮的牛肉必須多囤點兒。
早上六點,取消每日晨練改成分割牛肉鍛煉上肢力量。這是一塊牛肩胛骨和牛腿骨上的肉,先剃骨再把肉分成三份:大塊好肉浸泡鹵牛肉;帶筋肉,帶肥油的肉切小塊做紅燒牛肉;不帶勁的肉切片做牛肉丸。牛骨頭燉湯。十幾分鐘就分好了。牛肉的做法很多種,但是這種腿肉纖維粗糙不適合炒,也不適合做水煮肉片,黃黃用了鹵、煮、燒、汆四種方法來烹調,看看有沒有你的菜!
第一種做法:鹵牛肉
浸泡血水,放入湯鍋里煮5分鐘,沖洗干凈。
砂鍋里水燒開,再放入一個洋蔥,拍破的姜,兩包燉牛肉的香料煮5分鐘,把焯過水的牛肉放進去,加200克海天黃豆醬、兩勺老抽、兩勺生抽、一勺冰糖、三勺鹽,大火煮開后小火燜煮一個小時關火,浸泡一晚上繼續煮10分鐘以后關火,燜兩個小時撈出來。鹽味要足些,要不然肉的味道會太淡。兩次泡肉,減少煮肉的時間延長浸泡時間。自然冷卻,250克一份真空打包。冰箱冷藏儲存,吃的時候切片。鹵牛肉最好別凍,凍過后肉質有些松散。鹵湯可以繼續鹵蛋、鹵豆腐干,味道很好。
第二種做法:牛肉大骨湯
去掉肉剩下兩塊大骨頭,一塊是三角形的肩胛骨,一塊是腿骨。
骨頭上看起來沒什么肉,我準備做個牛肉清湯。
找了一個大蒸鍋,把兩個骨頭放進去加水沒過骨頭。冷水開煮,等湯變得渾濁以后慢慢飄起浮沫,拿一個湯勺,一個盆子,站在旁邊耐心地打浮沫。新鮮的骨頭煮湯不需要焯水,這樣能保住更多的營養。撇干凈浮沫以后放入燉牛肉的湯料包和一塊大姜,不用放鹽,小火慢煮兩個小時。肩胛骨上脆骨已經完全脫離下來,把肉和脆骨全部取下來,切成小條備用。
看起來沒多少的肉,意外切出來六兩多帶脆骨的肉。夠吃兩次牛肉湯配燒餅了。
第三種做法:牛肉丸
牛腿肉去掉筋膜切成片,冷凍半小時后放入絞肉機里,兩斤牛肉放入20克鹽,分三次放入200克冰水攪拌成細膩的肉泥。
60克紅薯淀粉放入100克冰水,20克白糖,20克黑胡椒醬攪拌均勻。分三次放入絞肉機里,攪拌成牛肉泥。
冷水擠丸子,小火煮到丸子漂起來,再煮兩分鐘。撈出丸子泡在冷水里。
然后每袋半斤真空打包,吃火鍋,丸子湯必備牛肉丸,脆嫩彈牙沒添加。
第四種做法:紅燒牛肉。
紅燒牛肉最好用牛腩,肥瘦搭配比例剛剛好。這次是腿肉的筋頭巴腦,肉更香很有嚼勁。
先把筋頭巴腦切小塊,冷水下鍋焯水5分鐘。撈出來沖洗干凈。
炒鍋里放油,炒香洋蔥和姜末,放入一勺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再放入焯過水的牛肉翻炒后調味:一勺番茄醬提酸甜味,兩勺蠔油提鮮,兩勺生抽提味。
加半瓶啤酒,少許白糖,一包燉牛肉香料煮兩分鐘,放入電壓力鍋用米飯功能煮好,趁熱裝在玻璃碗里,一共裝了四份:兩次牛肉面,一次土豆牛肉,一次牛肉粉絲煲。
這四種牛肉三次都要用到燉肉香料包,其實就用了兩包。這兩包先鹵牛肉,頭道料味道最足;撈出來再燉牛骨頭湯,二道湯味道清香;最后再放進紅燒牛肉里,也算是物盡其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