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喝湯?吃水果?你以為你吃得很好,其實你可能一直在挨餓。 有研究統計,惡性腫瘤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營養不良的概率高達45.83%,無論任何分期和癌種,營養不良總是如影隨形,尤其是食管癌、胃癌這種消化道腫瘤,營養不良的發生率甚至能超過50%。 
而營養不良又與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息息相關。據統計,營養不良患者相較于營養正常患者,死亡率可能會上升12%。 一方面,虛弱的身體沒有辦法完成整個放化療過程,導致癌癥更易復發轉移; 另一方面,沒有足夠營養攝入,身體會消耗儲備的脂肪及骨骼肌等提供必要的營養。 
起初表現為體重下降,骨骼肌肉量及力氣變小,影響日常的生活及運動,久而久之,逐漸影響到吞咽及呼吸等肌肉功能。 很多患者朋友經常會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手術之后吃也吃不了多少東西,后續化療藥一上,更是惡心嘔吐吃不進去,飯量只有一點點,能不營養不良嗎? 到底吃點什么“好”的,才能保證營養呢?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水、膳食纖維。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為我們提供了日?;顒铀璧哪芰俊?/span>我們都知道,癌癥是一種高消耗的疾病,它的生長吃掉了我們身體的很多能量,因此,如果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去對抗它,就必須要在飲食中進行補充。根據《惡性腫瘤患者營養治療指南(2021)》的指導,一個可以下床活動的患者,每天能量的攝入應為25-30kcal/(kg·d),相當于一個體重60公斤的患者,每天需要攝入1500-1800千卡。腫瘤治療期蛋白質需要增強補充,治療期需要達到1.5g/(kg·d),有嚴重營養不良或惡液質期蛋白質攝入可能需要達到2g/(kg·d)。足量的蛋白質攝入有助于減少骨骼肌代謝和增強免疫功能。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種類有蛋類,奶類,禽畜瘦肉,魚蝦類,大豆及其制品。 但是,蛋白質攝入過多也會造成肝腎功能負擔,有合并肝腎慢性疾病,如肝硬化及腎功能不全,則應該遵醫囑進食。維生素與礦物質每日需求量較少,可以統稱為微量營養素。它們在體內主要合成酶參與到三大營養物質代謝及一些特殊的生化過程。 就拿維生素B家族中的兩兄弟來說,維生素B1缺乏可能會導致心衰、肺水腫等嚴重癥狀,而如果維生素B12補充過多,又會增加患者死亡的風險。再比如像鋅、銅、硒、鉻、錳這些你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元素,其實他們不僅參與了新陳代謝的過程,還有促進上皮生長、傷口愈合的作用,有的患者手術刀口遷延不愈反復感染,就有可能是微量元素不足。而這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存在的食物可就五花八門了,有的在水果蔬菜里,有的在肉類雞蛋里,還有一些在堅果大豆里。所以根據《居民膳食營養指南2016》,腫瘤患者建議每天吃20種食物,每周30種,在均衡飲食的基礎上強化蛋白質及維生素的攝入。要想營養補齊,就得多吃東西,這可不就又回到老問題了?患者根本吃不下可怎么辦?對于這些可以自己進食,并且能維持體重在正常波動范圍內,沒有出現營養不良的患者朋友,我們可以通過改變飲食習慣來盡量維持身體的營養供應。比如少食多餐、飲食清淡一些,或者在食物中加一些山楂、梅子等酸味的食物來刺激食欲,增加食量。發生這種情況的患者才是醫生在臨床工作中見到的大多數。尤其是對于胃腸道手術后和年老的患者,不僅要忍受治療帶來的副作用,還因為腸胃功能受損或下降,導致吃進去的食物也很難吸收。這種時候,營養這個大問題要怎么解決呢?最好的辦法就是飲食+腸內營養制劑。所謂腸內營養制劑,就是將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進行均衡配比后,通過口服的方式直接經腸道吸收,這種補充營養的方式十分簡單粗暴,不用吃大量的食物,直接將所需的營養以最小的體積送到患者的身體里,而且配比非常科學。有研究顯示,一個人僅靠腸內營養生活6個月,其身體機能仍然在正常范圍內。這可實在是個又能補充營養,又能吃得容易的“好”東西!對于腫瘤患者來說,營養全面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選擇時,應該更傾向于能補充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人體所需大部分營養的全營養類制劑。但是全營養制劑也是五花八門,有適合糖尿病的、有適合腎病的、還有適合肺部疾病的……什么樣的才適合腫瘤患者的呢?那就由制劑的成分來決定了!要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腫瘤患者治療過程中應首先選擇高能高蛋白營養制劑,用于預防及治療能量及蛋白質型的營養不良。我們推薦,每吃下去100g的營養制劑,至少要補充人體所需蛋白質的20%,也就是成分表上標注為“蛋白質NRV≥20%”,例如以下制劑,蛋白質含量每100gNRV僅為15%,就并不適合腫瘤患者食用。②二看:維生素及礦物質,選擇維生素及礦物質豐富的營養制劑維生素應包括維生素A、B、C、D、E、K這六種。礦物質中則應該重點關注鈣,鐵,鋅這三種的含量,這些都是常缺乏的微量營養素,其中鐵有助于防治缺鐵性貧血,鋅則有助于傷口愈合。膳食纖維有助于維持腸道內益生菌的生長,促進大便成形及腸道蠕動,改善腹瀉及便秘。對于治療中的患者來說,最常見的問題可能就是化療藥和止疼藥帶來的消化道不適,但是靠吃粗糧和青菜補充又很困難,所以營養制劑可以補充膳食纖維是個很重要的指標。重點關注過敏原信息,例如花生粉、乳糖、小麥粉等,對其輔料有過敏的病友們一定不要以身試險。但是現在很多網上購物根本看不到成分表,藥店里買的又未必是符合腫瘤患者需要的,這可怎么辦?別著急,海心醫生已經為你在上百種腸內營養制劑中挑選過啦,脫穎而出的佼佼者就是術康流質飲食醫用腸內營養制劑(整蛋白版)。在所需營養基本全面覆蓋的同時,術康調整了能量來源的組成,將蛋白質供能比上調到18.4%(正常人群膳食結構為10%-15%),NRV為22%,屬于高蛋白類食物。將脂肪的供能比下調至19%,有助于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及減少化療過程中出現的腹瀉等胃腸道不適。 并且,術康這款醫用的流質飲食原料全部源于天然食材,采用的是食物凍干技術、酵解技術等,將食物的營養和風味最大程度的提取保留,就像我們日常吃飯一樣,不與醫生開出的其他藥物相撞。除了在成分上的優勢外,術康在技術上也進行了全新的突破,解決了傳統流質飲食腸道不耐受導致的嘔吐、腹瀉的問題。最早期的流質飲食,患者喝下去后如同喝了一杯米湯,在胃腸道內無法形成和正常食物一樣的糊狀物,也就是促進腸道蠕動的食糜。就像灌了一肚子水,很容易腹瀉和嘔吐。 而術康的這項專利技術卻可以在胃內酸性條件促進下,通過連接二價氧離子和游離羥基讓原本流質的液體半固化,形成類似食糜的團塊,模擬正常食物促進胃腸道蠕動。既有利于幫助胃腸道功能恢復,又能減少發生食管返流、腹瀉等不耐受反應。但是術康再好,也不要貪杯哦。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大工廠,任何一種原料都要適量才行,如果補充過多,多余的原料就會滋生出新的疾病。(補充營養也要適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