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后妃之中有妒心者雖不在少數,但因妒心而跨越長達三十年予以報復者,卻實在不多見。漢元帝時期,馮媛因“擋熊救駕”而深受漢元帝寵愛,卻因此而被傅昭儀所妒忌,結果在長達三十年后,傅太后依舊沒有放下此事,馮媛最終在傅太后的誣陷下,被迫服毒自盡。 ![]()
傅昭儀本為漢元帝寵妃,因馮媛受寵而頗為忌恨傅氏出生于百姓之家,其父早年去世后,其母改嫁魏郡人鄭翁。漢宣帝年間,傅氏入宮成為上官太后身邊的女官,上官太后作為漢昭帝的皇后,雖與漢宣帝沒有血緣關系,但在宮中頗受尊崇。 ![]()
不得不說,傅氏應該算是很有手段的一位女子,不僅善于處理人際關系,更是在漢元帝還是太子之時,便籠絡了其心,得以為其侍寢。于是,當漢元帝于黃龍元年(前49年)即位之后,傅氏便立即被立為了婕妤,要知道這可是僅次于皇后的高位,可見傅氏的受寵程度。尤其是皇后王政君并不受寵,因而傅氏在宮中地位極高。 就在傅氏獲封婕妤后兩年,馮媛于初元二年(前47年)被選入宮。與傅氏不同的是,馮媛乃是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父馮奉世身為執金吾,乃是手握北軍,護衛京城安全的高級武將。于是,馮媛入宮之后便被立為長使(位列第十級),數月后便又晉升美人(位列第五級)。 ![]()
永光二年(前42年),馮媛生下兒子劉興后,得以被晉封為婕妤。眼看比自己入宮晚的馮媛因為生子便與自己平起平坐,傅氏相當的不滿,畢竟自己可是生有一子一女的(即濟陽王劉康和平都公主),于是漢元帝只好改稱其為昭儀,賞以印綬,使其位在婕妤以上,這才平息其怒火。 建昭元年(前38年),漢元帝與嬪妃們前往上林苑虎圈,觀賞野獸搏斗。西漢時期,上林苑飼養了很多動物,其中既有鸚鵡、鴛鴦等飛禽,亦有虎豹、熊羆等猛獸,而就在皇帝與嬪妃們觀賞之際,突然有一只熊跳出圈外,攀著闌桿想上殿堂,當時漢元帝身邊的侍從、貴族、嬪妃們都嚇的驚慌四散,只有馮媛始終舍身擋在漢元帝身前。 事后,漢元帝詢問馮媛,“人情驚懼,何故前當熊?”馮媛回答道,“猛獸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當之。”(《資治通鑒》) ![]()
“擋熊救駕”之后,漢元帝對馮媛榮寵日隆,并于建昭二年(前37年)六月,封其子劉興為信都王,馮媛亦被晉封為昭儀。眼見馮媛再度與自己平起平坐,且受寵程度日漸超過自己,傅昭儀就此心懷怨恨。 漢成帝時為孫子謀求帝位,久經博弈傅氏終成太后傅昭儀不僅自己爭寵,甚至還曾憑寵為兒子爭奪皇位,而漢元帝當初也的確很喜歡其子劉康,甚至曾一度想要改立太子,幸有重臣史丹力保,才沒能使傅昭儀得逞。竟寧元年(前33年),漢元帝駕崩,劉驁繼承皇位,是為漢成帝,劉康則改封山陽王。 ![]()
雖然傅昭儀和山陽王劉康曾意圖爭儲,但漢成帝即位后不僅沒有忌恨于他,甚至遵照父親的遺愿而對其極為恩寵,因自己沒有子嗣,甚至一度想過傳位于他,在其入京朝見時讓其留居京城,時常陪伴自己身邊,直到數年后因朝臣反對才將其改封定陶王,讓其返回封國。 陽朔二年(前23年)八月,定陶王劉康去世,其子劉欣承襲爵位。即便如此,傅昭儀仍然沒有死心,一心想將由自己撫養的孫子劉欣扶上皇位,恰好漢成帝始終無子,傅氏便以重金賄賂漢成帝的寵妃趙合德和驃騎將軍王根(漢成帝的舅舅),趙合德與王根亦想事先結好于劉欣,為自己預留后路,因而時常在漢成帝面前稱贊劉欣。 于是,定陶王劉欣于綏和元年(前8年)被立為了太子。 ![]()
