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魯姓的姓源,《姓篡》上面是這樣記載的:“周公子伯禽封魯,頃王34代900余年,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望出扶風,新蔡、”當時魯國所擁有的封地非常廣大,包括現在山東省滋陽縣東南,到江蘇省沛縣,安微省泗縣的一帶地方。
魯姓的始祖伯禽,跟他的父親周公旦一樣,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杰出人物,據傳他以父親的余蔭被封為魯侯之后,淮夷和徐戎同時反叛,伯禽就率師將他們平定,而奠定了魯國的富強基礎。 一開始便光彩奪人的魯氏,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出了兩位迄今仍備受國人敬仰的了不起人物,那就是被后世奉為土木工匠祖師的魯班,和以義不帝秦而被傳誦千古的魯仲連。 “德化為治”,是我國一個傳統的崇高政治理想,數千年來人人向而往之,卻極少有人能夠做到,而在大約2000年以前的東漢時期,有人卻辦到了,那就是東漢肅宗時的中牟令魯恭。據史書記載,魯恭當中牟令的時候,以德化為治,結果出現了“三異”,那就是“蟲不入境,化及禽獸,童子有仁心?!毕筮@樣的政治境界,豈不是中外古今所一致追求的?而魯恭辦到了,這真是魯姓人士最值得自夸的一項莫大的殊榮。 (責任編輯:天涯) |
|