綏和二年(前7年),漢成帝去世,劉欣繼承皇位,是為漢哀帝。次年,劉欣尊漢成帝生母皇太后王政君為太皇太后,漢成帝皇后趙飛燕為皇太后。 與此同時,傅昭儀亦想要為自己加尊號,于是高昌侯董宏立即上書請求尊漢哀帝生母丁姬為帝太后,但遭到大司馬王莽等人反對,結果董宏被廢為庶人。不過,不久后漢哀帝便通過太皇太后下詔,尊父親定陶王劉康為恭皇,隨后丁姬被尊為恭皇后,傅昭儀亦被尊為恭皇太后,王莽則因得罪了傅太后,被迫辭去大司馬。 王莽下野后,傅氏、丁氏外戚得以入朝掌權,傅太后于是還想再進一步,但卻遭到師丹、孔光、傅喜等人反對,直到經過數年博弈,在接連罷免了師丹、孔光、傅喜后,漢哀帝才于建平二年(前5年)四月,下詔尊祖母傅氏為帝太太后,母親丁氏為帝太后。 ![]()
隨著地位日益尊貴,傅太后開始愈加驕橫,甚至當面稱呼太皇太后王政君為“嫗”(意為老太婆)。就在傅太后權勢越來越大之際,她又想起了曾與自己爭寵的馮媛,于是開始伺機報復。 傅太后時隔三十年的報復,馮媛慘遭誣陷服毒自盡漢元帝去世之時,因馮媛之子、信都王劉興年僅九歲,因此馮媛雖被尊為了新都太后,但母子二人卻得以留在儲元宮居住,并未按例前往封地。直到河平年間(前28年至前25年),隨著劉興年歲漸長,在漢成帝改封劉興為中山王后,母子二人才前往封國生活,馮媛就此改稱中山太后。 ![]()
綏和元年(前8年),中山王劉興去世,其子劉衎承襲爵位。當時,劉衎尚未滿周歲,卻患有驚風病(也稱驚厥,俗稱抽風),馮媛遍訪名醫為其醫治,卻始終不見好轉。綏和二年(前7年),即位后的漢哀帝劉欣得知情況,遂派中郎謁者張由帶著醫生前去為中山王劉衎診治。 令人奇怪的是,張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中山王劉衎沒有治愈的情況下,竟然就此離開了中山,《漢書·外戚傳》稱“(張由)素有狂易病,病發怒去”,但這個說法顯然難以讓人信服,既然明知張由素來有病,為何還要派他去呢?個人高度懷疑,這極可能是傅太后有意為之。 ![]()
得知張由私自回京,朝廷遂派尚書(非后世六部官職,時為中朝官)查問張由罪責,張由恐懼之下,誣陷中山太后馮媛詛咒漢哀帝和傅太后。傅太后遂以此為由,派御史丁玄審理此事,丁玄命人逮捕了包括馮媛兄弟在內的中山國一百余人,分別關押審理數十天,卻始終沒能坐實罪證。 眼見丁玄辦事不力,傅太后又改派中謁者令史立與丞相長史、大鴻臚丞一同審理,善于察言觀色的史立,遂對眾人嚴刑逼供,先后導致幾十人死亡,最終巫師劉吾、醫生徐遂等被迫承認詛咒之事,史立遂以此為憑,上書坐實馮媛行詛咒之術,想要謀反。 ![]()
之后,史立責問馮媛,然而馮媛依舊不肯招人,史立便說“熊之上殿何其勇,今何怯也!”馮媛聽了此話便明白了,自己“擋熊救駕”乃是宮中舊事,已經過去了近三十年,史立又是如何知道的,這顯然是傅太后有意陷害自己嘛。想清楚了一切的馮媛,心知只要自己一日不死,傅太后便一日不會罷休,無奈之下只得服毒自盡。 傅太后雖然害死了馮媛,但她自己的下場也并不算好,雖然去世后得以與漢元帝合葬,但當漢哀帝去世后,王莽重新執掌朝政,當即便將傅氏、丁氏外戚全部罷免,并將傅太后貶為定陶恭王母,丁太后貶為丁姬,后來更是將傅氏、丁氏全部掘墳開棺予以改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